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柳海泉

新疆兵团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摘要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应用在住宅建筑施工中,凭借其技术优势不仅保障了建筑质量,同时减少了噪音和污染问题、节省了建造成本以及缩短了建设周期。本文聚焦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关键步骤,涵盖了叠合梁施工方法、预制柱施工技术,以及灌浆操作的要点。深入探讨这些议题,以便掌握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独特之处,并认识其优势,为同行业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优势

正文


引言:近年来,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步伐以及人们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渴望不断上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技术成为房屋建设行业的焦点。混凝土预制构件住宅建设,以其确保工程品质、推进环保施工流程和高效控制成本的显著优点,相较于传统建筑方法有着明显优势。本文将探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优势与核心步骤,并对该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1.浅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

1.1 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通过工业化制造流程,确保了构件的高精度制作和装配后的结构统一性,其得益于精细化的生产环节和严格的质量监管。在常见的现场施工中,由于外部环境和手工操作的限制,常常无法确保建筑构件的尺寸精度与质量的一致性,该情况会导致裂缝和变形等质量问题的出现。通过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有效避免了问题的发生,从而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标准。当使用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进行住宅建设,现场施工主要关注部件的组装与联结,而工业化预制过程显著减少了施工的复杂程度。通过使用预制建筑技术,比起传统的现场混凝土浇筑方式,建筑工程能够大幅降低施工的技术难度和风险,避免人工失误并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控制的稳定性。通过结合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预制混凝土结构不仅保证了其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还拥有了优秀的抗震、抗风和抗火特性。在设计的最初阶段,通过仿真模拟和详细计算分析,可以对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和强化,以确保其满足既定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在施工过程中,专业技术娴熟的团队配合先进设备,按照设计标准执行安装作业,确保了建筑结构的坚固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了整个建筑的安全等级[1]

1.2 减少施工噪音和污染

通过使用预制混凝土技术进行住宅建设,施工过程中能够显著减少噪音与污染,解决了传统建筑方法中机械轰鸣、工人喧哗和粉尘弥漫的问题,进而减轻了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不良影响。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住宅建设,利用预先制造的组件进行建设,降低传统建筑的生态足迹,开辟可持续建筑施工的道路。大量混凝土预制住宅在工厂预制的模式下建设,有效减少了施工现场机械的使用和人工操作,进而减轻了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问题。与现代施工技术相较,传统现场混凝土浇筑因机械和人工操作的依赖,噪音产生在所难免,导致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干扰。通过使用预制建筑的施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问题,为邻近居民营造一个更加宁静和适宜居住的环境。在预制混凝土住宅的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工序在工厂内完成,有效减少建筑工地产生的粉尘和有害物质。在典型建筑场所物料混合时,会导致众多尘埃的产生从而恶化空气质量。通过预制混凝土施工法,原本在施工现场的工序被转移至工厂内部完成,大幅度减少了粉尘和污染物的排放,从而确保了周边环境的清洁与健康。

1.3 减少工程造价成本

预制混凝土构件因其在住宅建设中的广泛应用而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标准化,使得这些构件能够在工厂中进行集中和大规模的生产。通过采用精良的制作工艺和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同时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实施标准化生产流程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建材,有效降低了建筑施工的总体成本。通过采用工业化生产技术施工效率得到提升,工程周期得到缩短并且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显著减少。在通常的建设现场作业中,由于气候和季节的变迁,施工进度常常受到影响,进而使得项目的整体完成周期被迫延长。通过运用预制构件技术,施工工序主要在工厂内完成,显著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此外,预制的混凝土结构以其长期的耐用性和优秀的抗震能力,能够减少维护开销,进而有效缩减整个建筑项目的总开支。由于历史建筑在建造时的质量参差不齐,其后续的维护成本极高,需要不断地进行定期的修复和保养,该情况直接加剧了业主的财务负担。通过工业化生产预制混凝土结构,并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督,以保障其稳定性和耐久性,该做法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显著减少维护费用,从而为业主节省了大量资金[2]

1.4 缩短建筑工程施工工期

通过在工厂预制的构件并在现场组装的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可以实现并行操作,与传统的依次进行地基、主体结构和内部装修等施工阶段的线性进度模式不同,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借助模块化设计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建筑,其工厂预制的部件能在现场迅速组装与安装,完成了多工种同步施工,从而缩短了建筑施工的周期。通过统一设计和施工标准,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调校时间,进而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建筑方法,标准化部件设计,提前进行模块化设计和精确制造,有效避免现场施工中的构件尺寸不符或结构不稳定等问题,从而大幅节约了施工时间。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叠合梁施工要点

