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平面设计教学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张洁

汕头市潮南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515141

摘要

中职数字媒体与平面设计课程通过“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根据时代特点,地域文化,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个方面融入正确的思政教育,形成思政实践、社会实践以及专业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平面设计 教学模式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校可以利用课堂,将专业课与思政课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平面设计课程可以在培养学生掌握基础技能,拥有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带领关注社会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谨记于心,从而实现全面育人。

作为教师可以开展跟时代相关,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细化教学目标,结合时代特点制定新的教学内容,探究新方法与教学评价,从更新更广的维度去丰富课堂,将课程思政完美融入。

一、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融入“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就平面设计学科的而言,融入爱国教育、政治情怀、道德教育、职业素养等内容的学习。对于中职开说,课堂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在技术知识培养的同时,将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可以给学生们融入正确的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思政”改革

专业课教师可以同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调查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了解毕业生大致的就业领域,以其专业课程为载体,去制定相对应的思政目标,深度挖掘该专业与就业领域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修养,以及设计行业所需的职业精神。将上述内容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从而制定一系列的与思政相关的课程。当然,思政元素的融合要基于学科特点之上,不可强行植入。平面设计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基本上都是技能类目标,少量的知识类目标也是为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具理性”,“课程思政”强调的是价值和内在情感的认同,属于“价值理性”1“价值理性”应是在“工具理性”之后,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层面,将其列入教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符合这个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思政”改革

(一)教师“教”之改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的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应不断提升理论修养,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教”之改,一改观念,二改内容。

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教师应将这一观念谨记于心,我们不只是要思政课程,也要课程思政。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教师是否具有相应的素养、情感、认知,将直接影响改革实施的效果。学校应加强对专业教师政治思想建设,专业课教师可与思政课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制定相应的课程。

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基本是教授软件工具使用方式,临摹作品,了解制作过程,但这一模式在如今看来,已经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在这一教学模式上有更多的突破,有所创新,有更深入的探索。教师应思考学科知识点与思政元素可结合之处,可有目的的将技能知识与思政学习点同时分为几个部分,再进行一对一的加入。例如,在平面设计这一学科的“节日海报制作教学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将中国的传统美学与设计学知识,与二十四节气和节日相结合,通过做作品与欣赏的方式,在教会学生完成作品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也可根据当地人文发展以及特色提炼各种“红色课程”,如学习当地红色景点的历史,考察景点故事,制作相对应的“宣传折页“宣传单”。或者,课程可为当地产业赋能,结合当地实际产业设计文创产品、为旅游宣传助力等……教师也可根据时代社会问题,热点话题设计制定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完成作业的这一过程,潜移默化完成育人目标。

在传授知识类的技能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职业道德操守,明确其职业道德底线。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教一门软件,教一个工具,而是学习软件,感受文化,领悟精神,希望在传授知识同时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学生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导向,与此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将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元素融入的同时,应切记务“硬性植入”,为了将思政元素理念传达给学生,故意设计课程中本不必要的环节,或者是,将课程内容与教学环节“复杂化”,使用错误的方法并违背了课程思政所要传递的本质与意义。

(二)学生“学”之改

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软件使用知识与创作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对于新一代青年的要求和期望,希望可以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学生在上专业技术课程时,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课程里的思政,对学生来说是隐性影响,教师通过设计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达到育人的目标,而学生应从“被动接受”慢慢转为“主动学习”。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接受新的理念,主动去为自己的成长赋能,深入了解课程设计含义,学会举一反三,将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融入融入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将正确的概念、精神传递于他人,这也是一个平面设计工作者的原则与使命。

总而言之,将平面设计这一学科与思政元素相结合,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进行课程内容创新,整合当地资源,以软件教学为基础,创建新课堂情景与任务,使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不仅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良好的职业养,具有观的精神状态。相信通过课程的优化改革,在不改变专业课程属性的基础上,发挥其课程的德育功能,把设计这门课程中你的文化基因提炼出来,作为载体,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与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转变里,学生也可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接受新的知识,成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更完善的人。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5~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