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施工中建筑住宅屋面防水技术分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董林林

河北圣显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061000

摘要

加强对建筑屋面工程防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研究,能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在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掌握基层处理、找平层施工、保温层施工及隔离层铺设等环节的技术要点,还要从设计、材料、技术和施工质量检测等方面发力,提高防水施工质量。未来要采用更多先进技术,并不断优化屋面防水施工的工艺,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房建工程;建筑住宅;屋面防水技术

正文


引言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属于系统性的施工体系,如果能合理运用防水施工技术,将极大地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有效避免后期出现屋面渗漏问题。而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种类较多,不同的防水工艺其施工流程和施工要点各不相同,需要结合实际工程合理制定防水施工方案,并规范施工,加强施工质量管控,从而切实保证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效果。

1建筑住宅屋面防水概述

建筑设计人员在住宅屋面设计过程中,若单纯考量外观设计未对屋面工程形成充分重视,会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完善屋面工程设计,对于施工过程以及后续建筑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人员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考量屋面整体效果,同时基于屋面构造以及防水性能等进行科学设计。建筑屋面是容易受到雨水等因素影响的部位,当出现漏水之后,会直接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建筑物使用寿命缩短。从施工角度来看,为确保建筑屋面不出现漏水问题,施工开始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均要合理设计,按照建筑物实际情况,考量其性质、功能以及可应用自然资源等多种情况,严格遵守屋面防水设防等级进行设计施工。对于混凝土屋面防水来说,可以从建筑构造将其分为结构防水、建筑防水或是两者结合的复合防水形式。

屋面防水设计要始终坚持以防为主和防排结合的原则,同时坚持柔性适度原则,确保刚柔结合。除此之外要因地制宜,从房屋所在地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经济、社会等相关因素出发,选取适合的防水材料进行科学设计。为切实防控解决屋面防水问题,应当坚持结构防水为主,建筑防水为辅的模式,促使两者有机结合,实现最佳防水效果。屋面细节部位和衔接点是容易出现防水问题的部位,需要强化处理,尤其是节点表面具有复杂化特征,加之环境恶劣可能会导致受到破坏,造成屋面进水等问题。例如落水口或是女儿墙等,均属于屋面漏水重点部位,选取适合的防水材料进行施工建设至关重要。屋面防水层长期经受日晒雨淋及恶劣环境影响,可能会出现漏水问题,最终可能会导致结构变形等严重问题,对建筑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2建筑屋面渗漏的原因

2.1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

1)目前,我国建材市场上涌现出了大量的防水材料,它们的质量参差不齐,人们难以正确辨别优劣。部分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以次充好,导致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流入到市场中。此种质量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一旦使用在屋面防水施工中,必然会埋下渗漏隐患,加剧屋面渗漏程度。(2)部分施工企业采购防水材料时,一味的关注采购价格,只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防水材料的性能检测。由于防水性能检验测试缺失,就有可能将质量不达标的防水材料运用在屋面施工中,严重削弱了屋面防水质量,降低了屋面整体防水性能3)防水材料采购过程中,也不乏一些采购人员谋取私利,利用自身职务便利与不法商家合作,在大批次防水卷材中偷偷混入部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使得屋面整体防水性能大大减弱,达不到规定标准。

2.2屋面防水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

如果建筑屋面防水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施工现场情况,也会影响屋面防水层防水性能的发挥,进而导致屋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问题。(1)所设计的屋面结构排水坡度不合理,一旦遇到暴雨天气,就无法顺畅排出屋面上的积水,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屋面渗漏问题的发生。(2)没有科学设计防水材料衔接点,由于铺料缝隙设计不合理,进而引发衔接位置处的渗漏问题。(3)没有根据建筑屋面防水要求合理确定屋面防水设计等级和防水材料厚度,一旦防水设计等级过低,防水材料厚度太薄,就难以满足高标准的建筑防水要求,最终出现屋面渗水现象。(4)建筑屋面排水口数量过少,排水口位置设计过高,遇到降雨量过大的天气,就无法迅速排出雨水,随着时间的增加,就会加快防水层的老化速度,降低屋面防水性能。

2.3屋面防水施工质量不过关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仍旧以传统的防水技术和防水工艺为主,导致屋面防水施工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同时,部分施工企业没有明确认识到屋面防水施工的重要性,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屋面防水各环节的施工质量,致使屋面防水施工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整体防水效果欠佳。此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过关,整体施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这就使得屋面防水施工中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进而形成渗漏隐患。

