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靖华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洙河小学 山东青岛 266600

摘要

在当代社会,我国已经将“素质教育”和“学生为本”等前沿教育理念确立为主要的教育方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努力营造一个能够满足每位学生需求的生态课堂。实施对话式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收获,帮助教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鉴于此,本文将从全面发展的视角,深入探讨对话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

正文


引言

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数学教学领域。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对话式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对话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以营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环境。

一、对话式教学的特点

(一)沟通性

沟通性是对话式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再是单向的传输知识,而是需要通过提问、讨论、解释等方式的双向沟通1】。这种沟通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思想和方法的共享。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沟通来构建数学知识。

(二)引导性

在对话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他们通过提问、提供线索、展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这种引导性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针对性

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这种针对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同时,针对性教学也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提升教学成效。

二、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多设疑问,引导对话

只有当学生对问题抱有浓厚的好奇心时,才能在交流与探讨中达到深层次的学习。因此,在构建以对话式教学为基础的数学生态课堂时,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精心设计,巧妙地通过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不断的练习与沟通,将知识转化为个人素养,进而提高整体素质。以“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时为例,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系列问题,如“人民币的起源是什么?”、“人民币上的图案有哪些寓意?”等,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数学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3】。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将人民币设置成固定的几个面值?”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给出合理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还能深刻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情境创设,自由表达

情境设计在对话式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构建基于对话式教学的数学生态课堂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教材中那些抽象且不易理解的知识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还使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中,更加积极地思考和自由地表达,从而提升数学素养。在创设对话情境时,教师还需要坚守构建生态课堂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当前兴趣,以确保所设计的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探索欲和表达欲,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沉浸感,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学看钟表”这一课时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时间认知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闹钟、时钟、日历等,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们理解时间的流逝和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在情境中,学生不仅可以听到钟表走针的声音,还可以感受到时间流逝的节奏,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时间的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时间接龙”、“钟表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这些情境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设置留白,自主探讨

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兴趣,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供充足的自由表达和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因此,在基于对话式教学的数学生态课堂构建中,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例如在讲解数学理论时,教师不必过分详细地解释理论形成的细节,而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探讨原因来自主构建理解。同时,适当地融入一些基本的计算练习和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生态的课堂构建4】“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一课时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和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原理。例如让学生通过摆放小木棒或者使用计数器来模拟加法和减法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际应用。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进位加法时,我们需要将十位上的数加1?为什么在退位减法时,我们需要从十位上借1?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话,深入思考数学背后的原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划分小组,对话共赢

小组对话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地分享观点,并从同伴那里获得新见解,从而高效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提升整体素质。因此,在基于对话式教学的数学生态课堂构建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和性格特点进行分层,并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分配成员。这种方法既保证小组间公平的竞争环境,又提高小组内部的合作效率,使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发挥各自优势,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厘米、米的认识”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小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比如,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比赛,看看哪一组能最快速且准确地测量出给定物体的长度。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记忆知识。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长度测量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话式教学法能够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成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通过对话式教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沟通热情,加强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并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看法,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以提升课堂效果,并推动学生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娥媚.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1):155-157.

[2]王招辉.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3,(14):101-103.

[3]朱丽娟.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0):41-43.

[4]孙兆蕾.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9):251-254+2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