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方法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郭宗康

​莱西市济南路小学 山东青岛 266600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歌唱教学是该学科教学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学生音乐学习基础点与关键点,教师需要革新歌唱教学理念、创新歌唱教学模式,为学生巧妙设计音乐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歌唱教学效果,有效助推学生综合素质及音乐素养提升。鉴于此,本文也就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方法展开了探索,希望借此来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学实效。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歌唱教学

正文


引言

    素质教育环境下,音乐这一学科的地位也在小学阶段有所提升,其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审美意识及艺术鉴赏能力,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也因此而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歌唱教学作为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自然也受到了不少的关注,可是传统歌唱教学模式的滞后性却较为明显,学生歌唱兴趣不足,最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歌唱教学效果。要想改善这一情况,小学音乐教师自然要在歌唱教学过程中积极借鉴多种教学经验来优化歌唱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歌唱教学效果。

一、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重要学科,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多种乐趣[1]。以往滞后的音乐教学理念下,音乐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的欣赏乐曲、歌唱等方面,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教师则需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中,可是以音乐歌唱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所影响,并没有将其育人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则能让学生在掌握歌唱技巧、发展歌唱能力的同时,接受审美、欣赏等方面教育,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及素质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

二、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 优化歌唱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提高歌唱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优化歌唱教学课堂的前提。教学设计通常指的是教师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这一环节是否合理、恰当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及自觉性,同时也关乎歌唱教学效果。为此,身为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歌唱教学设计的重要性,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新课教学知识来为学生优化整个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推动学生高效学习音乐,真正提高学生歌唱水平。以“老鼠和大象”这一课为例,这一单元都是音乐故事,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即可为学生提前准备好动物相关的头套,然后在课前围绕着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组织学生围绕着音频演绎音乐故事,一边歌唱一边演绎,这样整个歌唱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提升,切实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2]

(二)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歌唱兴趣

    纵观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即可发现,教材上的歌曲类型可谓是十分多样,像是叙事类、抒情类等均为常见的歌唱曲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歌唱教学时,需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把握好各类歌曲教学内容亮点,然后再针对歌曲风格及内容特点来为学生创设出合理的歌唱教学情境,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课堂上迅速融入到歌唱教学氛围中,从而切实提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作为素质教育环境下较为常用的手段,主张学生情境体验、亲自实践,十分契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若能将其有效应用于小学音乐歌唱教学课堂,能够很好地点燃学生歌唱兴趣,让其在情境中亲自歌唱及体验,最终落实歌唱教学效果提升目的。以“采茶舞曲”为例,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就可以借助围绕着单元教学主题“青山绿水”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多媒体情境,借由多媒体直观手段来为学生生动展示出采茶的情境,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多媒体情境中直观欣赏青山绿水的美景,以及采茶人的一边唱歌一边采茶的氛围,此后再基于此来引入需要歌唱的曲目,这样学生整个歌唱热情自然能够得到提升,真正为学生有效构建出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歌唱环境。

(三) 借助激励手段激发学生歌唱自信心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提高学生歌唱水平,教师还可以在课程实践期间借助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歌唱自信心,毕竟学生只有真正对歌唱抱有信心才会主动参与到歌唱实践中[3]。为此,身为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关注及肯定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这样学生整个歌唱自信心不仅能够得到提升,还能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懂得欣赏及赞美他人,从而切实提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效果。以“我们的田野”为例,教师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歌唱表演的机会,通过这一方式来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歌唱实践中,此后再关注学生整个歌唱过程,然后再以此为契机来对学生闪光之处及进步之处进行肯定及表扬,这样就能进一步维持学生歌唱自信心,有效助力于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效果提升。

(四) 注重教师范唱

    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于歌唱技巧及方法掌握不足,这个时候要想让学生有效参与到歌唱实践中,音乐教师自然要做好范唱工作,这是帮助学生感知及理解音乐的关键,也是提高小学生歌唱水平的重要方法。为此,身为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切实提高歌唱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教师范唱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主动为学生示范规范性的节奏、音准,并且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范唱进行观察,此后再基于此来引领学生学唱,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教师范唱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切实提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效果[4]

