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析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陶任红

前坊镇中心学校 331712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对整本书阅读并没有提及, 在统编版教材中则作了具体安排,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发现整本书阅读对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具有更好的效果。本文将对整本书阅读的整体内涵与价值进行分析,并对语文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不仅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学会整合文本内容,培养理解能力。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选择阅读材料,做好阅读指导,传授阅读技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感受阅读的魅力。

一、整本书阅读的内涵

整本书阅读通过其深刻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探索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冲突。主题丰富多样,涵盖了友谊、爱情、背叛、成长和自我发现等方面。作者通过精湛的笔法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丰富而复杂的世界,使其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享受故事情节,更是反思和探索自身的情感和价值观。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这些不同的人生经历和选择在书中交织出一幅丰富多彩的人性画卷。通过对生活中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体验的揭示,读者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并且在书中的故事中汲取智慧,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

整本书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它通过丰富的主题和复杂的情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人性、价值观和情感认知的平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享受故事情节,更是通过角色的行动和决策,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促进情感智慧的培养。其次,整本书阅读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都具有启发性。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刻画丰富多维的角色,并且通过对话和行为展示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冲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都有积极的影响。再次,整本书阅读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于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思考。通过理解故事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脉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并且将其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拓展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最后,整本书阅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故事情节、人物行为和主题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和论证的水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及其背后的思想意义。总的来说,整本书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更在于能够引发学生对于自我、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情感智慧、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帮助。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认知水平为依据,在课前确定合适的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的选择是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合适的书目选择则是学生轻松、顺利、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前提和基础,能够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产生决定性作用。结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在课前选择阅读书目时需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主要依据,选择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书目,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的基础上,保证学生能凭借现有的认知来理解文本主题与内涵。以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所选课文《骑鹅旅行记》的原作《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为例。这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故事,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且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该童话作品讲述的是十四岁小男孩尼尔斯骑在鹅背上周游各地的故事,尼尔斯因为捉弄小精灵而被变成了拇指大小的小人,为了不让家中的雄鹅跟着大雁飞走而紧紧抱住鹅脖子,却还是被雄鹅带上高空开始了一段长达八个月的旅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尼尔斯在这八个月里所见、所闻的事物和所经历的故事,作者用新颖灵活又幽默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图画与一个个生动故事。无论是从故事主题还是故事内容来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都是一本符合小学认知水平的书籍,教师可以选择围绕这本书来设计与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

(二)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依据,在课中架设合适的阅读情境

小学生普遍有着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但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的不足也让他们在阅读书籍时难以准确理解主人公的言行,也难以准确感知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适的阅读情境的方式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强学生的多感官刺激,实现沉浸式阅读,帮助学生实现对故事主题与内涵的准确感知。因此,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先完成情境架设。以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童年》为例。教材中这一个教学模块的主题是“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推荐的书籍《童年》也是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的童年故事。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因父亲病逝而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后,在外祖父家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从阿廖沙三岁时父亲病逝来到外祖父家开始讲起,一直到阿廖沙十岁时母亲病逝被外祖父赶出家门独自谋生。故事的整体基调充满伤痛,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真切感知到当时沙俄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以及主人公身上的热望与坚强,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影视片段的方式构建一个与故事情感基调相符的阅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包括视觉、听觉在内的多重感官,借真实感受来深化学生对故事主题与内涵的认知。

(三)以文本主题内容为依据,在课中设置合适的阅读任务

整本书阅读教学强调对学生整本书阅读习惯的养成和整本书阅读经验的积累,是一种指向学生高阶思维与高阶思维活动的阅读行为。在设计与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尤其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从浅层阅读到深层阅读的过渡。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西游记》为例。教材中这一教学模块的主题是“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西游记》就是我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从孙悟空的出世讲起,主要讲述了师徒四人与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又得以成圣的故事。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阅读的《西游记》通常都是简化版本,阅读的重点主要在于故事内容,在预读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阅读任务,即“借助目录来绘制师徒四人与白龙马的取经路线图”。在通读阶段,设置阅读任务“制定一份阅读计划表,按照规划好的时间来展开阅读;概括书中各章回故事的大概内容,记录阅读时的感受;为书中各章会出现的主要人物制作身份卡,其中包含人物姓名、个性与经历”。教师设置阅读任务,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阅读进度的把控,还可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调动,帮助学生实现深度阅读与思考。

结束语

可见,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明确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并采取相应策略帮助小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技巧,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小学生会阅读、爱上阅读,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小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曾会珍.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J]. 科教文汇, 2022, (13): 118-121.

[2]胡杨梅.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西部素质教育, 2022, 8 (11): 187-189.

[3]冶粉平.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J]. 华夏教师, 2022, (16): 76-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