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智慧健康养老教学开展策略
摘要
关键词
中职;智慧健康养老;教学开展策略
正文
一、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课程建设价值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对于综合素质的需求与一般的专业不同,以老年人为主体,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技能,同时具备“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国传统美德。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各种情况下的交际能力,并借此提升学生与老年人、老年人的家属、同行的良好沟通能力。中职智慧健康养老课程在课程开发方式、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相脱离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德育”课程的培育目标不明确,“德育”课程的生成途径不畅通。为此,将“德育”纳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对智慧健康养老教学进行改革,需要注重德育与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拥有良好道德素养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型人才。为此,课程组基于现有的研究,提出了对该课程的改革,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核心,确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构建了一种新的育人模式和标准,从而改进了该课程的当前教学状况,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中职智慧健康养老教学开展策略
1、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课程应包括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涵盖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和功能障碍,以及相应的康复方法和策略。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疾病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康复护理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在课程中,应介绍智能康复设备的原理、分类和应用。学生需要理解各种设备如何协助老年人康复训练,例如智能步态分析仪、智能健身器材等。这涉及到医学、工程技术和信息科学的交叉领域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老年人的康复需求和挑战。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同时考虑智能康复设备的应用。这要求学生将医学、工程技术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实现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课程设计还应强调跨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形式,学生可以与医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等背景的同学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康复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2、深化教学改革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尤为需要那些怀揣深厚爱国情怀、怀揣远大职业理想、具备丰富多元实践能力以及扎实专业知识储备的杰出人才。因此,“三元催化”的培养模式是必要的。“一元”是指利用思政课程的机会,强化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增强中职学生从事养老事业的荣誉感、自信心。养老服务和管理不是一件单纯的服侍人的工作,它是一项关系到老年人生存、健康和社会福祉的宏伟事业,要改变学生们的思维定势,让他们对老年人智慧健康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自豪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必不可少的事业。将专业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同个人的理想和社会责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承载着正确的职业观与使命感。“第二元”则是强调对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加入案例模拟、实训室实习、定期的校外岗位实习、专业创新创业竞赛等环节,对校外的真实工作岗位进行全面的模拟,从而大大减少学生在岗位上的学习时间,提高他们的上岗率。“第三元”是对未知能力的开发,是对职业发展的一种综合能力的补充,更好地满足“X”证书的获取条件,尽管这些能力无法在学校里完成,但是相应的能力储备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互联网+养老”相关的云计算平台、无线探测、移动护理等新兴的应用科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与实践中,并把教学管理延伸到学生毕业就业之后,通过对毕业生的实际工作的反馈,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正。
3、引入三老理念
在中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中,应切实实施“三老”育人模式,作为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从而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关怀和专业技能的养老服务人才。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老吾老”“人之老”和“吾即老”为主题,层层递进,全面提升学生的养老服务能力。
老吾老:“老吾老”体现孝道之本,学生自发欲助老人减轻痛苦、提升舒适度与健康水平,这要求学生精通专业核心技能。教学中,教师讲解示范核心技能,学生则学习并反复训练,以扎实技能为老人提供专业照护。
人之老:“人之老”弘扬孝道,要求学生在专业照护老人基础上,关爱他们,让照护既有质量又有温度。教学中结合案例讨论与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老人,讨论并实施照护方案。注重沟通和人文关怀,分享体验,互评,教师提供改进建议,确保照护服务既优质又温馨。
吾即老:“吾即老”是“孝”的升华,要求学生换位思考晚年生活,为老人提供全面照护以提升其生活质量。教学采用沉浸式模拟,学生课前采集老人案例;课上穿戴模拟装置扮演老人,小组讨论照护方案并扮演不同角色完成任务。任务后分享感受,他组评价并提出建议。课后汇总方案并反馈,小组反思改进。
“三老”育人模式在中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中,不仅传授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这种模式通过三个阶段的递进式教学,让学生深度参与,亲身体验,从而为未来的养老服务行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4、构建以赛促学
构建以赛促学的机制是提升中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第一,通过比赛促进学习。可以通过多层面、系统化的技能比赛活动,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充分考虑到技能大赛中的竞赛项目,及时将课程设置与各项赛事相结合,并注意将活动的有关内容尽量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并坚持循环参赛,逐步推进。
第二,通过比赛促进教学。以专业化为基础,组建高质量的职业技能竞赛辅导队伍。原则上,按照不同级别的比赛规则,组织相关专业的老师,组成一支由教学和竞赛经验丰富的教练队伍,并在日常教学和竞赛项目等领域进行专门的培训和研究,为竞赛积累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第三,比赛促进训练。针对智慧健康养老专业的特点,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技能竞赛训练办法,不断加强“育训合一”的教学模式,促进“带教教师”的师资队伍,在职业比赛中充分发挥“练兵”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养老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具备专业技能和深厚人文关怀的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行业的变革。因此,中职智慧健康养老专业的教师应积极探索并实践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将跨学科融合、教学改革、三老理念以及以赛促学等策略有机结合起来,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丽丽. 智慧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同行,2020(4):58-60.
[2] 董方正. 中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教学策略[J]. 科学咨询,2024(3):5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