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的艺术创作研究

期刊: 创新科技研究 DOI: PDF下载

焦彦柱 陈琳 梁志勇

(三亚学院 国际设计学院,海南省省三亚市 572000)

摘要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伴随着现代科技的更新换代,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逐渐受到了关注和追捧。基于此,本文围绕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的艺术创作进行研究,从戏剧节目、综艺节目、户外文艺活动等类型的舞台设计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案例分析艺术创作,以展舞台艺术创作在现代技术环境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创新;艺术创作;舞台效果

正文


引言

全息裸眼3D技术基于光的衍射原理,通过空间光调制器来精确控制光波前上各点的相位和振幅,还原出等同于真实3D物体的光波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在舞台上的应用能够支持用户自由聚焦、不会导致辐辏调节冲突以及眩晕不适,可以获得最自然的沉浸式的视觉体验。当前,基于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的艺术创作十分受欢迎,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所产生的神奇的空间立体成像效果,也让观众达到类似科幻电影中在空气中浮现出全息影像并操作的体验,从而激发了观众对全新的舞台效果的追捧。从舞台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息裸眼3D技术在戏剧舞台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在戏剧舞台上,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演员、角色有机结合,让舞台布景道具和电子大屏的虚拟场景无缝配合,从而为观众打造一个逼真、立体的戏剧世界,并提高戏剧表演艺术效果。目前国内外戏剧舞台上,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这对于戏剧艺术的创作无疑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

例如湖南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上上演的《花瑶喜宴》以雪峰山核心民族古镇所在虎形山为境,原汁原味的花瑶婚俗为主题,花瑶山歌为元素,聚焦花瑶人的衣食住行、繁衍生息、喜怒哀乐,首创集“视、听、触、感、闻”于一体的沉浸式“五感”喜宴模式,颠覆性打破秀演、戏剧、场景、餐饮、表演、消费等多行业领域界限,实现极具艺术感、参与感、互动性全景式美学观影体验。《花瑶喜宴》的舞台设计秉承“文化+科技”的精髓,突破三维空间打造沉浸式5D观演舞台,呈现极具视听享受的时空艺术和光影艺术,同时创新融入了民间习俗“宴”的模式和内容,将当地特有的婚俗婚宴巧妙地与整台表演融为一体,讲述了一对花瑶新人的嫁娶全过程,从山歌定情到隆冬婚宴,一段段美丽的民俗故事在演员的表演中、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娓娓道来。此外,《花瑶喜宴》突破了观众身份的限制,打破舞台与观演席的隔阂,赋予观众剧中人的身份,让观众以真正地以喜宴宾客的身份去吃一场花瑶喜宴,喝一场花瑶喜酒,全方位沉浸式感受花瑶婚俗的魅力之中。

 

例如2016年,上海话剧舞台上国内首部3D全息话剧《上海往事——阮玲玉》上演。话剧以先进的全息投影的方式复活了这位默片皇后,而这一切都依赖3D全息投影技术。舞台设计团队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让20世纪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真实地站在舞台上,向观众讲述自己的传奇。这种体验十分令人震惊,同时也突破了时空的现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形式。

再如为了纪念莎士比亚400周年,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联合英特尔和Imaginarium工作室,利用动作捕捉技术重新演绎了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暴风雨》。演员西蒙·拉塞尔·比尔与精灵Ariel同台飙戏。普洛斯帕罗运用书、法衣、魔杖,指挥精灵,让观众感叹数字化演员和真实演员一样精彩。舞台上,一座虚幻的孤岛耸立、剧情自带的神话色彩,魔法、精灵等,经动态捕捉,实时渲染,借助3D视频投影,营造出逼真的3D表演效果。舞台开创性地突破传统戏剧和现场表演的常规形式,采用Epic Games的实时3D工具虚拟引擎,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实时捕捉演员的动作、面部表情等数据,将演员的完整表演转化为数字角色。与此同时,现场运用27台高精度投影机投射到舞台上,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仿佛自己是莎翁笔下的人物,正被困于孤岛,受困于魔法。

