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年级;作业设计策略
正文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1、作业形式单一化
囿于考试的压力,“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与提升考试成绩”成为许多教师作业设计的目标。因而,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主要以抄写、做习题册等形式的书面作业为主,较少有口头、听力作业,基本没有拓展型、实践型等类型的作业,即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一种机械化完成作业的思维惯性,学习热情减弱,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作业内容重复性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纵深推进,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发生转变,诸多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来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大量内容重复的作业,希望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但是这类作业较为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既占用了学生过多的时间,也加大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语文学习的兴趣及作业完成的质量也会降低,从而造成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
3、作业布置“一刀切”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虽有许多教师根据政策要求减少了作业量,但仍有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即班级所有学生的作业相同,难度一致,缺乏层次性。不可置否,该类作业布置方式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1、夯实学生基础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读书人,对读书的重要性作过阐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为此,教师应在作业形式上进行改革,在“读”的基础上,把阅读列为语文作业的关键,使他们在读书中积累知识,开阔眼界,遨游在文学的大海中,感受到文学世界中特有的美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实他们的心灵。
以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为例,老师可根据课文中的人文和语言元素,确定这一单元的重点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能力。在《景阳冈》中,作者通过对武松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好胜心,一种刚直不阿,不拘一格的性格,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水浒传》其它章回中武松出现过几次,要求学生读《水浒传》,补全武松的性格图谱,理清他与其它角色的关系”;“读”,把语言作业和整本书相结合,打破传统作业多、内容单一的局面,使学生通过“读”,积累历史常识,提高文学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用整本书来画人物形象图,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题海”策略的做法,学生们在完成作业时,会有很大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把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转移到语文课堂上,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2、凸显学生主体
语文作业设计的主体性语文作业设计的活动指向是小学生,需要学生在课下活动中独立完成,因而语文作业设计需要具有较高的主体性,不仅借助趣味元素有效吸引小学生参与其中,还要推动小学生成为语文作业任务的活动主体。教师提升语文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诱导性与可行性,不仅能够为小学生所接受与完成,还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实训化认知,帮助小学生有所积累,切实践行“双减”政策要求。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军神》的作业设计中,由于课文内容为小学生展示了“军神刘伯承”在不打麻醉剂的情况下接受外科手术的感人故事,而且,小学生都有去医院打针的“痛苦经历”,因而他们都能够想象到“七十二刀”的极端痛苦。这样,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读后感”作为作业探究内容,以此推动学生去积极研读课文内容、主动思考中心思想、自觉悦纳思想教育。而且,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在第二天将个人的读后感进行大声朗读活动,既展示小学生的文本信息处理成果,也展示小学生的探究深度与思维广度,更实现小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相互教育。由此可见,小学生能够在文本信息处理中成为探究主体,也能够在自主议论、抒发情感中展示个性、表现自我。因此,学生在语文作业活动中真正成为探究主人,在研读文本、归纳思想、提炼主题、积累信息、形成素材、展示自我中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展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3、增强学习体验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制订方案,使学生在作业引导下获得个性成长。语文学科是以积累为特点的学科,只有通过“厚积”的过程才能达到“薄发”的效果。而这种能力不能简单地通过“题海战术”得到有效锻炼。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日积月累,而作业的优化设计能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使其通过完成作业实现语言感悟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作业设计要围绕语感的培养而展开,要促使学生在长期的累积中提升语感。
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为例,教师可制订一份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民间故事的作业清单。第一,关注故事人物;在书籍中找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尝试提出一个与该人物有关的疑问。第二,聚焦故事情节;尝试分析故事梗概,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书的大致情节。第三,分析故事内涵;通过讨论学习的方式尝试提炼该书要表达的主题。第四,建立生活联系。引导学生回忆是否阅读过类似的故事,是否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事情等。教师通过作业清单,可以指引学生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完成,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能够完成知识的积累,有效解决学完忘完的问题,不断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4、优化评价形式
家庭作业的功能是巩固已有的知识。通过批改,老师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反映出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估时,不应采用“非对即错”的做法,而应更多地采用积极的表扬,把它当作一支“强心剂”,用来激励和引导学生有效地完成作业,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兴趣。适当的作业评估,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知识指引,能为师生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老师要善于用欣赏的目光来批改学生的功课,发现他们的作业中的亮点,并以激励的语言来激励他们。
比如,对那些平常写得很乱的同学,老师可以对那些写得还不太好的内容进行评语:“你近来的功课很好看,我很替你开心。”我相信你一定会坚持不懈,不断努力,达到更高的成就。对于一些比较粗心的同学,老师可以这样说:“这次的作业有点乱,但是别气馁,我是信任你的,你是非常聪明的,只要你肯下功夫,没有什么能难倒你的,继续努力吧!”对于有创造力且作业成绩一直很好的同学,老师可以给予这样的评语:“知识来自努力,努力来自于认真和努力。”每一次打开您的练习本,都是一种享受。老师打心眼里替你开心,相信认真努力的你,一定会让你的成绩更好。
三、结语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变“机械”的作业为“生动有趣”,变“无用”的作业为“有用”,变“单一”的作业为“分层”,变“单调”的作业为“协同”,变“碎片”化的知识为“整体”,创新作业设计,减负提质,让不同的人在语文上有不同的发展,让作业成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葛莹莹. 浅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 南北桥,2020(15):56.
[2] 韦榕梅.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期待创新[J]. 华夏教师,2020(1):6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