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中立德树人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

期刊: 创新科技研究 DOI: PDF下载

李政

张家界学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中立德树人的风险防范及对策。通过分析网络谣言、网络欺凌、隐私泄露等网络道德问题,揭示了网络空间中道德建设的现状和挑战。本文提出了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完善网络监管机制、提升社会各界参与度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对策,以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促进网络空间的和谐与安全。研究表明,这些措施有助于应对网络道德问题,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为未来的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网络空间,立德树人,道德建设,风险防范

正文

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青年项目“开源数据挖掘对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伦理研究”(21YBQ122)的阶段性成果;

张家界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新形势下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风险防范及应对机制”(zjjskl2024020)成果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社交媒体、在线购物到电子学习和远程工作,网络空间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的道德体系。然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也带来了诸多道德问题,例如网络谣言、网络欺凌、隐私泄露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立德树人是指通过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使其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网络空间作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必须在其中加强道德教育,使青少年能够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1.2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中立德树人的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通过对当前网络道德现状的分析,揭示立德树人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对策,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进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2 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现状

2.1 网络道德问题概述

在当今的网络空间中,网络谣言、网络欺凌和隐私泄露等道德问题层出不穷。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经常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例如,某些未经证实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可能会导致公众的误解和错误行为。网络欺凌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青少年中间,网络欺凌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心理伤害,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此外,隐私泄露问题也日益严重,用户的个人信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收集、使用和出售,使得个人隐私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网络道德的缺失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显著。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空间中的不良信息和行为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青少年在网络上接触到不良信息后,可能会模仿这些行为,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实施不道德的行为。这不仅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利,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威胁。

2.2 立德树人在网络道德建设中的现状

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学校和社会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立德树人工作。学校通过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组织网络道德讲座和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例如,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空间的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网络道德建设,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倡导文明上网和道德行为。

然而,当前的网络道德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学校的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多课程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网络使用情况进行教育。其次,社会对网络道德教育的关注和投入还不够,许多家庭和社区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教育的覆盖面和效果有限。此外,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在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也有待加强,现有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还不能完全应对网络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立德树人过程中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3.1 网络道德建设中的风险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风险,尤其是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这些风险更加显著。首先,网络空间的不良信息传播风险是当前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一大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各种不良信息可以迅速传播,这些信息不仅包括谣言和虚假消息,还包括暴力、色情等有害内容。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观念的形成。例如,某些青少年在接触到网络暴力视频后,可能会模仿其中的不良行为,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暴力行为。此外,虚假信息的泛滥也会导致青少年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降低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判断力。

其次,网络互动中的道德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网络互动中,用户之间的交流往往缺乏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约束,导致一些人在网络上表现出不道德的行为。例如,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现象屡见不鲜,许多青少年成为这些不良行为的受害者或实施者。网络欺凌不仅对受害者造成心理伤害,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严重者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此外,网络互动中的道德风险还包括隐私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侵害了个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和谐秩序。

3.2 立德树人面临的挑战

在网络时代,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面临着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挑战。首先,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复杂性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但在网络时代,青少年接触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复杂。教师和家长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考虑到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采用更为灵活和多样的教育方式。此外,网络道德教育还需要结合青少年的实际网络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在网络道德课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让青少年了解网络道德问题的实际情况和解决方法,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的特殊性也是立德树人面临的一大挑战。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判断力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网络空间中,青少年往往表现出高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所吸引。此外,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时间较长,网络互动频繁,使得他们在网络空间中面临更多的道德风险。例如,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容易沉迷,忽视了学业和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交媒体上,他们容易受到网络暴力和欺凌的影响,导致心理压力和行为失范。

面对这些挑战,立德树人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首先,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组织网络道德讲座和活动,帮助青少年了解网络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法。例如,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空间的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网络道德建设,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倡导文明上网和道德行为。

其次,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信息,维护网络空间的和谐和安全。例如,网络平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过滤和屏蔽有害内容,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网络行为,严厉打击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不良行为,维护网络空间的道德秩序。

最后,家庭在网络道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应关注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例如,家长可以与青少年一起制定网络使用规则,限制他们的上网时间,监督他们的网络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同时,家长还应以身作则,在网络空间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成为青少年的榜样。

4 立德树人风险防范及对策

4.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加强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首先,学校教育应设计和实施系统的网络道德课程。这些课程应涵盖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网络礼仪、网络安全和信息鉴别能力等内容,帮助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规范。例如,某中学推出了一系列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包括网络安全讲座、网络道德讨论会和网络文明行为比赛等活动。这些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还帮助他们掌握了在网络空间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课程实施后,该中学学生的网络不良行为显著减少,网络道德素养显著提升。

家庭教育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制定网络使用规则、监督上网时间和内容,以及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有益的网络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通过家庭的正确引导,孩子能够在网络空间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4.2 完善网络监管机制

网络平台在网络道德建设中负有重要的道德监管职责。平台应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过滤和屏蔽不良信息,保护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的网络安全。例如,平台可以建立内容审核机制,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和管理,及时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

政府对网络内容的监管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规范网络行为,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例如,某政府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网络内容监管措施,包括设立网络警察、开展网络巡查、举报有奖等。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净化了网络环境,保护了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4.3 提升社会各界的参与度

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对于网络道德建设同样至关重要。社会组织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各种网络道德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网络道德意识。例如,某公益组织发起了“网络文明行动”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片、举办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宣传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网络文明行为的规范。活动期间,参与人数众多,社会反响热烈,公众的网络道德意识显著提高。

公共宣传和社会舆论也在网络道德建设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媒体报道、专家访谈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可以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倡导文明上网和道德行为。舆论的引导不仅可以提高公众的网络道德意识,还可以形成社会共识,共同推动网络道德建设。

4.4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现有的网络道德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对规范网络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有些法律条款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有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不够,无法有效遏制不良网络行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网络道德法律体系,制定更为具体和明确的法律条款,加强法律的实施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借鉴某国在网络道德法律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完善我国的网络道德法律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例如,该国通过制定《网络道德法》,明确了网络行为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责任,建立了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和违法行为举报机制。法律实施后,该国的网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网络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现状的分析,揭示了立德树人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研究表明,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完善网络监管机制、提升社会各界的参与度以及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有效应对网络道德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促进网络空间的和谐与安全,确保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未来,进一步深化网络道德教育和管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构建更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杜培楠.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2.DOI:10.27398/d.cnki.gxalu.2022.000394.

[2]刘云鹏.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22.DOI:10.27327/d.cnki.gshnu.2022.000692.

[3]郑卓.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DOI:10.27011/d.cnki.gdbsu.2022.000192.

通讯作者: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欧重香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