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春华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高庙王镇小学 252312

摘要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其中合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很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


引言

在社会飞速发展下,很多农村人往往都会进入城市找工作,这便导致“留守儿童”的出现,给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在其中合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则能很好解决农村小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缓解他们生活、学习中的压力,使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观念,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为此,需要农村小学教师加强对其重视,结合实际合理落实,以便推动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有效的提升。

一、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1】。将其合理融入到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的生活,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良好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预防心理问题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很好预防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识别和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防范能力,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还能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学生遇见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面对,避免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合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还能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与支持,增进班级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关心尊重他人,还能掌握合作的方法与技巧,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2】。而且,这样还能很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为班级的发展贡献力量,进一步提升班级凝聚力。

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应该加强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这一部门可以由心理教师与班主任组成,他们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并确保这些计划能够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应包括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家庭背景、心理需求等,以便有效提高其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观察与评估学生的心理情况,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的落实班级管理工作,并通过合适的班级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师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如讲座、研讨会等便十分合适,可以使家长与师生都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融入日常教育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能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并且正确的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调整,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理故事,互相倾听和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协作能力。而教师也需要认真的倾听,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班级管理方法。如有位学生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有的时候甚至过年都不回来,自己都快忘记他们长什么样了。针对此,教师可以和孩子父母进行深层次的沟通,让他们多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避免造成遗憾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合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如组织开展心理游戏、观看心理剧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开展心理辅导

针对学生心理问题,教师还可以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是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基础,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4】。在学校中,时常会发现有些学生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也会极大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为此,组织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十分重要。具体就是说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这种辅导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支持,有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遇见问题能够主动告知教师,为教师的班级管理提供助力。通过个别心理辅导,能够很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港湾。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加强家校合作十分有必要。首先,学校方面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外出务工的家长,教师可以借助电话、微信群等方式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学生学习不只是学校方面的任务,家长也应该加强重视,一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助力学生学习成长。其次,学校方面应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能够恢复心理健康。最后,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所以家长也应该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中5】。家长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定期与学校老师沟通,向学校反馈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以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为班级管理工作针对性的开展与落实提供依据只有双方一起努力,才能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助力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的落实,为学生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过要想达成理想的效果,还得多方面一起努力,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与优化,以便有效解决现有问题,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哲.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吉林教育, 2023(18):54-56.

[2]王理平.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策略[J].天津教育, 2022(7):155-157.

[3]赵丽萍,马文静,李春.浅析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1(5):151-152.

[4]廖利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班级管理的方式探究[J].科学咨询, 2020, 000(031):60-61.

[5]李艳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山海经:故事(上), 2016(S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