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的系统性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正文
1 引言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国际化社会中,高职学生需要具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也能提升他们在全球化市场中的竞争力。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英语教育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不足,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亟待提升。本文将系统性研究高职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为高职英语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对当前高职英语教育现状的分析,识别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培养策略。
2 高职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分析
2.1 当前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通常侧重于实用英语能力的培养,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相对薄弱。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计主要关注语言技能的提升,如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然而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没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安排。这种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但在跨文化情境中的交流效果不佳,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亟待提升。
2.2 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
通过对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存在一定的障碍。首先,学生普遍缺乏对其他文化的基本知识,这使得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其次,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不足,难以在交流中正确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文化背景和行为方式。此外,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信心也较为欠缺,面对陌生的文化情境时容易感到紧张和不安。这些问题表明,目前高职院校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2.3 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
影响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差异、教育资源的不足以及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等。首先,文化差异是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交流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在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其次,教育资源的不足限制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许多高职院校缺乏专门的跨文化教育教材和教学资源,无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跨文化交际训练。最后,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也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重要影响,许多英语教师缺乏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难以在教学中有效指导学生。因此,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改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高职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融入跨文化内容的课程设计
在英语课程中融入跨文化内容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首要策略。通过增加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教材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例如,可以在课程中设置跨文化交际模块,涵盖全球主要文化的基本知识、礼仪规范和交流习惯。此外,课程内容还可以包括对跨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在理论上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课程更加生动和有效,可以通过模拟跨文化交际情景进行课堂演练。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文化交际的模拟场景,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中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实际的对话和交流。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敏感性和自信心。此外,还可以邀请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教师或专家来校讲课,通过直接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跨文化环境中学习和体验。
3.2 丰富教学方法,提升跨文化敏感性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跨文化敏感性的有效途径。传统的讲授法虽然可以传授大量的文化知识,但学生在缺乏实际体验的情况下,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跨文化交流项目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和实践能力。
角色扮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模拟的跨文化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和礼仪规范。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跨文化商务谈判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来自不同国家的谈判代表,通过模拟谈判,体验和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技巧和策略。
情景模拟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堂上模拟跨文化交流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例如,可以模拟一个国际会议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通过模拟会议,学习和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和策略。
跨文化交流项目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的跨文化交流机会。例如,组织学生与国外高校的学生进行在线交流,通过视频会议、邮件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提高其交际能力。这种实际的交流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敏感性和自信心。
3.3 提升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
教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其跨文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通过教师培训、跨文化交流研讨会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是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策略。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跨文化培训,提升他们的跨文化知识和教学技能。例如,可以邀请具有丰富跨文化交际经验的专家来校讲座和培训,分享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实际经验和体会。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的跨文化交流研讨会,通过与其他高校的教师交流和学习,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参与实际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他们的跨文化实践经验。例如,可以安排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项目或短期访学活动,通过实际的跨文化交流,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水平。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将他们在实际交流中获得的经验和体会带入课堂,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3.4 创建跨文化交流平台
创建跨文化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机会,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伴进行交流,实地感受和学习不同文化。例如,可以与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使其在实际交流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创建以下几种跨文化交流平台:
在校内成立跨文化俱乐部,定期举办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可以组织文化节、语言角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不同文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伴进行交流,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到国外高校进行短期交流学习,通过实际的跨文化交流,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实际的交流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敏感性和自信心。
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学生与国外学生进行在线跨文化交流。例如,可以通过视频会议、邮件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提高其交际能力。此案例表明,在线交流也是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4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跨文化交流项目
某高职院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了一项跨文化交流项目,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短期交流学习,使其在真实的跨文化环境中锻炼交际能力。具体而言,该项目安排学生到合作高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和生活。在这一个月内,学生不仅参加了当地的英语课程,还与当地学生共同参与了各种课外活动,如文化交流座谈会、联合项目合作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伴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项目结束后,学校对参与学生进行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评,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跨文化意识、文化敏感性和交际技巧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他们不仅增强了英语口语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处理跨文化误解和冲突。此案例充分证明了跨文化交流项目在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4.2 案例二:跨文化俱乐部
为了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机会,某高职院校成立了跨文化俱乐部,并定期举办各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俱乐部旨在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平台,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和体验不同文化。
俱乐部的主要活动包括文化节、语言角和跨文化讲座等。文化节每年举办一次,展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通过美食、音乐、舞蹈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语言角则是俱乐部的常设活动,每周举办一次,邀请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参与,学生们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语言交流和文化探讨。此外,俱乐部还定期邀请具有丰富跨文化经验的专家和学者举办讲座,分享他们的跨文化交流经历和心得。
这些活动的举办,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许多关于不同文化的知识,并在实际交流中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参与俱乐部活动的学生表示,通过文化节,他们了解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文化知识;通过语言角,他们在实际交流中提升了英语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技巧;通过跨文化讲座,他们开阔了眼界,学会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
跨文化俱乐部的成功运行,充分说明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跨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增强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通过对高职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的系统性研究,本文提出了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培训和交流平台等方面的具体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在课程设计方面,强调了融入跨文化内容的重要性,通过增加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教材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跨文化交流项目,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和实际交际能力。在教师培训方面,建议通过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最后,通过创建跨文化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机会,实地感受和学习不同文化。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系统性地提升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2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些策略,以及如何在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中实施。不同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和应用这些策略,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此外,还可以研究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在线交流平台,提供更多样化和沉浸式的跨文化交际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探索将为高职英语教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永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J].外语界,2014,(04):80-88.
[2]韩晓蕙.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以高校英语教师为考察维度[J].外语学刊,2014,(03):106-110.DOI:10.16263/j.cnki.23-1071/h.2014.03.030.
[3]叶玲,章国英,姚艳丹.“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7,(03):3-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