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连国保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中学 邮编:325608

摘要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化推进,改革了数学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广泛应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其中,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创新课堂教学理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教学重难点;创设实验情境,加强训练学生的思维;创设趣味情境,提高学习效率;创设探究情境,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等建议,通过应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顺应新高考改革。


关键词

新高考;情境教学法;高中数学;应用

正文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要加快高考改革的速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以高中生的性格特点为依据,突出其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其个性发展[1]。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增强其学习体验,让其快速进入到相应的教学情境,深化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1新高考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创新课堂教学理念

教师要在新高考背景下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政策为依据,结合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对高考改革的现实意义进行探究,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数学教学,以高考改革的内容为依据,凸显课堂教学的趣味性[2]。同时,这一方法的应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学习体验逐步丰富,且可以立足学生的学情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计划,助推教学理念的创新。

1.2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新高考改革,在此背景下给教师带来较大的教学压力,且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同样地,这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方面而言要求更高。数学是高中阶段比较重要的科目,然而目前这一学科的教学面临很多问题,且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成绩关注度较高,让学生通过课堂训练提高其学习效率,容易引发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则不同,其以新高考政策为依据,加快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消除错误的教学思想,创新课堂教学活力,鼓励教师主动探究,加快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速度[3]

1.3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师以高考政策为依据,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方面的要求,对学生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顺应新高考和课堂改革的需要,加大创新教学理念的力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学生密切地沟通,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全面提高,优化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情境逐步变得丰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进一步提高[4]

1.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我国高考的改革,数学学科的知识逐步变得系统化,增加了课堂教学难度,且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多种困难。因此,教师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其主动探究与讨论,提高数学知识点的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的知识,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助推课堂教学效率地提高。

2新高考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1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探究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高考的改革,在此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要深入地探究关于情境教学法的内容,首先需要把握学情,对新高考的政策内容进行分析,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分析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情况,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这样才能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全面应用情境教学法[5]。目前,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期间,部分教师不够重视情境教学法,导致这一教学法应用的过程中缺乏层次,无法全面把握这一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应用期间受到缺乏探究的影响,不利于高效地开发与利用情境教学法。因此,必须加强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才能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全面整合情境教学法,且发挥其作用,因此这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究。

2.2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式不够灵活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需要灵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且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且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认知基础和教学目标等多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凸显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目前,教师对情境教学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认知能力不够,停留在为了应用而应用的层面,或者是通过简单利用多媒体创设有关教学情境,且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更多地给学生讲解知识或开展习题训练活动。如此,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式不够灵活,且方法单一,自然无法通过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这一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教师将其与生活教学活其他的教学方法结合,通过灵活地应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但纵观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可知,教师对情境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应用缺乏探究[6]

2.3缺乏健全的情境教学法评价体系

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应用情境教学法时要顺应高考改革的需要,同时改革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对课堂教案进行合理地编制,加大力度建设有关的教学评价,便于查缺补漏,及时分析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确保可以通过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7]。然而,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受到缺乏完善教学体系的影响,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学生学习效率、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否灵活等方面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这不利于教师深度地开展情境教学。

3新高考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教学重难点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化推进,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具体来说,教师应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为如何借助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需要思考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启发性较强的问题情境。此外,基于高中生的性格和学习特点方面分析,创设问题情境时通过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但是,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时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度,若问题比较简单,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若提出的问题比较复杂,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8]。由此可见,教师要在把握问题难易度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高效地掌握课堂学习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教学“等差数列”时,教师可以从故事为切入点,通过给学生介绍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如“高斯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加法的内容后就想要休息一会,因此出了一道复杂的题目,即‘1+2+3+...+98+99+100=?’老师想着这下同学们要算到下课了吧。没想到高斯不到一会就算出来了,同学们知道高斯怎么计算的吗?”通过这个历史故事,让学生学会应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轻松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3.2创设实验情境,加强训练学生的思维

自从高考改革之后,教师积极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确保学生可以掌握更好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优良的课堂学习习惯。然而,纵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创设实验情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学生进入到相应的实验情境中,自身的思考能力同样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是因为学生在自主动手实践中习得相关的数学知识,理解和认识更为深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在此期间给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引导,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其在学习中逐步体会成功,增强学习自信,提高其数学素养[9]。比如,教学“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为了让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立体几何共线、共点和共面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给其创设有关的实验情境,比如让学生自主动手设计一个生活小实验。但是,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首先要提出设想,即用一支笔将一本书撑起,而后将笔旋转,书本不会掉落。接着,让学生分别尝试用两支笔和三支笔进行实验,最终发现用三支笔实验后获得成功,但是必须确保在同一直线上摆放三支笔。这样的实验,学生把握了数学知识的本质内容,且在实验中体会成功,对训练其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3.3创设趣味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众所周知,教育要想让人产生愉快质感,则必须突出教育的趣味性。若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缺乏兴趣,学习的过程中就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调动学生课堂探究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兴趣为依据,创设多样化的趣味情境,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比如,教学函数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有关的教学情境:“同学们都知道威尼斯这一著名的水上城市,这个城市的马尔科广场中有一个宏伟的教堂,宽度为82m,教堂前方宽阔,有很多趣味性且新奇的游戏,吸引了无数游客。其中有一个游戏就是蒙上游客的双眼,从广场一端走到另一端,对比谁可以走到教堂的正前方。然而,游戏的结果却出乎意料,虽然两端距离仅有175m,但是从未有那个游客可以到达教堂正前方。多年以后,挪威的一个生物学家将这个谜团解开,因为人们长期行走的过程中一条腿比另一条腿迈出的距离更大,因此形成了步差。假设一个人两腿之间的距离为d,步伐长度为0.7m,行走的过程中两只脚走出了两个同心圆,半径差为d。假设人圆形柜机半径差为y,步差为x,二者有何关系?”通过整合这部分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所学的函数知识点进行会议,同时分析未知函数的关系,逐步辐射到集合有关的知识点,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

3.4创设探究情境,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学习态度发生转变,调动其主动探究积极性,让其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高中阶段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长期的被动学习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10]。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探究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确保其可以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比如,教学“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这一高考题并让其探究学习: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公比>1,{an}中。a2+a4=20,a3=8。要求学生求出{an}的通项公式、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在探究中对前几项进行观察,找到数列的规律,这样才能套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探究情境进行探究,分析数学规律和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必须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从系统角度着手合理地谋划与设计,始终突出教学灵活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顺应新高考的要求,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效结合,促进其在学习中深入地思考,全面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敏.新高考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高考,2024(14):43-46.

[2]孙彦杰.新高考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3(9):47-49.

[3]李献柱.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9):82-84.

[4]张娇蓉.新高考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高考,2024(9):6-8.

[5]张培兰.大单元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在单元学历案中的应用与呈现[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4(8):24-27.

[6]王涛.情境教学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相关思考及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3(52):74-77.

[7]李小琪.从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教材中寻找情境教学的途径[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3(22):3-6.

[8]张玉华.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0):11-13.

[9]陈跃冷.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19):68-70.

[10]田东武.利用情境教学推动高中数学教育转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8):134-1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