综上,在戏剧艺术创作中,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为观众带来了极致视听效果的同时,也调动了观众其他的感官体验,让观众与戏剧之间的互动更加深入、沉浸,并形成了一种全新而独特的舞台艺术。

二、全息裸眼3D技术在综艺舞台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综艺节目是现代人休闲娱乐的重要“食粮”,各大电视台、网络平台在综艺舞台设计上也下足功夫,其中全息裸眼3D技术在舞台上的应用则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场绝佳的视觉盛宴[2]

例如2020年芒果卫视的《情人》舞台设计中就运用了全息裸眼3D技术。舞台设计将各种高功率的灯具光束以单一方向逻辑性地排列成一束束光结构,通过闪烁的频率变换,分散聚合在表演者身上,让表演者沉浸其间感受简单纯粹的光线交错之美。为观众打造出迷幻的视觉体验。同时,舞台还会结合歌词内容通过舞美设计渲染舞台气氛,打造出歌曲语境下的虚幻场景,对原本的歌曲进行二次创造,为观众呈现极致的感官效果。2020年江苏卫视的跨年直播的《It's you》舞台配合着歌词“住进了深海”,一只巨型蓝鲸从舞台上方的水滴中破壁而出,这一场景利用了AR增强技术和全息投影造成裸眼3D,形成的视觉效果十分震撼。2021年,腾讯音乐娱乐盛典《标签》的舞台设计也利用了交互投影装置,异形投影在舞台上生成了裸眼3D的狮子形象,栩栩如生,形成了沉浸的舞台效果。

再如2020年湖南卫视原创声音魅力竞演秀《声临其境》第三季在舞台设计中也体现出了全息裸眼3D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优势。舞台是创作的外延,第三季的《声临其境》在阵容、环节部分进行了升级,其中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就是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全新的舞台技术给观众带来裸眼3D的沉浸式视觉效果,舞美视觉设计全面升级,增强舞台视觉效果的同时也让神秘嘉宾亮相环节更具仪式感,同时内容上的精益求精,也为观众带来了最佳的观看体验。《声临其境》的舞美升级后,冰屏等技术和灯光的结合,让演员置身于表演场景中,如“身”临其境,演员完美的声音演绎配合亦真亦幻的视觉空间场景,演员与舞台的完美融合,让现场舞台表演宛如影像场景,其中包括《大人物》《女巫茶话会》《哈姆雷特》《解救吾先生》《白鹿原》《一代宗师》《无名之辈》《办公室故事》等等,这些场景让观众的感受经历了从“声临其境”到“身临其境”的震撼升级,并获得视觉、听觉的双重享受,也让观众在真实与梦幻间流连回味。

此外,还有河南卫视近几年推出的系列舞蹈作品,从春晚《唐宫夜宴》、元宵的《芙蓉池》到清明《纸扇书生》、端午的《祈》,每一次都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饕餮盛宴,而其中全息裸眼3D技术的运用可谓是功不可没。在综艺节目舞台设计中,全息裸眼3D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艺术创作的不断发展,而观众从中也获得了越来越震撼的视觉体验。当然,在舞台设计中,设计者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如何协调舞台和演员在银幕上呈现的比例,如何在视觉上合理运用空间等等,这些问题能否进行合理解决直接影响着观众视听效果的好坏。因此,在综艺节目舞台设计中,这记者应把握全息裸眼3D技术优势,结合舞台艺术特点进行反复的调试,让艺术创作日臻完美。

三、全息裸眼3D技术在户外活动舞台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在户外活动中舞台表演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而全息裸眼3D技术的应用为户外活动舞台增加了新的创意。

