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挡土墙设计施工技术探讨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任文华

北京金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5

摘要

阐述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技术要求,针对地质条件要求,有针对性的完成挡墙的施工中的各项难点重点,探讨施工中核心,对挡土墙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挡土墙 施工 技术 工艺 流程

正文

引言:

挡土墙施工涉及土方开挖支护、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难点,需针对性的阐述研究。

1、工程概况

邯郸市复兴经济开发区LNG调峰储配站工程挡土墙工程采用扶壁式挡墙结构,总长206m,高9.91m,底宽6.5m,单面最大长度54.2m,基础埋深2.55m。挡土墙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500mm厚C30钢筋混凝土底板、8.56m高的C30钢筋混凝土墙体,墙体厚度为400mm。扶肋板下部宽为4.9m,顶宽为0.4m,高9.71m,厚度为0.6m,背面放坡1:0.505,单段挡土墙(10.84m~12.8m)含3块扶肋板,共计18段。

QQ图片20230530132548.png

2、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场地内无地表水体,未见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拟建建筑物及建筑材料腐蚀的影响。拟建场地勘探深度内所揭露的各岩土层为主要为耕土、第三纪晚期第四纪早期粉质粘土、及粘土,根据各岩土层的特征、时代、成因类型将该场地劫察范围内的土层分为5层。

3、施工布置

挡土墙施工道路结合现有场内道路进行布置,以现有施工场地临时道路为施工道路。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车,泵车泵送混凝土入仓,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供应。

4、施工工艺流程

挡土墙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图片1.png 

5、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

1)工作量大工期紧挡土墙长度206m,墙体高度为9.91m,涉及到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橡胶止水、PVC排水管、分缝板安装等作业,施工项目多,工作量大,工期紧。挡土墙每三米高浇筑一次,基础浇筑一次,共浇筑四次。分组进行,加快施工进度

2)高空作业墙体高度为9.91m,涉及高空作业项目多,对施工安全要求高严格按照高空作业施工安全规范,佩戴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3)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墙体第一层先浇筑基础混凝土,余下墙体三次每3m浇筑一次,安装难度大,要求高严格按照高空作业施工安全规范,佩戴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6、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设计方案:根据结构设计条件、基坑各部位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场地使用条件等不同情况,采用自然放坡+网喷护面,放坡级数为2级,土方开挖时预留20cm进行人工清槽。

图片2.png基坑开挖图

7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根据结构设计地质场地使用条件等不同情况,本工程划分为4个剖面支护。

1)基坑垂直深度为9.1m,设两级台阶,放坡坡率分别为1:0.5,支护段为临时性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

2)放坡、平台及翻边做法:坡面、平台及翻边挂钢板网,网片与土之间采用φ6U型卡固定,U型卡的间距以能固定网片为原则。坡面钉入Φ14钢筋摩擦钉,横向间距1.5m,插入土体内长度0.6m。钢板网外侧设纵、横向φ6加强筋,钢筋钉处设横、纵向加强筋,加强筋间距1.5m。加强筋与摩擦钉焊接。翻边外侧每间隔2.0m打入1根0.6m长Φ14钢筋钉,并横向设置一根Φ14加强筋与钢板网片连接。

3)面墙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度不小于50mm,可在坡面上垂直打入短钢筋,作为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采用22#火烧丝牢固绑扎钢板网,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

4)土方须按设计放坡级数分段开挖基坑坡脚应生根,防止坡底土层流失造成坍塌。本工程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根据实际情况可做适当调整。

8、挡土墙施工工艺

1总体施工方案

混凝土供应采用商品混凝土,包括混凝土运输车和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施工采用泵车泵送入仓,以厂区内新建施工便道作为场内施工道路。采取平仓铺料法浇筑,混凝土振捣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钢筋采用绑扎或直螺纹套筒连接,在施工现场钢筋厂加工成型运至工作面进行安装。模板使用木模板,墙体分四次浇筑,墙体第一层浇筑基础浇筑高度3m,第二次墙体浇筑3m,第三次浇筑3m,余下第四次2.11m。

2施工工艺流程

基底清理→混凝土垫层施工→测量放样→底板钢筋定位安装→预埋件安装→底板模板安装→工作面清碴、冲洗→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安装→工作面清碴、冲洗→墙身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工程验收。

