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的探讨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刘秀张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 邮编:547000

摘要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尽管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在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并获得了空前的关注。特别是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人工智能的实践应用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为课程教学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人工智能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小学信息科技的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通过智能化的教学工具和平台,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科技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小学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教育

正文


前言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入到了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学生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便利和体验。在校园内,学生们可以通过智能教学系统,以更高效的方式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不仅包括使用智慧黑板和体验未来教室上课的创新教学方式,还包括智能广播系统、校园智能灌溉系统以及楼道声控灯等智能设施的应用,这些都在无形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仍然相对片面。因此,在信息科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们应当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信息科技课程与人工智能教育

进入21世纪,我国信息科技教育迎来了显著的革新。特别是对于3至6年级的小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开设成为了一项重要举措。这一课程不仅旨在向学生们展示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更着力于引导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处理、分析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而且也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揭示了信息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通过模拟人的思维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人工智能能够处理一些人力难以胜任的复杂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并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将人工智能教育全面融入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科技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热情。这对于培养具备信息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二、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的探讨

1.引入人工智能,改变教学方式

在人工智能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个性化和灵活。这种教学模式赋予了教师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互动。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进行细致的数据分析,从而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如今流行的“AI”系统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它不仅能基于过去的经验,还能预测未来的学习成果,为每位学生量身打造独特的学习体验。人工智能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使之更加高效和个性化。

以《认识计算机》这一课程为例,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先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了解计算机吗?你们知道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接着,在课堂上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计算机,并认识其基本组成。通过人工智能,教师可以清晰地展示计算机的各个硬件部分,如主板、CPU、硬盘、显示器等,让学生在视觉上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物或图片,详细解释每个硬件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在展示显示器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显示器是电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显示电脑上的各种程序和信息。此外,人工智能还允许学生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互动。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计算机可以通过模拟三维空间向其介绍相关信息。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信息科技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实践性。

2.组织小组讨论,通过案例辨析正确理解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结合现实案例,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科学地理解并看待这一关系。

在引导小学生理性看待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首先从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案例入手,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无人驾驶汽车和公交车。这些实际案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围绕这些案例,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可以提问:“无人驾驶公交车的出现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出行?”、“如果无人驾驶公交车普及到我们的城市,你会选择乘坐吗?为什么?”、“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你认为司机这个职业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或机遇?”以及“如果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意外,你认为责任应该如何划分?”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将开始深入思考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实际影响。在讨论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其初衷是为了帮助人类解决问题、提高生活品质,而不是替代人类。

3.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构建小学编程课程体系

在小学阶段的信息科技教育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与操作能力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一要求旨在使学生能够紧跟科技时代的步伐,掌握基本的编程知识,提升他们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小学阶段,随着编程教育的深入推进,孩子们的编程思维在持续的编程训练中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编程领域的成长,更能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条理化地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和能力,我们需要引入适合他们学习的编程平台,并逐步构建完善的编程课程体系。

以语音识别教学为例,老师在编程实践环节精心设计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编写一个能够询问时间的程序。当孩子们完成这个程序后,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当前的语音小助手只能识别单一的语音指令,功能相对有限。这时,老师适时地指导学生运用“包含”语句来增强小助手的智能性,使其能够更灵活地响应多种语音指令。此外,老师还鼓励孩子们为小助手添加更多实用的功能,如播放音乐和停止音乐等。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编写更复杂的程序,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语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具备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显得尤为珍贵。为此,教师务必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教育变革,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努力将他们塑造成为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位文远.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368-369.

[2]张婷婷.人工智能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0(5):134-135,142.

[3]段东辉.浅谈信息技术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202):124-12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