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提升策略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李丹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115100

摘要

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力量,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培训不足、教学压力大、资源匮乏、个人成长受限等问题阻碍了教师的进一步成长和提升。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措施,旨在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教师 专业发展;策略

正文


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培养和引领学生的关键角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然而,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教育情怀缺乏指导和规划等问题限制了教师的成长空间。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必要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将重点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并探讨如何通过培训机制改革、减轻教师负担、增加资源投入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以期为教育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新时代下的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横向融合知识的能力,而一些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狭隘和片面的情况。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所在领域的研究和教学,缺乏对其他领域的理解和掌握。这种不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限制了他们的学术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他们在跨学科合作和综合研究中的贡献。

(二)缺乏教育情怀

教师缺乏教育情怀。义务教育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然而,一些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过于追求学术成就和个人利益,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对学生的教育需求和成长过程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关注,无法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缺乏指导和规划

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指导和规划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没有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体系,导致教师在专业发展方向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同时,学校对教师的职业指导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这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四)知识和技能更新不及时

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存在知识和技能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没有时刻关注教育教学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未能及时跟上教育教学的发展步伐。同时,由于缺乏经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策略

(一)提高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自我意识、自主性和参与性

义务教育背景下,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应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主性和参与性。教师要主动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增强自我意识,多关注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和结果,找出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同时,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其次,教师要具备自主性,主动探索和尝试教学改革的方法。通过开展教学研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1.提升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应该注重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首先,应该注重选题,选择符合自己研究方向和学科领域的课题,避免盲目跟风。其次,在科研过程中应该注重方法,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提高研究质量。最后,在成果转化中应该注重实际应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教师还可以加强与同行的合作交流,参与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期刊的发表,拓宽学术视野和提升学术声誉。同时,培养科研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攻克科研难题。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不仅有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也能为学校和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2.加强课程建设能力

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注重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建设能力。首先,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实践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其次,在课程实施中应该注重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最后,在课程建设中应该注重规范化管理,遵循教学管理流程和规范,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义务教育的背景下获得专业发展,首先需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是推动义务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并在教学改革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不断自主学习和思考,了解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并加以应用和推广。同时,要注重课程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应对未来的挑战。

(三)给予教师物质与精神激励,培养教育情怀

义务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教学压力、科研压力、职业发展机会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给予教师物质和精神激励,培养他们的教育情怀。

1.提高薪酬水平,确保物质基础

教师需要稳定的物质基础来支持他们的专业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薪酬水平,确保他们的收入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学校应该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教学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奖励。

4.建立导师制度,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学校可以建立导师制度,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导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四)建立多重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教学和研究是教师的两项主要活动。学校的发展与教学科研密不可分。为了改变教师“重研究轻教学”的现象,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引导教师重视研究和教学,促进其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共同发展,让教学和研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要留住教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供发展平台,切实推进多重保障制度。典型的措施就是解决教师编制问题,吸引优秀毕业生。另外可从医疗、子女上学、工资待遇、退休保障等方面提供社会福利,帮助教师安心扎根于所在学校,投身教育事业。地方教育部门要出台相关教育政策,充分体现教育教师岗位的优越性,以吸引年轻血液,留住优秀教师。优秀教师不仅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要,因而要为其提供精神交流平台。教育部门可建立教学反思网站,鼓励教师在社交网络上交流教育心得,在经验反思中成长,以完成实践者向反思者的转变,为教师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结语

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不仅对教师本身的成长和发展构成了挑战,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困境,需要以教师为中心,建立起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同时,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此外,建立专业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共享,也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共同努力,可以改善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廷福,廖益.县域内城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22,43(11):73-77.

[2]崔红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03):171-1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