3施工要点

1)仓面的准备

地基开挖完成后,及时整平,并覆盖10c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

2)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测量放样,确定钢筋绑扎和立模边线,并做好标记。

4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

钢筋的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堆放场位于加工厂内,需要加工的钢筋从堆放场由人工搬运至加工厂进行加工结构钢筋按设计图纸由技术人员进行配表,然后将配制好的钢筋下料加工表发到钢筋加工厂,钢筋加工厂根据钢筋配表将钢筋加工制作成型,成型后的钢筋按钢筋表编号绑扎成捆,并挂牌标示,以便作业队施工人员按设计图及钢筋配表施工。

根据施工条件,施工现场设置钢筋加工,切割机、弯曲机、断筋机、钢筋工配置完善。

2)钢筋安装

钢筋运输至施工现场工作面,编号有规律的堆放,按工艺要求安装并进行钢筋绑扎。

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大小、尺寸均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进行,其允许偏差控制在标准、规范要求的范围内。为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必要厚度,在钢筋和模板之间设置强度不小于结构设计强度的混凝土垫块,垫块中埋设铁丝与钢筋扎紧,互相错开,分散布置。

钢筋交叉点处用钢丝固定,使混凝土骨架牢固。在绑扎时应注意钢筋穿插顺序,使得就位后不发生变形移动。墙体钢筋绑扎后要校好垂直度,使其保证位置的正确、顺直立好模板后在对钢筋进行一次校正。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叉点均要绑扎。

5预埋件安装

伸缩缝、PVC排水管按设计要求施工,在分块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完成。止水带安装应加固,保证止水安装位置准确。PVC管的规格、数量、高程、平面位置均做到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求牢固可靠,由专业施工队施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保护,确保安装牢固,混凝土浇筑时不变位。

6模板设计

模板使用木模板。墙体木模板分块制作现场拼装,采用汽车吊吊装。墙体木模板平板为1830×915×15mm胶合板,次楞使用方木及方形钢管组合构件,竖向布置,构件截面尺寸为100mm×100mm,方木尺寸为50mm×10mm,竖肋水平间距不大于310mm;墙体模板主楞采用48×3mm双拼钢管,横向布置,竖向间距为400mm、515mmM14对拉螺杆,对拉螺栓横向间距为610m、760mmm。

QQ图片20230530132610.png挡土墙模板图

1)模板的制作

模板的制作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建筑物结构外形,其制作允许偏差应满足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模板在施工现场进行加工。

2)模板的安装

模板按照施工测量样点图进行安装,重要结构应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模板用M14穿墙螺栓对拉,用φ48*3mm管搭设安全平台。墙体分四次浇筑,墙体第一层浇筑基础浇筑高度3m,第二次墙体浇筑3m,第三次浇筑3m,余下第四次2.11m。扶肋板斜坡,随着墙体混凝土入仓逐渐加高,斜坡木模板逐层安装,以利于扶肋板混凝土入仓振捣。木模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全部加工完成,以便于浇筑过程中快速安装。在墙体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设置足够的固定设施,以防模板变形和倾覆,模板安装允许偏差按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控制。

7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入铺料

采用泵车泵送混凝土入。混凝土垫层同时使用刮板等工具修正找平,避免垫层出现起伏现象使用振捣器在垫层面上振捣,使骨料下沉,砂浆泛面,并注意整平,以便钢筋安装。采用平铺法浇筑,每次铺料厚不大于50cm。扶肋板斜坡木模随着入仓高度上升,逐层加高补模,以利于混凝土浇筑振捣同一仓混凝土连续浇筑,混凝土浇筑高度方向上升速度不得大于2m/h。

2)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泵送入模后,平均摊铺振捣密实,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的分布到砂浆较多处。

使用振捣振捣密实,振捣棒距模板有一定距离,并不触动钢筋及预埋件,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为准,避免过振。振捣移动距离不超过有效半径的1.5倍,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顺序依次,方向一致,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紧密,避免漏振。防止骨料分离,注意层间结合,加强振捣,确保连续浇筑,防止出现冷缝,浇筑过程中模板工和钢筋工要加强巡视维护,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在浇筑完混凝土后立即用原浆进行收面,不得另外铺砂浆洒水收面。

结论: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阐述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技术,运用目前市场常用施工材料,阐述施工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分析,为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将对后续类似混凝土挡土墙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