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李楠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第五小学 334599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面对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特点,我们仍需不断思考并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持续关注教育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开展策略

正文


小学数学应教的基本内容

1应教数学知识本质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传授数学知识本质,带领学生全面认识数学学科,系统性掌握学科知识。这也要求教师可以从宏观角度看待学科知识,明确不同章节知识的前后联系,提高课堂教学知识的衔接性。在进行数学理论教学时,教师也不能直接使用灌输式教学法,而要带领学生探索数学原理、数学公式等内容的推导过程,从本质上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改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2应教数学基本结构

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教学时,应该带领学生认识数学学科知识,厘清数学知识框架。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层次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重新整合学科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直观展现学科知识,梳理数学基本结构。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主要分为代数、几何等,教师可以沿着不同维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科教学效果。

3应教数学基本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还要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特别是当前不少教师在课堂中侧重于知识与技能教学,同时课堂教学方法也比较僵硬,导致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教学,无法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灵活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就要积极摆脱当前教学困境,设计一些开放性教学任务,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二、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开展策略

1突出概念教学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充分应用体验式教学,教师首先要明确概念教学的基本特点以及方式,为后续在课堂上开展体验式教学做好铺垫。学习任何课程都离不开基本概念的支撑,教师只有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巩固,才能使后续的实践学习更加流畅。

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材由分食品的生活化案例引入知识,用切割成几份的直观方式来表示分数的含义。在学习分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首先要使学生充分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构成、分数各部分构成分别有什么含义、分数的写法与读法等。从通俗易懂的概念教学出发,带领学生逐渐深入学习,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能突出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让数学学习更有目标性。在教学中强调数学基本概念,从概念的角度拓展知识,有利于教师把握学习进度,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内容。针对后续的体验式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下的学习反馈,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以优化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方向始终正确、清晰。

2设计开放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只有一种固定的解法,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尝试得出不同的解答途径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提升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内容后,给学生设计了开放性的数学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并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题目是假设你的朋友正在装饰房间,她需要铺地板,她打算使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瓷砖她的房间长6米,宽4米她想知道需要多少块瓷砖才能够铺满整个房间如何帮助她计算瓷砖的数量呢?本题考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长乘以宽,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边长的平方学生可以通过将给定的房间尺寸代入公式,计算出房间的面积,从而确定所需瓷砖的数量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摆脱单一的计算式,开始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创造思维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学会合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入开放问题的练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应当重视课堂导入环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实施,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元素,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教师在进行克、千克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方法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效实现课堂导入环节的优化提升。本节课教学课程旨在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重量计量单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和量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物品和兴趣倾向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比如,教师可以准备电子秤,引导学生对身边常见物品如笔袋、帽子等物品进行称量,通过真实物品和称量过程进行小型物体的认识感悟。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物如鲨鱼、老虎等进行大型物体重量的认识。对于以吨为单位的物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方法模拟演绎恐龙、奥特曼等虚拟大型重量物品进行讲解,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符合小学生兴趣特点和日常生活认知的条件下进行学习提升,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有效实现课堂导入环节的优化发展。

3、构建评价体系

1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首先,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评价体系需要明确反映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定位,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其次,评价体系应当具备多元化和灵活性,能够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教学特点,不断完善和调整评价方式和内容。最后,评价体系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教师参与和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有效的评价反馈和专业成长空间。在具体构建框架方面,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学科知识与能力评价、学习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习方法与策略评价、学习成长与发展评价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立体、多维的评价框架,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和成长。同时,评价体系的内部要素还应当包括定期的评价周期、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及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以确保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工具与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工具与方法的选择对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在评价工具方面,可以采用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项目作品、学科竞赛等多种评价手段,以全面、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在评价方法方面,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成绩评价、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趋势。同时,评价工具与方法的选择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生群体,可以灵活选择和组合评价工具和方法,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此外,评价工具与方法的设计还应当注重科学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偏见和片面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蔺文颖. 小学数学中年级段教学策略思考[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5):982.

[2] 陈国能. 浅析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 考试周刊,2021(57):59-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