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王铸

沭阳如东实验小学 邮编:223600

摘要

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更加需要融入“育人”功能,小学音乐教师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音乐专长,开发一些具有学校及地方特色的音乐特色文化,成为学校具有独立性的特色课程。在一方面抓好现有音乐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另一方面加入音乐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充实,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开阔视野, 提高音乐素养,促进成长。


关键词

音乐教育;校本课程;学生成长;专业发展

正文


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是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要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具备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通过音乐教育这才是设立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校根据音乐教师音教师业特长,开发一些具有学校及地方特色的音乐特色文化,成为学校具有独立性的校本课程。在能够应用现有的音乐教材同时,融入自编的音乐校本教材,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创新能力,音乐学科素养得以提高。

一、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形成并优化学校办学特色综合形成独特的校风和办学传统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有利于教师专业技术的提高,个性特长的发挥,促进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生成,将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实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因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音乐教育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坚持原则,把握音乐校本课程的发展方向

1.以人为本、学生需要的原则

音乐校本课程的开设,首先必须考虑学生的自身情况,学生有没有兴趣和选择这一课程的学习期待。其次要考虑学校的人文环境和师资配备情况教育资源充实更能全部有效地运用在音乐校本课程中。学生在校本课程地学习中,身心健康发展,探究合作中,学校实现育人价值

2.重点突破、示范引领原则

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在对可操作性强的课程进行着大胆地尝试,在开发过程中,一定也会遇到很多困惑。因此我们将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梳理方法,突破工作重点和难点在熟悉的领域逐步培养一批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对已开发的校本教材和教学案例进行持续推广,让不同年级的音乐教师梯度性的进行实施。

3.整体推进、逐步完善原则

我校开发的音乐校本课程共有六门,分别有古筝、合唱、舞蹈、竖笛、尤克里里、口风琴。研发小组在编写时,要根据学段分别编写低段和中高段的音乐校本教材。在纲要编写、教材选择和实施推广等方面采取整体推进的方法进行。在研发和实施过程中,通过集体讨论,大胆创新,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深化课改理念。

4.生成积淀、不断发展原则

音乐校本课程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实施中,生成并延续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名片,以一种文化内涵根植于师生心间。在研发过程中,随着时代的节拍,不断地吸收新的内容,增加内容的容量和密度,在知识结构上更丰富、更创新、更多元化。

三、音乐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

1.音乐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

音乐校本课程教材是我校校本教材的其中一个艺术领域,音乐教师分为六个小组,对教师的资源和课外相关资料进行梳理整合,自主开发出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新编课程。它用图文形式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提供课程依据和参照。音乐教师在领导的带领和大力支持下,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书刊,教材编写力求创新,坚持知识性、趣味性、信息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我们遵循了“开发──实践──成果验收──反思──再开发”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打磨出开拓学生视野,符合学生兴趣发展的主题式音乐校本课程。

2. 制定音乐社团课授课计划

音乐辅导教师具有先进的课程理念,积极投身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纲要,指导和设计教学内容,要有比较完整的教学计划及活动安排组织教学活动,参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选修课活动、讲座等。我们坚持两个结合,即本校教师和校外专家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和求知欲望。

3.搭建舞台,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

我校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采取“自助餐”式,又像到“超市”购物一样,学生可以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们经常组织组织校内大型主题活动。如“红歌合唱大赛”、“艺术节三独比赛”、“六一儿童节”以及我校各种校园文化节主题活动,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舞台,让学生展个性,扬特长。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本地社会上举办的有意义的文娱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思。不论是社团活动还是舞台表演,教师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建立“育人”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把课程内容素材进行多元化处理,突出育人主题。

、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师生的成长

通过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教师们积极学习教育理论, 营造出了学习反思、教学科研的良好氛围, 激活了他们的研究意识、专业发展意识并促使自己从单一的教学组织者逐步向科研型教师转变音乐教师通过以美育人,以美优教,将“美”体现并融入音乐校本课程的教育活动之中使之提高学生音乐审美修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教学资源开发出另一片天地。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游子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结合合唱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及大单元整合的教学理念,有效整合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把六年级的《游子吟》合唱曲融入课堂。让学生通过齐唱、伴读、合唱,与音乐为伴,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母亲对儿子的不舍、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也用音乐的方式激发对经典古诗的热爱。

经过四年的音乐社团活动,学校已做到了有社团课程设置、有自编教材、有社团成果。社团学生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得优异的成绩,其中以舞蹈社团创编破茧成蝶《保护水母》荣获县一等奖;合唱社团编排了《启程》《黑猫警长》荣获县一等奖;古筝社团、口风琴社团多次在“小荷”艺术开幕式舞台表演,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陶行知先生在实践中积极推进创造教育的改革,他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创造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研发小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越来越成熟,成长之路凝聚着音乐教师的智慧与体悟。总之,结合着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的课内音乐活动和课外音乐活动肯定能开展得有声有色。借助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定能提高教师的美能力,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也更能体现音乐美的效益,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力补充,让广大学生在音乐校本课程文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吸取音乐的营养,获得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李珑.小学管乐社团的价值与管理策略[J].艺海,2019(10):162-163.

[2]王灿星.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调研[D].扬州大学,2019.(02):49-56.

[3]陈思璐.小学生音乐社团组织与管理的实证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7):249+2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