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的策略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效蔓

淄博工贸学校 255200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的融入是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探讨了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分析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包括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中职数学;融合策略

正文

 

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不仅承载着知识传授的功能,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然而,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尚显不足,亟需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的有机统一。

一、课程思政融入的必要性

(一)响应国家教育方针

课程思政的融入是对国家教育方针的积极响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强调了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性。这一方针要求高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分离的问题[1]。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入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课程思政的融入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至关重要。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思政课程要充分运用案例式、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精神[2]。课程思政的融入,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课程思政的融入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在谈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时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3]。这一过程不仅涉及知识的学习,还包括道德修养、法治意识、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思政的融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不仅具备专业技能,更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揭示了学生群体在数学基础知识方面的普遍不足。这些学生往往在初中阶段就已经表现出对数学的掌握不够扎实,加之中职教育更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数学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进一步弱化。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模糊,计算能力不足,逻辑推理能力欠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学生在面对稍微复杂一些的数学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早期教育中未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导致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和排斥心理[4]。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可能认为数学与他们的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关系不大,从而忽视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态度不仅限制了他们数学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他们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在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已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缺乏活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激发。

同时,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还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许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板书和讲解,忽视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如多媒体教学、在线课程、互动软件等[5]。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能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三)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足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显得尤为不足。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承载着知识传授的功能,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然而,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未能将数学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等宏观主题相结合[6]。此外,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材中隐含的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也缺少将时事热点、哲学思想等融入数学教学的意识和能力。这导致了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方面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的策略

(一)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与思政元素的结合

在进行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时,教师需要对教材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高教版中职数学教材是依据教育部的教学大纲编写,并且在修订过程中注重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技术应用的提升。这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根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案例、数学发展史、数学文化以及时事热点,从教材内容中挖掘出隐性的思政元素[7]。例如,在讲解集合的概念时,可以联系到中国“四大发明”,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集合的数学意义,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

其次,教师需要将这些思政元素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这些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概念时,可以引入空气指数变化关系式,让学生通过数学模型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强生态文明教育。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主题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研究数学文化和数学发展史,从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和体会数学与思政的结合。例如,让学生以“函数形成与发展”为主题,通过查找资料、讨论和制作PPT,了解函数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

最后,教师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升也是关键。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收集时政热点信息,并持续学习和提升数学文化素养。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法创新

在探讨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的策略时,创新教学方法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翻转课堂和情境教学作为两种现代教学方法,它们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翻转课堂通过将传统课堂讲授内容转移到课前,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知识,课堂时间则用于深入讨论和探究。例如,在教授“函数”概念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视频,介绍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基本类型。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8]。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税收计算”或“银行利息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情境教学则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统计与概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学校运动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收集和分析运动员的成绩数据,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统计知识,还培养了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施这两种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圆”的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中国高铁发展”的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高铁线路的直线和站点的圆形布局,学习直线与圆的数学知识。同时,通过讨论高铁对国家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进步和个人的责任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使用几何画板展示几何图形的变化,使用GeoGebra软件模拟函数图像的动态变化。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利用GeoGebra软件展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不同参数对函数图像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传授数学知识,还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城市交通规划”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分析交通流量数据,运用数学模型预测交通拥堵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的方法,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讨论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

在探讨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的策略时,加强师资培训和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其思政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和质量。

首先,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一种育人理念。教师要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关键作用。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其次,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同时,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如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使思政教育与数学知识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再次,加强师资培训是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和职业学校应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地调研等形式,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教学技能[9]。培训内容应涵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此外,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活动,教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路径。

最后,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不断反思和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案例、发表教研论文等,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的融入为中职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本研究的探讨与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参与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共同推动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清娟,林萍,蔡志鹏.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6):13-15.

[2] 张健.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策略研析[J].世纪之星—高中版, 2022(30):0067-0069.

[3] 赖群力.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引领的中职数学教学创新策略探究[J].  2021.

[4] 孙丽娜.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的策略与实践研究[J].[2024-07-02].

[5] 杨翔.新时期中职数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策略探究[J].  2020.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17.035.

[6] 张余.在中职数学课程中推进思政教育的探析[C]//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讨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1.

[7] 吴芳发.融合课程思政的中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J].亚太教育, 2021(9):2.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1.09.022.

[8] 高爽.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023):000.

[9] 关键.思政教育与中职数学课程相融合的策略探究[J].明日, 2021(10):0061-0061.

000

 博山区十四五课题 1423BGYB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