例如广东佛山金融区千灯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的沉浸场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进入其中。在2021年春节期间,千灯湖公园市民广场核心区推出的大型沉浸式城市空间数字文旅剧《千灯谣》,就采用了3D全息投影技术,创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空间体验感。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周边的环湖建筑、凉亭、水景等空间载体,通过13栋建筑楼宇,湖面上一块升降式3D全息屏,近300米跨度的自动起降装置搭建的透明格栅屏和透明网投影系统装置,建构近、中、远,高、中、低围合式舞台立体空间关系。中央水域打造水舞演绎舞台,舞台采用全息立体高清影像显示技术,水天相接,形成巨幅的影像画面。在水舞灯光演绎的背景设计中应用了可翻转全息影像装置,这让演绎区从中央向两侧扩展和延伸,并与中央显示装置融为一体,引导并连接整个大型演绎空间,在视觉上构造一个超250米的大跨度横向动态展示画卷。水上亭阁安装的全息成像装置为情景表演创造条件,舞台充分利用亭阁内部空间,通过投影全息成像技术,营造出人物、特效、图画故事浑然一体的精彩展演。亭阁表演内容通过编程与演绎系统联动,在故事构造和画面展示上与水舞灯光秀融为一体,丰富整体画面层次与内容[3]

再如美国迪士尼公园与导演卡梅隆联手,以电影《阿凡达》为背景,利用全息裸眼3D技术打造了一个“潘多拉-阿凡达世界”。整个情境以“潘朵拉星”为蓝图,一一还原了电影中的经典画面,其中有演员扮演潘多拉星人与游客互动,为他们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感官体验。

综上,全息裸眼3D技术的应用,能够将舞台表演与户外大环境相融合,打造沉浸式艺术效果,同时也可以吸引观众进入一个逼真立体的空间,获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4]

四、全息裸眼3D技术在舞台艺术创作上的基本思路

全息裸眼3D技术再舞台上的应用逐渐广泛,正确的创作思路是作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思考,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技术,其本质是使用科技手段进行艺术创作,艺术表现方法对创作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使用全息裸眼3D技术在会展舞台上进行艺术创作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有一定的差异性,全息裸眼3D技术创作过程中,创作流程、创作元素、设计思维、团队管理都影响到艺术表现效果,需要创作者突破传统传统艺术创作思维,以新的创作思维和艺术表现方法进行创作。

在互联网和数字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全息裸眼3D舞台中技术与艺术融合发展的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可用于艺术创作,艺术与科技结合方式趋向多样化发展。创作技术手段与创作思维相互影响并演化发展,新的创作思维和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出现,传统的创作载体、传播媒介、创作环境等内容的不断被融入创作本身。

结束语

总之,全息裸眼3D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舞台舞美的设计,并形成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吸引人们的眼球和关注,通过良好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思维,可提高舞台艺术水平。随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未来舞台艺术的发展中,透明互动全息投影、360度互动全息投影、全息舞台等新技术在舞台剧院等场所的应用会逐渐推广,并营造出更加震撼、逼真、互动的舞台效果,从而推动艺术创作的繁荣,为人们呈现更高品质的舞台艺术。

参考文献

[1]陈佳.WFS 3D全息声技术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9,(08):110-111.

[2]周璟瑜,黄钺,周荣庭.戏曲舞台3D特效的设计、制作及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7,(03):17-18.

[3]顾玲玉,郑斌,周荣庭.戏曲舞台布景3D数字化制作技术和实践研究[J].人文天下,2016,(17):74-77.

[4]周慧.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前行——3D全息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创作、演出感悟谈[J].黄梅戏艺术,2012,(01):3-5.

基金项目:2022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NSKQN22-109

三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全息裸眼3D互动舞台展示系统研究(USYYB22-09);

          2021年三亚市高校及医疗机构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全息裸眼3D互动舞台展示系统研究(2021GXYL57

 

作者简介:

焦彦柱(1988-)男,湖北荆州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

(三亚学院 国际设计学院,海南省省三亚市 邮编572000

 

陈琳(1978-女,河南开封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三亚学院 国际设计学院,海南省省三亚市 邮编572000

 

 

梁志勇(1985-)男,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实验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图像处理。(三亚学院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海南省省三亚市 邮编5720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