2.4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

重施工、轻维护管理是房屋建筑屋面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也是建筑屋面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房屋建筑施工完成后,施工企业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计划,也没有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展屋面维修维护保养工作,这样就很难发现建筑屋面中的小渗漏点。当建筑投入使用后,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原本没有解决的小渗漏点就会逐渐变大、加深,形成较大的渗漏区,存在严重的渗漏现象。此外,建筑使用阶段可能会在屋面上安装一些设备和构件,安装过程中一般会进行打孔处理,这样就会破坏建筑结构和建筑防水层,如果不能及时修补损坏的屋面防水层,就会出现屋面渗水问题。

3建筑屋面工程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

屋面防水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对提高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相关技术要点详见下文阐述。

3.1设置屋面分隔缝

屋面分隔缝主要设置在支撑端和屋面转折处。在设置时要先精确定位分隔缝的位置,再进行分隔缝处理。分隔缝的位置应与建筑屋面板的板缝保持一致,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受到温差影响产生干缩裂缝。干缩裂缝会使屋面出现渗漏问题。同时,要根据建筑屋面的实际环境和材料性能,调整分隔缝的宽度和间距。通常分隔缝的宽度应控制在约2.5cm,间距应控制在约5m。

3.2处理基层和施工找平层

基层处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清理混凝土表面的灰尘和杂物等,将表面凸起部分打磨平整,并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处理完成后,施工人员要使用专业测量工具测量基层表面的平整度,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度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值不超过3mm。

施工找平层时,要将木条拼成等腰梯形倒放在找平层中,调整找平层的厚度,并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应设置在约2cm。找平层的主要材料是水泥砂浆,施工时要根据质量要求选择水泥型号和砂浆配合比,按照比例混合水泥、河沙和水,并使用专业的搅拌设备搅拌均匀。搅拌完成后进行浇筑,并使用2m水平尺进行找。待水泥砂浆凝固后,需要使用刮刀再次进行找平处理。完成所有操作后,要测量平整度,平整度的偏差值不超过5mm即可视为合格。

3.3施工防水层

完成屋面找平层施工后,需要铺贴防水层,材料包括高分子防水卷材和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等。防水层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1,喷涂防水涂料。喷涂前,施工人员需要将防水涂料放在加热管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需达到150℃。在温度达标后,使用喷枪将涂料均匀喷涂在找平层上。在喷涂过程中,需要控制喷嘴的角度,使喷嘴垂直于地面,便于一次成膜。对于狭窄部位和关键节点,应该改为手工刮涂的方式。通常情况下,防水涂料的厚度为2mm,用量为2.7kg/m2。此外,在涂刷节点处的涂料时,还需要铺贴防水卷材来加固和强化,卷材宽度为600mm左。第2,铺设防水卷材。需要先确定卷材的铺设位置,并采用弹线法进行定位,再从定位线的一端向另一端滚动铺设。铺设时,方向应与屋脊保持平行,从檐口处向上铺设,如果屋面坡度为双向流水坡度,则要顺着流水的方向铺设。要对2块卷材的长边与端头处进行特殊处理,若采用空铺、点粘和条粘的铺设方法,处理宽度应为10cm,若采用满粘法,则处理宽度应为8cm。完成初步铺设后,要进行卷材搭接处理,即使用燃气喷灯加热,使2块卷材的接头处熔融,并将其固定在基层表面

3.4施工保温层

施工保温层主要使用的材料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铺设方法为错缝拼装法,以保证材料能够平稳且紧密地铺设在屋面上。施工时,要特别注意边角部位的铺设,需要根据边角部位的缺口尺寸,精准切割板材,以提高拼接缝的密实度。另外,还需要在保温层中设置1个宽度约10cm的隐蔽碎石滤水通道,并用级配碎石填充通道周边的空隙,确保滤水通道的隐蔽性。该滤水通道还要与墙根的滤水通道连接,以形成完整的屋面保温层滤水系统

结束语

屋面是建筑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建筑屋面的防水性能不好,不仅会因漏水影响其正常使用,降低用户使用满意度,还会导致钢筋生锈、结构冻胀开裂、受力构件承载性能下降,从而降低房屋质量、使用安全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时间,最终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建筑企业形象,不利于建筑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合理选用材料和施工工艺,加强防水施工质量管控,保证屋面的防水性能。

参考文献

[1]郭红星.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20(12):59-60.

[2]谢金池.建筑屋面施工技术与质量防控要点[J].智能城市,2020,6(23):45-46.

[3]庄鹏.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技术及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44-45.

[4]朱小艺.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0(11):159+1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