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剖析
摘要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正文
引言
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流程简便、环保节能以及降低施工成本等显著优势,因此决定了装配式的建筑施工模式值得普遍的采用推广。装配式的建筑室内立体空间结构只有得到了精细化的装饰施工,才能有助于营造建筑室内的良好空间环境氛围,确保建筑室内空间使用功能获得完整的实现。目前,装配式的建筑室内结构涉及到多样化的装饰装修施工模式,那么建筑工程的装饰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运用因地制宜的施工实践思路,全面审查并且检测建筑装饰工程的材料质量性能和施工质量。
1装配式装修概述
装配式装修是一种新兴的装修方式,主要是将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在工厂中进行生产和制造,然后将制作好的部件运输到施工现场,现场进行组装、安装,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装修体系。
相较于传统装修,装配式装修具有以下不同点:(1)施工时间短。传统装修需要对房屋进行繁琐的水电改造和各种砌筑工作,而装配式装修则是将预制好的模块进行组合拼装,避免了这些繁琐的施工工序,因此施工时间通常比传统装修更短。(2)施工精度高。由于装配式装修的构件是在工厂里预制完成的,通过工厂生产线上的严格质量控制,保证了每个构件的精度和质量。而传统装修则受到人工施工的影响,施工精度和质量难以保证。(3)环保节能。装配式装修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现代化机械和先进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装修后也减少了施工废弃物的产生。此外,装配式装修的墙体、屋顶和地板等构件通常使用保温隔热材料,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可以有效节能。(4)设计灵活性高。装配式装修通常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灵活组合和拼装。在施工前,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构件进行组合,从而实现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2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点
2.1测量放样环节的关键点
在装配式建筑的装饰装修中,部件的测量放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部件测量放样中,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设置放样精度,并且及时更新建筑的施工过程,实现智能放样。具体过程如下:一是运用BIM技术设置放样精度。通过BIM软件将设计方案转化为三维模型,并生成二维图纸指导施工。在设置放样精度时,要将尺寸精确到毫米级别,确保装修部件的尺寸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实时更新BIM模型,及时反映建筑施工进度的变化,避免内饰碰撞问题。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当结构调整或管线改动时,BIM模型能够自动更新并将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以便调整测量放样计划。二是BIM模型可以实现智能化放样。现场放样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或智能眼镜等将BIM模型投影到实际场地中,对比实际工程与设计模型的差异进行测量放样。智能放样能够减少人为误差,避免材料浪费,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2建筑室内的地面装饰施工
建筑室内的地面结构必须要达到良好的完整坚固程度,同时要求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严格采用现有的装饰施工流程方法。具体针对于建筑地面的装饰结构在进行工程材料的合理选择过程中,关键应当致力于对优质建筑结构材料的选取。现阶段的建筑室内地面结构材料主要包含室内复合地板、木质地板与石材地板,以上各种类型的室内地面装饰材料都必须严格确保符合无毒害的安全性能指标。如采用复合地板,建筑施工人员首先应对室内地面结构的龙骨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组合安装,然后对结构材料进行拼装,进而确保形成完整程度更高的室内地面体系结构。对于采用复合地板的装饰装修工程,还应妥善做好室内地面结构的防渗漏处理。
2.3建筑室内的吊顶装饰施工
建筑施工人员对于室内吊顶的重要结构部分如果未能进行妥善的安装施工,那么建筑居室的吊顶结构就会容易发生滑脱以及坍塌的工程事故后果。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务必需要严格保证室内吊顶的建筑结构坚固程度达到良好要求,运用实时性的工程质量控制监督措施来防止发生建筑吊顶的坠落坍塌事故。在组装吊顶结构的框架与滑石板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准确检测建筑框架体系的施工质量,避免存在框架安装施工的尺寸误差。例如对于金属材质的建筑吊顶在全面进行安装施工的实践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准确掌握安装金属吊顶的基本施工流程。在此前提下,建筑施工人员对于金属覆盖层与龙骨的安装施工步骤应当进行谨慎的操作实施,做到全面检测建筑金属材质的吊顶荷载强度指标。室内吊顶的建筑结构材料需要保证符合最基本的安全坚固性能要求,通过选择适用性良好的建筑施工材料来促进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4装修内饰搭建环节的楼板及门窗安装