(五) 强化对学生歌唱技能的培养

学生只有真正掌握歌唱技巧,才能切实提高自身歌唱效果,所以身为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发挥出自身引导、组织作用,强队学生歌唱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歌唱教学效果。

1、 注重呼吸方法指导

    在歌唱过程中的呼吸与自然呼吸方式有所不同,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才能提高其在歌唱过程中的声音表现力。因此,教师在音乐歌唱教学期间,一定要强化对学生呼吸方法的指导,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情感表达、声带振动打好基础。以“翅膀”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联系这一歌曲来为学生指导歌唱时的呼吸技巧,引导学生在歌唱时打开口腔、放松身体,然后再自然而然地深呼吸,以此来有效支撑学生歌唱发声,从而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歌唱效果中。

2、 强化咬字吐字指导

    纵观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即可发现,歌曲风格及情绪大多具有多样化特点,歌唱发音通常需要按照与议案规律组合进行,要求学生具有穿透力及弹性、清晰,所以教师在歌唱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学生咬字吐字的指导,这也是提高小学生歌唱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歌唱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声母要求发得凝聚有力且短促与韵母自然连接,这样才能让整个韵母更加的丰满且优美。亦或者是还可以在指导过程中,采用字和声的组合训练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唇、齿、舌的灵活性,这也能帮助学生在歌唱发声时真正做到字正腔圆[5]

3、 注重节奏训练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可谓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与歌词、音调、情感一同呈现出歌曲的艺术风格及鲜明的时代特点。为此,身为小学音乐教师要想有效提高歌唱教学效果,还需加强对学生歌唱节奏的训练,在指导学生节奏练习时,不仅要注意音质训练,同时还需关注学生发声训练,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歌唱水平。以“快乐的泼水节”为例,教师在音乐课上为了强化学生对于歌唱节奏的把握,就可以采用“体态律动”的方式来指导学生一边歌唱一边了律动,让学生在舞蹈动作中感知歌曲节奏,这样学生整个音乐歌唱效果自然也能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六) 控制声音练习时间

    小学生具有爱动、好奇、活泼等天性,对于音乐旋律也因其自身特点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及表现力,这也为小学生音乐歌唱表演增色不少。小学生大多具有朝气、声音向量、情感表达也十分直接,可是因其各方面都处在身心发展重要阶段,所以发声器官也尚未成熟,依然还是处在一个发育期,在这种情况下若对小学生展开长时间、大量的发声训练,有可能会促使学生声带受损。为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想有效提高歌唱教学效果,一定要在声音训练过程中控制好训练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大声歌唱,这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还会大大降低学生歌唱热情。具体而言,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教育指导学生在发声训练过程中做好力度及速度控制,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让其采用中速、慢速的方式来训练自己的声音,这样自然能够切实提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效果,有效助力于学生歌唱水平得以提升[6]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效果的因素较多,像是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歌唱技巧的掌握就是其中的要点,身为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准确认识到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生学情来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歌唱教学方案,同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引导学生掌握歌曲音乐结构、旋律、曲谱等多项构成要素,此后再让学生在多种演唱形式下掌握歌唱技巧及方法有效助力于学生音乐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国富.小学音乐课的歌唱教学方法分析与解读[J].北方音乐.2019,(2).DOI:10.3969/j.issn.1002-767X.2019.02.108 .

[2]彭丽.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1).259.

[3]施莉纳.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67-268.

[4]宗丽丽.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方法[J].戏剧之家,2020,(28):84-85.

[5]李伟.探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歌唱与欣赏教学[J].幸福生活指南.2019,(9).0215.

[6]刘雅丽.用“歌唱教学”提高小学音乐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5, 000(007):201-2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