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故障处理对策探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杨军喜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葛泉矿机修厂

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故障处理对策。随着煤矿行业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由于设备复杂性和工作环境恶劣性,煤矿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本文首先分析了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现状,包括维修技术、维修人员素质以及维修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故障处理对策,包括技术创新、人员素质提升和管理制度完善等。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对策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效率、降低故障率、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煤矿机械设备;使用维修;故障处理;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正文


煤矿机械设备作为煤矿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于保障煤矿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复杂的生产环境和机械设备自身特性的影响下,煤矿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故障,这不仅会影响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还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故障处理,成为了煤矿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煤矿机械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煤矿机械设备在煤矿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保障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提高生产效率煤矿机械设备能够大幅度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相比传统的人工开采方式,机械化设备可以实现连续、高效的作业,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而提升煤矿的整体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现代化的煤矿机械设备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安全因素,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安全标准来降低事故风险。例如,一些设备配备了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工作环境和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劳动强度煤矿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使用机械设备可以替代人工进行重体力劳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舒适度。

提升资源利用率先进的煤矿机械设备能够更精确地开采煤炭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通过科学的采矿方法和技术,还可以实现对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煤矿行业技术进步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与应用是推动煤矿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煤矿机械设备不断涌现,为煤矿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选择。这些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促进了煤矿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二、煤矿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现状

2.1 维修技术现状分析

传统维修技术的局限性煤矿机械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传统的维修技术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也称为故障后维修),即在设备出现故障后才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虽然能够解决设备当前的问题,但由于缺乏预见性,容易造成设备停机时间长、维修成本高,甚至影响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另外,传统的维修技术往往依赖于经验判断,缺乏科学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导致维修效果不稳定,容易引发二次故障。

先进维修技术的引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目前,一些先进的维修技术已经开始在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中得到应用,如预防性维修、预知性维修等。

预防性维修是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经验,提前制定维修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这种维修方式可以大幅度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预知性维修则是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前进行修复。这种维修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潜在的问题,避免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2 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

煤矿机械设备在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设备通常需要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长时间、高强度地运行,以满足煤炭生产的需求。以下是煤矿机械设备使用的主要特点:

煤矿机械设备高强度、高负荷运行,如采煤机、掘进机等,通常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挖掘、破碎、运输等作业,这些作业对设备的强度和负荷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承受来自煤炭、岩石等材料的巨大冲击力和摩擦力,因此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恶劣的工作环境,煤矿作业通常在地下进行,环境阴暗、潮湿,存在大量的粉尘、瓦斯等有害气体。

这些环境因素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防尘、防潮、防腐蚀等能力。

煤矿作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危险性的行业,任何一点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煤矿机械设备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确保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可靠地运行。设备还需要配备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和紧急制动系统,以应对突发情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矿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代化的煤矿机械设备通常配备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技术,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自动调整等功能。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煤矿机械设备也需要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高效、节能的技术和材料,以降低能耗和排放。同时,还需要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由于不同煤矿的地质条件和生产需求不同,煤矿机械设备需要具备一定的定制化特点。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组合不同的功能模块,以满足不同煤矿的个性化需求。煤矿机械设备通常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行,因此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特点。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因素,以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下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同时,还需要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3 煤矿机械设备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2.3.1 机械故障

机械损坏,由于煤矿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振动和外力的作用,可能会出现开裂、变形、压痕等机械损坏现象。这些损坏通常是由于设备材料疲劳、应力集中或设计缺陷等原因造成的。老化与剥落,煤矿机械设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长期运行,其零部件容易发生老化、剥落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松动与脱落,在机械设备进行调试或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冲击等原因,零部件容易发生松动和脱落现象。这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生产中断。

过热与磨损,设备过载、油质变质、电机损坏或轴承、齿轮磨损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设备过热和磨损。过热会降低设备的性能和寿命,而磨损则可能引发设备故障。

