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构建高效课堂成为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原则之一。在读写结合理念下,教师应将阅读和写作融合起来,转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方式,设计多样化的读写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先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再论述读写结合理念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读写能力有待提升
读写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但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不够均衡。由于识字量和理解能力有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阅读障碍,这直接影响了其阅读进度和理解深度。在写作方面,大部分学生存在畏难心理,一提起写作常常无话可写,书面表达能力不强,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新意和真情实感。
(二)课堂教学方式陈旧
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在阅读教学中以讲述为主,以讲代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感悟和阅读积累,导致学生阅读量小,阅读不够深刻。同时,部分教师也忽视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没有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割裂为两个独立的模块进行单独教学,影响了语文学习的系统性,也造成了读写资源的浪费。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衔接阅读与写作教学
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方面具备显著的功效,思维导图具备清晰、直观的逻辑思维结构,能够呈现出文章的逻辑层次,同时,思维导图中所展现的内容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在核心素养环境下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将写作与阅读进行深层次整合,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期间能够做到有效融通互动。比如,在讲解《穷人》的过程中,教师便可借助思维导图,将文章的主体结构进行一一罗列、整理,展现,让学生在完成阅读学习之后尝试将思维导图中空缺的部分补全,比如,教师可提前将文章的主体结构,例如“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女主人焦虑等待男主人出海捕鱼的回归,联想到邻居一家悲惨的遭遇,不免对丈夫心生焦虑,在此情况下,敲开邻居家门,却发现蒙西已死,从而义无反顾地接纳了邻居家的两位遗孤,在忐忑不安的情绪中等待丈夫回归”。教师将思维导图与文章故事线索进行紧密关联,让学生以故事发展的角度,从人物心情性格,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多个方向,对文章的整体部分进行整理;同时让学生在该环节尝试衔接时间轴线,记录整个故事的发展线索,学生通过划分多个结构分支,将文章的细节进行一一刻画、还原、展示,让学生发散自身思维,对主体结构进行完美构造;紧接着,教师便需要让学生根据所完成的思维结构图,对整篇文章进行发散学习,让学生从人性善恶的角度书写主题论文,结合《穷人》相关文章的故事案例情节,完成概念导入,以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教师也可在该过程中通过检测学生所书写的作文,评估学生在本篇文章学习以及核心思想提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后续有针对性地对穷人的相关文章进行复述讲解,找到重点和要点,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
(二)开展写作训练,在写作中反哺文本阅读
1.仿写训练
学生在阅读后进行仿写训练,能逐步形成书写阅读笔记的意识,充分掌握写作手法的应用要点。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会进一步梳理和认识课文内容,在思维开拓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生活感触,加深对文本主题思想的感知体会。如学习《少年闰土》的文章内容,作者通过描述闰土月下刺猹、与闰土初识、闰土讲新鲜事的场景,营造了一个聪明能干和果敢机智的少年形象。学生在阅读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深蓝的天空等静谧景色时,应当读得舒缓;在阅读刺猹身手敏捷等动作内容时,应当读得轻快,以此读出作者回忆时的美好画面。作者描述记忆中美好的画面时,文字生动形象,虽然表达方式是概括性描写,却直观刻画出一个少年的英武形象。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感悟作者传递的情感,并控制阅读的语速,读出更多的代入感,这有利于语言积累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2.改写训练
改写是指改编原文,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它可以是文体的改变,也可以是写法的改变,或是时态的改写等,前提是学生对文本阅读有深入的理解。如《石灰吟》,文章作为一篇托物言志诗,作者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石灰表达自己坚守高洁情操和为国尽忠的决心,以石灰自喻磊落的襟怀等品质,利用“粉身碎骨”与“浑不怕”等字眼直抒情怀,表达自己不怕牺牲的精神,立志做清白之人的决心。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诗的背景资料,包括明英宗时的瓦剌入侵等,让学生意识到该首古诗就是作者人格与生平的真实写照。在进行改写的训练时,可让学生将该首古诗改写为记叙文。学生可以评述于谦的优秀品质,赞美其作诗的深厚功底,并积极向于谦的精神学习。有的学生站在于谦的第一视角进行了自传改写,包括在扬州石灰山下与官员们告别,京都发生政变后,文德帝让于谦表明立场,于谦不想与其同流合污,在太和殿外被斩首等故事内容。改写文章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代入了更多的生活情感。
3.续写训练
读后续写教学是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中常使用的一类策略,该模式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对文章故事情节进行延伸、延续探究,可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结合此类读后续写方式也能够为学生在后续写作学习期间找到思考的出发点和方向,以《穷人》为例,文中多次提到出海捕鱼的风险和艰辛,例如“邻居家的男主人出海捕鱼由于遭遇风暴、恶劣天气而丧命,文章主角一家同样靠出海捕鱼为生,在面临同样的天气遭遇时也存在大量不确定的危险因素”,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文章的线索、细节部分,对《穷人》整篇文章的后续故事发展线索进行梳理,让学生以写作学习的方式来为整个故事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学生在该环节可联系文章细节部分,写到“唯一的男主人可能也会遭遇同样的悲惨结局,在出海捕鱼期间丧失生命,女主人一家陷入更加凄惨的境地”;而有的学生则会写到“由于文章主角一家汲取了邻居一家的经验和教训,男主人转行,选取了一份较为安全稳定的职业,虽然过得辛苦,但是全家美满团圆”。读后续写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阅读学习总结的能力以及对文章课程知识的检测、检索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具有显著功效。
结语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
针对理解人文要素浓厚的语文学习,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关注写作特色和表达方式,体会其运用的好处,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写作训练活动,延伸文本的中心思想,使学生掌握具备写作生动语言和条理清晰等文章的能力,帮助其深入把握人文主题和语言要素,掌握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为写作添彩。
参考文献
[1]陈荪,冯生尧.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点的类型与选择[J].基础教育课程,2021,(20):24-28.
[2]李东繁.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探索[J].文学教育(下),2021,(07):102-103.
[3]王建军.提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效果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269-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