在制作叠合梁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梁的具体尺寸、选用的材质以及预制的技术方法。桥梁的数据指标包括了其几何尺寸,如长度、宽度和高度,以及材料的物理性能,诸如混凝土的强度。按照设计要求叠合梁的长度可在6米至12米范围内变化,宽度一般为0.6米至1.2米,高度根据设计的负荷能力和跨度需求来设定,通常在0.4米到1.0米之间。为了迎合建筑物的承重能力,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当维持在大约20MPa40MPa的范围之内,该数值标准是组合梁建造的根本,必须严格限制在既定界限内以保障建造的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关注统计数据、配比、预制模具的精确度,以及浇筑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混凝土的配合必须依据设计规范严格设定,以确保水灰比介于0.40.6之间,从而保障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预制模具在生产中必须维持严格的精度控制,以此来保障预制梁的尺寸符合设计规范。混凝土浇筑时应控制温度在5℃至40℃范围内,并保持环境湿度不高于90%,以防止出现裂缝和强度不足的质量问题。在现场组装叠合梁时,依照量化数据指导安装流程,严格控制吊装的高度和速度,并保证梁体对位的精度。在确定组合梁的安装高度时必须遵循相关设计规范,以保障其结构稳固与安全。为了确保起重作业稳定可靠,并提高操作的精确度,必须将提升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030cm的最佳范围内。在安装叠合梁时,必须将其对位准确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以保证与支撑结构的准确配合,精准度要求对于确保安装质量至关重要,现场测量和监控系统能够对这些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必要的调整[3]

2.2预制柱施工要点

预制桩制作环节中,关键信息涉及桩体尺寸、混凝土配比以及模具的精度等方面。预制的柱子大小建筑设计确定标准尺寸区间400mm×400mm800mm×800mm,高度设定楼层所需高度荷载标准。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设计的规定强度范围柱体承载能力的要求,预制模具应确保精度,以满足制定的柱状体尺寸和表层光滑度标准,并符合设计规范。在预制柱的安装过程中,关键的参数包括定位的精确度、坐浆层的尺寸以及注浆时的压力等。为了确保柱体与楼板之间的垂直和水平关系得到准确保持,柱子的安装定位需要达到±5mm的精确度要求。

为了确保柱底稳固,坐浆层的厚度被控制在大约20mm,并且借助铁垫来调整其标高。注浆过程中精确控制压力至关重要,以确保混凝土完全填充模具,并排除所有空隙,进而增强柱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在预制立柱运抵工地时,必须准确计算其吊装高度,以保证安装的精准度,并确保柱体在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受任何影响。在确立起重作业的高度限制时应依据建筑设计图纸,同时考虑起重设备的承重极限,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过程的顺畅性。在组装期间则需要确保立柱与楼板间的接合误差限制在5mm以内,以实现精确对接[4]

2.3灌浆要点

灌浆材料的选取至关重要常用材料水泥浆环氧树脂浆聚合物浆,挑选灌浆材料时必须考虑设计要求和实际状况,以确保材料能与构件牢固粘合并具备所需的耐久性。一般而言,水泥基灌浆的抗压强度位于2040MPa之间,环氧灌浆的抗拉强度则超过30MPa,而聚合物基灌浆因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特性而深受欢迎。在进行灌浆作业时,必须严格监管搅拌环节,确保其充分且均匀搅拌,防止团块或结块的形成,从而保障灌浆材料的性能稳定。在搅拌初始阶段先导入80%的水分进行初步搅拌,接着逐渐加入剩余水分,以保证混合均匀。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控制其流动速度和每层的厚度,以确保灌浆材料能够完全填充构件之间的空隙,预防气泡和缺陷的产生。详情见表1.

灌浆材料

抗压强度 (MPa)

抗拉强度 (MPa)

特点

水泥浆

20 - 40



环氧树脂浆


> 30

耐化学腐蚀特性佳

聚合物浆

25 - 50

15 - 30

优异的耐化学腐蚀特性

1 灌浆要点

结语:混凝土预制构件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以及施工技术的改进,带来了确保施工质量、绿色环保、经济效益增加和提高施工速度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建筑施工环节,重点监控技术难点以维护工程质量,同时强化安全保护措施。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实践经验的累积,预制混凝土建筑在未来的住房建设中预计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赵远.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J].大众标准化,2024,(04):61-63.

[2]王剑.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23,49(10):144-146.

[3]单伟伟.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3):140-1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