在进行楼板和门窗安装之前,应按照工程图纸考量施工中的主要结构参数。楼板安装时,需要将工程图纸中的楼板尺寸、位置和坡度等参数与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对比与调整,确保楼板的安装位置准确,符合设计要求的尺寸和坡度。门窗安装时,需要根据工程图纸中的门窗尺寸和位置完成整体的内饰划分。可以根据门窗的尺寸和空间要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材质,并根据图纸指示进行固定安装。在门窗固定过程中,还需要校核支撑的稳定性,确保门窗的安全性和稳固性。可以通过使用支撑材料和固定设备,如螺丝、膨胀螺栓等加固门窗的安装。在门窗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安全检查,检查门窗的安装质量、固定牢固性和操作流畅性,并确保没有安全隐患。随后的内饰装修可以进一步优化门窗的美观和功能,根据装修部件的实际考量,结合工程图纸的规划参数设定内饰装修方案,以提升整体装修效果。装修内饰的验收对安装误差有一定的要求。根据建筑行业的实践经验和相关规范,装修内饰允许偏差以保证安全、实用、环保的原则为基础,遵守相关法规和建筑规范,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恰当的设计和施工。结合以上原则对装配式建筑部品内部装饰的验收环节进行检测,结合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随机数剖析地板铺设、吊顶安装、门窗安装等关键点,为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奠定初步基础。
2.5建筑室内的照明装饰施工
建筑室内的照明设备需要达到良好的美观程度要求,并且还要发挥出优良的室内照明功能。建筑照明设备的种类型号具有多样性,建筑照明电气既要保证符合最基本的照明强度要求,同时还要保证现有的建筑照明电气能够节约利用建筑电能,因此应当优先选择节能性良好的电气照明装置。LED的节能照明灯具、金属卤化灯、节能荧光灯都属于重要的建筑节能灯具,建筑电气的系统设计人员针对以上类型的照明灯具种类型号应当给予合理的选择采用。电气照明的系统设备首先必须保证满足优良的运行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指标,确保针对照明系统中的变压器进行优化选择。建筑室内的电气照明设备还要保证达到良好的转化电能效率,防止表现为照明电能的浪费损耗风险。现阶段金属卤化物的节能照明灯具正在被广泛采用于建筑照明领域,展现了建筑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效果。
3装配式建筑的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控
3.1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装饰装修至关重要,它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的安全、美观和功能完备。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质量检测计划,明确检测的时间节点、频率和检测方法。在装配式建筑的装饰装修中,各种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施工效果,建立原材料检测的程序,包括检测标准、采样方法和频率等。在施工过程中,设立过程检测点,对关键工序进行实时监测,确定工艺流程的合规性、施工工序的正确性、材料的正确使用。在装饰装修完成后,进行成品检测,检查整体效果、质感、颜色搭配等,确保装修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和业主期望。若在检测中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整改,并重新进行检测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建立问题整改的追溯机制,确保问题不会重复出现。不断总结经验,根据检测结果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持续改进。优化质量检测体系,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有助于全面监控装配式建筑的装饰装修质量,提高施工水平,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3.2严格按照装饰装修施工的工序流程
近些年以来,建筑室内的大型装饰工程频繁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其中最关键的工程事故形成根源就在于建筑室内的装饰材料存在质量瑕疵缺陷,以及装饰装修施工的工程技术手段缺陷。为了促进装饰装修工程的整体质量获得优化提高,那么现阶段的施工完善路径要点应当集中于规范化的装饰装修施工。建筑施工人员针对装配式的室内建筑工程必须要按照规范化的施工流程方案施工,避免按照既有的主观施工经验来进行装饰装修施工。并且,建筑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谨慎负责的工作态度,避免出于节约装饰工程材料以及简化建筑施工流程等因素考虑,进而导致了装饰装修施工的整体工程质量受到不利影响。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作为建筑行业的新兴领域,其施工技术的关键点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在施工工艺上,要注重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合理设计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质量控制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宇平.装配式装修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5):219-220.
[2]常伟.装配式施工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0,(23):103-105.
[3]曾扬辉.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产品选型标准化研究[J].居舍,2020,(33):22-23.
[4]吴晓磊.试析建筑室内装饰工程的装配式施工工艺[J].房地产世界,2020,(20):131-132.
[5]李思奇.装配式施工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20):118-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