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培养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方法与技巧
摘要
关键词
有效培养;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方法;技巧
正文
引言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能力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探索有效培养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方法与技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有效培养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意义
(一)拓展知识面,丰富文化底蕴
阅读不仅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是一种拓展知识面、丰富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能够很好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作者的观点,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种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合理阅读还能很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形成自己的思考。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三)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
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语言知识,还可以促使学生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人物与故事。这些故事和人物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1】。长时间的阅读能够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培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兴趣不足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这一问题的呈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影响【2】。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依旧秉承着滞后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一味的灌输,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在课后布置大量的习题,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长此以往,便会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
(二)阅读方法不当
鉴于小学生知识基础薄弱、阅读技能尚未成熟,加之部分教师未能充分重视,仅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致使学生在阅读时往往难以选择恰当的策略。例如,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仅关注故事情节,而忽略了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这一问题将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未来的学习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三)阅读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往往仅以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阅读方法等方面的发展。
三、有效培养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方法与技巧
(一)注重阅读逻辑,传授阅读技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更要重点培育他们的阅读逻辑,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其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4】。首先就是阅读前先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图片或故事背景介绍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文本的阅读语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在开始阅读的时候建立正确的阅读期待。其次,强调阅读的逻辑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逻辑结构,包括主题句、扩展论述和结论等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再次分层次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分段阅读、精读粗读等方法,教导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有意识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培养学生辨别重点内容和次要内容的能力。最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恰当的阅读策略。比如,针对难以理解的文章,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运用如预测、推断和总结等技巧,让学生在探索和证实的过程中,对阅读产生强烈兴趣,并更精确地把握阅读材料,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他们的阅读思维成长。
(二)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对于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而言,良好的阅读环境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到他们的阅读效率。不过在此过程中,不仅得在校园中营造,还得再家庭中创设,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更好的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首先,在家庭方面,家长应当努力为孩子打造一个舒适、宁静的阅读场所,并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阅读需求,提供合适的书籍和资料,以确保孩子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阅读体验。同时,家长还可以利用家庭活动时间,如晚餐后或周末,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接触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5】。其次,在学校方面,同样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为此,学校可以对学生免费开放图书馆,并提供各种类型的读物,如辅导资料、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等,以便学生随时翻阅。另外,学校可以在每个班级设立阅读角落,并鼓励教师定期举行各种阅读促进活动,例如读书分享会、朗诵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阅读条件,从而帮助学生热爱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完善阅读评价体系
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过程中,评价机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准确且快速地揭示学生的阅读状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而提高阅读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阅读评价的优化。首先,教师需要优化阅读评价细则,这其中不仅包括对学生阅读结果的评价,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态度等方面。其次,教师应当采纳多种评价方式,不仅限于传统的口头评价,还应包括书面作业、阅读报告等多种形式。这样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对阅读方面有更清晰的认识。另外,阅读评价体系还应该与阅读能力的目标相适应,分级分层制定评价标准。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设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使评价更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发展需求。最后,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注重阅读的每一个环节,包括预习、阅读、复述和总结,从而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通过完善阅读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和阅读能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他们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需全方位采取措施,主动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改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成长智慧。
参考文献
[1]李栋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44):43-43.
[2]祁明霞,张元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15):130-130.
[3]王艳.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2):4.
[4]郭丽.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9,(06):1.
[5]蔡瑤.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终生发展的意义[J].人生十六七,2018,(03):140-140.
[6]林湘瑜.基于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01):5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