“双减”与绿色环保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设计探索与实践——以声现象为例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宋增艳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和绿色环保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深度的改革。教育部门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加强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大单元作业设计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正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与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在“双减”和绿色环保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设计,并通过声现象实践案例进一步证明其价值与效果。


关键词

“双减”政策;绿色环保教育;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

正文


“双减”政策和绿色环保教育理念背景下,初中物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大单元作业设计成为了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单元作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培养其科学素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策略与实践,以期为初中物理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目前初中物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量过多

当前初中物理作业量偏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大量的作业不仅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影响。过多的物理作业导致学生的休息和放松时间被严重压缩。长时间的熬夜完成作业,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他们出现疲劳和焦虑等心理问题。缺乏足够的休息和放松时间,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另外,过量的物理作业也影响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了完成物理作业,学生可能需要牺牲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出现偏科现象,还可能影响他们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各个学科的均衡发展,而作业的过量分配无疑会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作业形式单一

目前初中物理作业形式较为单一,书面习题和试卷仍然是主要的作业形式。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不仅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而且容易导致学生机械式学习,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现如今,书面习题和试卷的作业形式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记忆,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和原理的理解。然而,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往往忽略了实验和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三)作业与实际生活脱节

初中物理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是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作业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难以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物理作业容易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误解。学生可能认为物理是一门抽象、无实际应用的学科,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实际上,物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许多物理原理和现象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加强物理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二、大单元作业设计特点

首先,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必须始终聚焦整体,并紧盯目标。这意味着教师在确保作业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同时,也要确保每一项作业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展开。初中物理教师应避免盲目地堆砌题目和进行机械训练,而是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每一个作业,确保它们都能有效地巩固和对应各自的教学点。这样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方向,了解他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基础和技能,以顺利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其次,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出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特点。作业任务的设置应该像为学生搭建的脚手架一样,引导他们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级,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目标要求应该逐级递增,让学生在完成每一项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当前所学的内容,还能为接下来更高级的任务做好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最后,初中物理教师还需要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大单元作业的设计应该摆脱传统习题的束缚,引入更多任务型、实践类、探究类、调查类、动手类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如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实践操作等。同时,不同形式的作业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和价值感,从而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双减”和绿色环保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设计

(一)确定大单元作业主题

在选择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的主题时,我们必须深思熟虑,充分考量学生的多方面因素其一,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确保所选主题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其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至关重要,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确保作业内容既能够巩固已有知识,又能引导他们进一步拓展学习。其三,我们必须紧密围绕学科的核心知识点,确保所选主题能够全面覆盖并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结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与声现象相关的主题,例如“声音的奥秘”。这一主题不仅紧扣声现象这一物理学科的核心知识点,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探究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这一主题,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从而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声现象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它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变化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因此,选择“声音的奥秘”作为大单元作业主题,能够确保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核心知识点,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另外,“声音的奥秘”主题具有足够的探究空间和趣味性。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探究声音的传播规律,制作简易的乐器,甚至设计声音相关的创新项目等。这样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最后,确定大单元作业主题时,我们还需考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点。例如,与音乐、生物等学科都有一定的关联。通过跨学科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学习的能力。作业设计应该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声现象基本原理的理解,又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实践能力。选择“声音的奥秘”作为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主题,不仅能够确保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这样的主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学习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实践性作业中渗透绿色环保理念

在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是现代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生动体现。这样的设计思路,旨在通过物理学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能深刻领悟到环保的重要性。通过设计与环保相关的物理作业,如探究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的实验等,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例如,在“声现象”这个单元的作业设计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选取与绿色环保紧密相关的物理知识点。比如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调查自己所在社区或学校的噪音污染情况,记录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的噪音水平,并尝试分析噪音的来源及其对人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然后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创意,绘制一幅以“减少噪音污染,共创绿色环境”为主题的环保宣传画。画面内容可以包括如何减少噪音的方法、噪音污染的危害等,旨在通过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来传递环保理念。

又例如,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引下,初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探究声现象原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动手制作简易的声学实验装置。比如说,学生可以尝试制作简易的共鸣器,通过调整共鸣器的结构和材料,观察不同频率声音引起的共鸣现象;或者制作声音传播实验装置,如使用不同介质(如空气、水、固体)来比较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效果。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声现象的魅力,还能加深他们对声音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的理解。通过亲身参与实验设计和操作,学生们将更加主动地探究声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生活性绿色教育理念

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生活性和创新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生活实践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和探究,我们可以精心设计与“声音”相关的、既具有趣味性又富有生活性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探索声音的奥秘,理解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设计具有生活性、实践性和环保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物理学科素养,还能够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绿色环保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所在社区或学校的噪音污染情况进行一次深入的调查。学生需要记录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的噪音水平,并尝试分析噪音的来源及其对人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声音在生活中的存在,还让他们对噪音污染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调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绘制一幅以“减少噪音污染,共创绿色环境”为主题的环保宣传画。画面内容可以包括各种减少噪音的方法,如使用隔音材料、合理规划道路布局、限制高噪音车辆通行时间等,也可以展示噪音污染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如影响睡眠质量、增加心理压力等。通过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噪音污染的危害,并传递出绿色环保的理念。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及时反馈和评价

在完成大单元作业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正。通过教师的反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教师在完成大单元作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正。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大单元作业设计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声现象”为例,学生在完成相关作业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对声音的传播原理理解不透彻、实验操作不规范、数据分析不准确等。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检查他们的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方式,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比如说,对于对声音传播原理理解不透彻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声音传播的规律,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书籍,鼓励他们多做相关实验;对于实验操作不规范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出他们的操作错误,演示正确的实验方法,并要求他们重新进行实验;对于数据分析不准确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此外,教师在评价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的作业时,应超越传统的知识掌握层面,更加注重对学生绿色环保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展现出的对环保理念的关注和实践,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声学实验装置、提出减少噪音污染的创新方案等,教师应给予高度的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和创新动力。同时,对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展现出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也应给予细致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对于作业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声现象”是一个非常适合作为大单元作业主题的声现象相关主题。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应用和开放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声现象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样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他们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要围绕“声现象”优化大单元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施艳.立足新时代教育,有效设计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14):77-79.

[2]关翀,冯立峰,孙文军.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优化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22(7):42-44.

[3]李岩.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辽宁教育,2022(1):36-38.

[4]傅志强.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布置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29):55-5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