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品安全在食品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
摘要
关键词
食品安全;食品工程;质量中;重要性
正文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工程质量作为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显得尤为重要。食品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卫生、营养和安全性,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深入探讨食品安全在食品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对于加强食品质量监管、保障公众健康、推动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食品安全在食品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
食品工程质量是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艺和管理体系,能够在合理范围内控制食品质量的保证。其与食品安全有着直接关联,因为任何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都可能影响食品的安全性。高质量的食品工程系统能够确保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减少食品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出现。
1.1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
食品安全是指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的整个过程中,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的状态,包括防止食品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化学物质或其他污染物质对人体的危害。食品安全不仅关乎个人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社会公共卫生的整体状况。不安全的食品中可能存在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传染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因此,确保食品安全是维护个体健康的基本前提。
1.2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不仅是个体健康的问题,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在社会层面,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导致食品危机,引发公共恐慌和社会不安定。大规模的食品中毒事件或暴发性传染病的蔓延会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威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状况。食品产业是国家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导致对这一产业的信任丧失,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同时,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是经济健康的基础。因此,确保食品安全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食品安全不仅是一项个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更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监管体系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可以更好地确保食品安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食材作为制作食物时所需要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公众身体的健康状况。当前,一些不法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生产销售劣质食材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劣质食材可能携带大量病菌、寄生虫,存在传播人畜共患疾病,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隐患,直接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努力实现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从现实来看,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本身固然仍存在争议,但更为突出的问题在于一些生产经营者不严格按照加工标准对食品进行制作。
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同样是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超过安全限量不当使用农药和化肥,残留的农药和化学物质持续存在于农产品中;在畜牧业中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兽药持续残留在肉类和乳制品中,长期食用均将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生活中,很多食材中均可能存在有害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或毒素,如果不正确处理或烹饪,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比如误食“发芽土豆”“毒蘑菇”等导致身体器官受到损伤甚至至人死亡。一些食品加工和烹饪方法还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长期暴露可能增加癌症风险。此外,某些食材可能受到重金属(如铅、镉、汞)污染,这些重金属可能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类食品中,对健康造成危害。
3食品工程质量中确保食品安全的举措
3.1完善全过程监督制度
近年来发生的众多食品安全事件反映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滞后。因此,要以政府监管为主导,强化法律体系贯彻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标准体系,强化食品质量科学抽检。以外部监管为补充,加强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提升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认知能力和维权意识,引导消费者和社会媒体积极参与市场监督,协调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监管。以行业自律为根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社会责任,真正形成多方合作、协作互助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3.2加强源头治理
源头治理是提升食品安全水准的有效途径,在食品供应链的起始阶段,控制食品安全问题更容易,可以减少风险传播和扩大的机会。首先,应当加强农业用水与土壤保护,确保农业用水和土壤的合理利用,减少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风险;优化养殖环境管理,确保动物的生长环境卫生和适宜,防止养殖动物受到传染病的威胁。其次,在农业生产方面,全面推行标准化、清洁化的农业生产,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推进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兽药抗菌药治理行动,确保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采取严厉处罚。但应当避免打击赖以生存的农民,可以为其提供农民培训和教育,教授农业生产知识;鼓励农民参与食品质量认证计划,践行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学农药和兽药的使用。再次,加强对食品原产地指导监管,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生产商和供应商符合一定的安全和质量标准,以保证只有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建立农产品检测和监测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包括农产品、水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检测;建立农产品追溯系统,追踪产品的来源和流向,以便在问题发生时能够迅速定位和召回受影响的产品。最后,应加强进口食品准入管理,加大对境外源头食品安全体系检查力度,有序开展进口食品指定口岸建设。
3.3强化科技保障
强化科技保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更有效地监测、检测、追溯和管理食品供应链,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以下科技手段可供参考:首先,应当升级食品检测技术,加强科技攻关,发展和采用先进的食品检测技术,如质谱分析、光谱技术、基因(DNA)检测等,以便更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微生物和污染物,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其次,可以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运用到食品安全领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识别异常模式和风险因素,提前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也有助于食品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食品追溯系统,确保食品的来源和流向可以被追踪到源头,有助于快速召回受影响的产品,减少风险。另外,可以将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用于监测农田和养殖场的情况,及时发现可能的污染或疫情,采取预防措施;部署智能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食品的温度、湿度、运输条件等参数,及时干预并提高透明度,确保食品在供应链中的安全性;使用电子标签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可以跟踪和管理产品的流动,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开发和推广食品安全APP和在线平台,供消费者查询食品信息、举报问题和获得安全建议等。通过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治理的精确性和效率,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然,此举需要政府、产业界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与合作,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来推动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
3.4加强食品安全检测
为优化检测设备使用,相关部门应制定设备配置规划,根据实际检测需求和财力状况,合理选购操作简便、性价比高的仪器设备。建立区域检测中心,实现设备资源共享,提高整体使用效率。加强检测人员的设备操作培训及日常维护,确保仪器稳定正常运行。制定设备使用考核办法,督促人员规范操作,避免误用或损坏设备。建立设备定期保养维护制度,保证设备精度,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应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更经济实用的检测技术和仪器,降低检测成本。
为加快检测技术更新,相关部门应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开发新型检测技术设备,使之在检测速度、精确度等方面更能满足现代食品检测需求。同时,应定期组织技术交流活动,了解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动态,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成熟技术予以引进并应用。制定技术改造计划,对仪器进行系统更新,淘汰落后设备。此外,要建立先进的技术推广机制,鼓励基层检测机构采用高效技术手段。只有及时跟进技术发展趋势,持续推进检测技术进步,才能确保检测效果持续提升。
结束语
食品安全是食品工程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通过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与流程,能够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未来,期待多方共同努力,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企业的声誉,推动食品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以确保食品在市场中赢得信任,为人类健康和社会繁荣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文舒.食品工程质量及食品安全探究[J].现代食品,2020,(20):147-149.
[2]滕升哲.分析食品工程质量及食品安全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0,(18):25.
[3]卞靳.食品工程质量及食品安全探究[J].现代食品,2020,(10):128-129+133.
[4]潘春吉.食品工程质量及食品安全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7,(24):22.
[5]邢慧娟.浅析食品工程质量及食品安全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5):291.
[6]胡建.食品安全在食品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2,(1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