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要点探析
摘要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
正文
前言:
初中班主任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责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启蒙者。如何有效地实施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当前教育系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围绕这种全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初中班主任需要摒弃自己以往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在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多践行德育工作的教育目标,利用民主、自由、宽松的教育氛围影响班级的学生。为此,班主任德育工作必须完美地进行,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初中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难点
初中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时,面临着诸多重要而艰巨的挑战。这些难点问题牵扯到学生成长发展中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与解决。
首先,作为班主任,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是一大难题。学生正值思想容易波动的阶段,他们接受外部信息快速、广泛,道德观念易受不良因素影响。因此,班主任需要找准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念,提高道德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其次,在德育工作中,学生行为管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性格差异较大,行为表现各异,班主任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自律、守纪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此外,家校合作不畅也是德育工作中的障碍之一。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然而,由于家庭情况复杂多样,班主任需要耐心倾听,理解家长需求,引导家校之间形成更紧密的合作模式。
最后,评价机制不完善也给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德育工作是长期性、系统性工作,目前评价多注重学生学业表现,而对德育工作的考核尚不够全面。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1]。
二、初中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意义
(一)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
当今初中生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时代,不论是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还是家庭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使学生面临着较大的思想冲击。另外,由于初中生缺少强大的自控能力,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学校必须积极地实施德育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思想,这样才能对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进行及时的干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2]。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在初中时期强化德育,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基础,还能激活学生的多种潜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所以,现阶段实施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还能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授与情感思想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性修养,成为国家所需的人才。这就要求初中阶段的班主任转换自己以往的教育思想观念,着重对学生的三观品行进行培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使学生时刻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提升其道德品质,促进全面发展。
三、初中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途径
(一)以身作则,做好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
作为班主任,代表着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所以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和品德为榜样,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身教重于言传”。要知道,班主任教师的一言一行,比千百次的说教更能起到作用。而身为班主任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让他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在学生的心目中塑造出一个好的品德形象。所以以身作则,提升班主任自身的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3]。
(二)革新教育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在以往的教学中,班主任也重视德育工作的实施,但是教师并未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并且部分班主任重视学生的成绩,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实施德育教育的方式也比较固定,多以说教的方式展开,或者将其当做知识点向学生解读,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而德育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新时期下,班主任要采用新颖的、学生接受程度高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为德育工作的实施做好铺垫[4]。要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修养,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实施学习劳逸结合。班主任也要向学生传授高效的学习方法,带领学生进行探索,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实施家校合作,渗透德育教育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性格,还会影响学生的思想。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时,需要与家长建立起联系,实施家校合作,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班主任要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动向。针对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在共同商讨下,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并切实落实,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家长和班主任要进行分工,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家长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并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帮助学生构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与人文素养。在德育盛行的今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要做一些灵活的调整和改变,从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将德育中的一些教育内容与班级管理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各种体验方式、自主操作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并将这种德育品质反作用到班级的日常活动中,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优化自己的立德树人教学策略,这样会让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锦上添花,让学生在形成正确三观的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感受语言魅力——沟通艺术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11):73.
[2]李晓云.初中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甘肃教育,2021(22):20—22.
[3]刘博武.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2):29—30.
[4]王世晓.浅谈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下),2020(9):161-162.
[5]张衍梅.浅析初中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工作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7):183.
[6]张永刚.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20(7):81-82.
[7]温远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 2022(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