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谷志良

河北省涿州市华阳中路176号1067户绿茵小区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未来的房屋建设会更多地应用装配式建筑结构。与传统建筑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可以显著提高建筑安装质量,同时对环境污染较低。因此,建筑企业要强化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研发,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逐步提高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正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断追求,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方式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相比传统的现场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然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其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显现。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一种融合了现代建筑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型建筑方法。它通过在工厂内预先生产建筑构件,然后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实现了建筑的高效、高质量建造。这种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现场施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通过精确的构件设计和生产,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减少现场施工产生的噪音、尘土和废弃物,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行业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2.1提升施工质量

装配式建筑建设时,对各个环节的要求较高。在设计方案时,要求方案内容应尽可能全面、详细,各专业之间彼此协同,为后期构件加工及施工提供有效指导。由于大部分的构件是通过工厂预制加工完成的,在现场施工时,施工人员只需要对构件的尺寸及平整度等参数进行调整,就可以对施工精度进行控制,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会借助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辅助完成施工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因人为失误而出现质量问题。将建筑构件移至工厂中统一进行生产,可以有效监控构件的加工、制作过程,确保构件制作过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保证构件的质量。同时,将传统建筑模式下的部分工作转移到工厂中完成后,需要在现场完成的工序较少,大幅度的减轻了现场施工阶段的资源调配与质量控制的压力,降低了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及速度的影响。

2.2节约劳动力,改善作业环境

装配式建筑的大部分构件是通过工厂统一加工、集中生产的方式制作的,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已经逐渐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与传统的建筑模式相比,不仅施工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还可以有效的节约人力成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从体力劳动者转变为技能型劳动者。同时,将传统模式中的现场作业模式转变为工厂作业模式,将施工环境从室外转变为室内,将流动性作业转变为集中性作业,由自动化、现代化的设备替代人力完成高空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作业环境。

2.3减少环境污染

在传统的建筑模式下,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钢筋搬运、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序,施工现场会有很多车辆进出,多台大型机械设备同时运行,会造成严重的扬尘及噪音污染,对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周边居民及环境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装配式建筑需要在现场完成的施工工序较少,大部分扬尘及噪声较大的施工工序都转移到工厂中完成,施工单位只需在现场完成后续的组装施工即可,组装施工的扬尘及噪声污染较小,可以将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3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预制构件质量验收不规范

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市场份额逐步提高。为了抢得市场先机,大批组装工厂匆忙投入到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中,但部分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存在很多问题。除此之外,在装配式预制构件运输的过程中,运输方法和搬运模式的规范性不足,严重的会导致预制构件损伤。预制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后,由于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导致预制构件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受潮、表面开裂等问题。由于缺乏严格的预制件进场和完工质量验收制度及规范,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的建设质量。

3.2预制构件连接较为薄弱

目前,多数装配式建筑结构采取预制件和现浇件拼接组合的方式,其连接强度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质量。现阶段,装配式建筑连接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一是钢筋套管灌浆;二是浆锚搭接;三是后浇混凝土连接;四是螺栓焊接。除此之外,考虑到预制构件自身质量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若施工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章制度进行作业,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工程质量。

3.3预制构件吊装精度不达标

预制构件的吊装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充分考虑预制构件的尺寸匹配情况。即便如此,在后期的组装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预制构件尺寸偏差问题。因此,在实际吊装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要考虑吊装位置、垂直度等因素,尽量提高预制构件的吊装精度。

4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1安装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方法中的安装技术是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在安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固定,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稳定。

其次,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构件进行拼接和组装,确保建筑的整体结构和稳定性。同时,在安装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施工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外,对于特殊的构件和结构,还需要采用专业的安装技术和工具,确保安装质量和效率。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安装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4.2吊顶装配式施工的应用

为了实现最佳的室内装修效果,工程师需要对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深入的了解。他们需要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和使用寿命,以便在装修过程中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只有充分理解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最大的效果,并满足装修的要求。在装修过程中,工程师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操作。安装完成后,工程师还需要对每个细节进行检查,确保装修质量。同时,他们还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提高装修的效率和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必须严格控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这包括选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验。只有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和设备,才能保证装修后的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寿命。此外,为了达到最佳的外观和性能,工程师还可以利用先进的装配式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建筑物的外观和性能达到最佳状态,通过精心加工和组合使用的龙骨架,可以使建筑物更加地美观、实用和耐用。

4.3外墙节点防水

外墙节点是建筑外墙系统中容易受到水渗透风险的关键位置,所以有效的防水措施对于保护整个建筑的结构和室内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可以选择使用高质量的防水膜、防水涂料或者防水胶粘剂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阻止水分渗透。此外,还要考虑材料的柔韧性,以便能够适应外墙节点的变形和振动,从而确保防水效果持久可靠。(2)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外墙节点通常采用预制的构件进行连接和密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确保外墙节点的结构紧密、连接牢固,并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如添加防水胶条、设置防水层等。合理的构造设计和密封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并提高整体的抗水性能。

4.4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构件,其安装施工技术对于确保整体建筑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作用。

在预制叠合板安装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测量和标记基准线、确定叠合板的安装位置和顺序,清理安装区域,以及检查预制叠合板的质量和完整性等。在进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中,确保叠合板的尺寸精确、质量符合要求,并准确确定安装位置,是保证安装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然后,进行预制叠合板的吊装和安装,通常采用吊车等起重设备将预制叠合板吊装至指定位置,在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使用专业的吊装配备和技术,确保叠合板的平稳下降和准确定位。同时,施工人员要配合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吊装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接着,进行预制叠合板的连接和固定。

在安装完成后,将叠合板与其他构件进行连接和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栓、焊接、胶粘剂等不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连接过程中,需要确保连接牢固可靠,同时要注意保证施工的准确度和安全性。在安装施工完成后,对叠合板进行检查和验收。这包括检查叠合板的水平度、垂直度、尺寸偏差等是否符合要求,以及连接处是否紧密、无松动等。同时,还需验收叠合板的表面质量、防水性能等是否合格。若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叠合板安装质量和整体建筑质量的符合要求。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在传统建筑施工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工厂化生产标准化设计和现场组装等方式进行施工的一种新型建筑方式与传统施工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环境友好等优势,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金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运用[J].新型工业化,2020,10(10):79-80+83.

[2]赵金华,陈怀伟,范晓航.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20,35(10):78-80.

[3]龙云,路义晨,李长江等.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42-43.

[4]刘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现状与创新[J].城市建筑,2020,17(27):117-1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