2.3.2 电气故障

电机断电,电机断电是煤矿机电设备中常见的电气故障之一。这可能是由于电源线路问题、电机内部故障或控制系统故障导致的。线路短路,线路短路可能由于电路设计不合理、线路老化或接线端子松动等原因引起。短路会导致设备损坏或生产中断。接触不良,接触不良通常发生在电气元件之间或电气元件与线路之间。这可能是由于电气元件老化、污染或安装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接触不良可能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故障。

2.3.3. 其他故障

传感器故障,传感器是煤矿机电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传感器故障可能导致设备的自动控制失效,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控制系统故障,控制系统是煤矿机电设备的核心部分,负责协调和控制设备的各个部分。控制系统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停止或执行特定操作。

2.3.4 维护和保养问题

维护不到位,煤矿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对于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至关重要。如果维护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故障频发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润滑不良,润滑不良是煤矿机械设备常见的问题之一。润滑不良会导致设备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增大,从而加速磨损和损坏。

零部件更换不及时:煤矿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发生磨损和老化。如果不及时更换这些零部件,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性能下降。

煤矿机械设备在使用中会遇到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为了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和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

三、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处理

3.1 故障分析

现象识别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注意是否有异常声响、振动、温度升高等现象。通过设备自带的监控系统或传感器收集数据,识别故障现象。

原因诊断分析故障现象,确定可能的故障原因,如部件损坏、老化、松脱、功能失效、油液渗漏等。使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和设备,如红外线测温仪、振动分析仪等,对故障点进行精准定位。

3.2 故障处理

部件更换与修复对于损坏或老化的部件,根据设备说明书或专业指导进行更换。对于可修复的部件,如齿轮、轴承等,进行修复处理,如打磨、焊接等。

紧固与调整对于松脱的部件,进行紧固处理,确保部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对于因调整不当引起的故障,如液压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等,根据设备说明书或专业指导进行调整。

清洗与润滑定期清洗设备内部和外部的油污、粉尘等杂质,保持设备清洁。使用合适的润滑油对设备进行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

电气故障处理对于电机断电、线路短路等电气故障,检查电源线路、电机内部和控制系统,找出故障点并进行修复。确保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牢固、接触良好,避免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

传感器与控制系统故障处理对于传感器故障,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污染或安装不当,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控制系统故障,检查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找出故障点并进行修复或更新。

3.3 预防措施

定期维护按照设备说明书或专业指导,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洗、润滑、紧固等。定期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培训与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设备故障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设备故障。备件管理建立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关键部件和易损件有足够的库存。定期对备件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备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监控与预警利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和预警系统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一旦发现异常现象或潜在故障,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预防。

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

4.1 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维修管理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安全。通过科学的维修管理,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维修成本,进而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预防为主,通过科学的设备管理手段,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生产事故。规范化操作,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及时维修,对于设备故障,应立即进行排查与维修,避免因故障处理不及时导致的生产延误。

4.2 维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日常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易松动的零件、检查设备的工作状况等。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维护规程进行日常维护,并记录设备运行情况。由专业的维修团队进行,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运动部件、电气系统等是否正常。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预防故障的发生。

故障排除,维修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故障能够迅速做出判断。修复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根据设备故障情况和维修计划,合理采购备件,确保维修时备件的及时供应。备件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腐蚀等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备件,并对备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备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手册,制定合理的定期检修计划。对于重要的设备或关键部件,应制定大修计划,进行彻底的检修和更换。对于突发故障,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抢修。

维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维修过程的安全。在维修过程中,应确保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好,避免因维修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

4.3 维修管理的实施和监控

所有涉及设备操作、维护、维修的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所有设备维护、维修的相关记录应进行归档管理,便于查询与追溯。通过设备监控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维修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优化维修管理流程。

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维修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五、结束语

在煤矿生产中,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通过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科学制定维修计划、完善备件管理体系、严格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确保煤矿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吴永强.煤矿电气机械设备使用维修及故障的诊断处理[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0).

[2]郭茄要.影响机械维修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9,(10).

[3]何春霞.机械设备的使用诊断与维修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1).

[4]王建芳.煤矿电气设备故障风险评估及维修策略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22,4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