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缅甸语词缀构词法
摘要
关键词
缅甸语词缀; 词缀附加式; 词缀构词法; 词汇记忆
正文
缅甸语中有一类新词通过附加词缀构成合成词,大量通过添加前缀、中缀、后缀、前缀加中缀、中缀加后缀来构成新词,在其中附加的词缀具有一定规律,构成的合成词在词义、词性等方面也有规律可循。本文将列举缅甸语词缀构词法,将缅甸语词缀附加构词法分为前缀附加法、前缀叠加附加法、前缀加中缀附加法、前缀加后缀附加法、后缀附加法后缀叠加附加法六大类,通过对六大类的分析,最后总结词缀构词法与缅甸语词汇的科学记忆方法。
一、缅甸语词缀概述
(一)缅甸语词缀的定义
词缀指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词缀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根据词缀与词根黏附的位置将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确定缅甸语词缀名称并不复杂,缅甸语法界则根据词缀的附加派生功能将缅甸语词缀称为“tquf(a&SYqufaemufquftwGJav;rsm;)”(可附加的)。缅甸语词缀构词能力很强,可以依附于词根构成新词。“语法化”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 提出,指“实词语素向语法成分转化” 的一种语言现象。缅甸语词缀正是由于语法化,从实词语素虚化后演变为构词词缀。
二、缅甸语词缀附加构词法
缅甸语词缀构词法主要有前缀构词法、前缀叠加附加法、前缀加中缀附加法、前缀加后缀附加法、后附加法、后缀叠加附加法。词缀词的能产性灵活地为缅甸语词汇系统扩充了不少词汇量。下面主要介绍前缀t-、w-;中缀-w-;后缀-csuf、-a&;、-jcif;、-rI、-pGm、-pzG,f、-vdkuf、-csnf、-ceJ。
(一)缅甸语词缀附加构词法
1. 前缀附加法
单音节名词附加t-
az | 爸 | 名词 | taz | 阿爸 | 名词 |
ar | 妈 | 名词 | tar | 阿妈 | 名词 |
上表中我们可以得出前缀t-附加称呼性名词后相较原词更加亲近、亲昵,附加一般性名词后词性不变意义相近。
动词附加t-构成
xdef; | 看管、照管 | 动词 | txdef; | 保护人 | 名词 |
xGuf | 产生、生产 | 动词 | txGuf | 产出 | 名词 |
从上述表中可以得出前缀t-附加动词可以构成名词,新词与原词在词义上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所不同。例如tvkyf(工作)与vkyf(做)在词义上都有动手去做的意思,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我们可以尝试联想“做”与“工作”之间是有必要联系的,即工作是需要赋之行动的,需要动手去做。
形容词附加前缀t-
yl | 热、焦虑 | 形容词 | tyl | 热、担忧 | 名词 |
yg; | 薄、苗条 | 形容词 | tyg; | 薄的(东西) | 名词 |
从上述表中可以得出前缀t-附加形容词后变为名词,新词与原词意思基本相同,新词大多表示具有原词特性的一类事物或仍具有原词意思的名词。例如:rm(硬的)trm(硬的东西)。
上述表中不同词性的词通过附加前缀后都构成了名词,对比发现动词和形容词通过前缀附加法构成名词是最常见的。
上述表中不同词性的词通过附加前缀后都构成了名词,对比发现动词和形容词通过前缀附加法构成名词是最常见的。
名词、动词重叠后附加
xnf | 品、器 | 名词 | txnfxnf | 各科 | 副词 |
rSm; | 犯错误 | 动词 | trSm;rSm; | 错误百出 | 副词 |
从上述表中可以得出名词、动词重叠附加前缀t-后可构成副词,新词是在原词意思基础上,在程度或数量上有叠加之意。例如rSm;有“犯错误”之意,经常犯错或者犯错误较多就是trSm;rSm;(错误百出)。
单音节拟声词重叠后附加w-
a'gufa'guf | 敲门声 | wa'gufa'guf | 砰砰地 | 副词 |
a0ga0g | 流水声 | wa0ga0g | 哗哗地 | 副词 |
从上述表中可以得出拟声词加前缀w-可构成副词,通常根据拟声词本身具有的声音而构成新词的含义。例如a0ga0g(流水的声音),那我们便联想到流水的声音是哗哗的,即wa0ga0g。
动词、形容词重叠后附加w-
aumuf | 收集 | 动词 | waumufaumuf | 紧紧地(跟着) | 副词 |
pD | 排列 | 动词 | wpDpD | 不断地(响) | 副词 |
上述三个表中不同词性的词通过附加前缀后都构成了副词,这类词主要为动词、名词、拟声词。
2. 前缀叠加附加法
两个前缀t-附加双音节动词
vkyfudkif | 工作 | 动词 | tvkyftudkif | 工作、职业 | 名词 |
uyfrSD | 投靠 | 动词 | tuyftrSD | 靠山、依靠 | 名词 |
两个前缀附加双音节形容词
MuD;us,f | 盛大、宽广 | 形容词 | tMuD;tus,f | 大规模、宏大 | 名词 |
i,faESmif; | 细小、微小 | 形容词 | ti,ftaESmif; | 妾 | 名词 |
从上述两个表中可以得出前缀t-重叠后附加不同词性的词后构成名词,这类词主要有动词和形容词。新词通常都包含原词含义。
3. 前缀加中缀附加法
前缀t-、w-与中缀-w-加双音节词
jrwfEdk; | 尊敬、崇敬 | 动词 | tjrwfwEdk; | 珍惜地 | 副词 |
uGJjym; | 不同、差异 | 动词 | wuGJwjym; | 四分五裂 | 副词 |
从上述表中可以得出不同词性的词通过同时附加中缀和前缀后构成副词,这类词主要有形容词和动词,新词与原词含义相同。例如个体之间存在不同或者差异(uGJjym;)最终就会导致个体之间四分五裂地存在着(wuGJwjym;)。
4. 前缀加后缀附加法
前缀t-与后缀-orm;附加单音节词
arSmif | 黑 | 形容词 | tarSmiform; | 走私者 | 名词 |
ajym | 说 | 动词 | tajymorm; | 空谈者 | 名词 |
上述表中不同词性的词同时附加前缀和后缀构成名词,这类词通常表示擅长某项工作的人或者在某方面有异于常人的嗜好或有某种不良嗜好的人,一般都含有“……者,……家”之义。本文在缅甸语词缀的语义功能中对能表示“……者,……家”等的词缀有详细介绍。
5. 后缀附加法
附加后缀“-csuf、-a&;、-jcif;、-rI、-pGm、-pzG,f”
&nfrSef; | 打算、期望 | 动词 | &nfrSef;csuf | 打算、指标 | 名词 |
ajymqdk | 谈、讲 | 动词 | ajymqdkcsuf | 言语 | 名词 |
附加后缀“-ceJ、-vdkuf”
'kef; | “咚咚”声 | 拟声词 | 'kef;ceJ | 砰地一声 | 副词 |
t&Sif | 活的 | 名词 | vdkuf | 活生生地 | 副词 |
上述三个表中都是不同词性的词通过附加-csuf、-a&;、-jcif;、-rI后缀构成副词,动词、形容词附加-csuf、-a&;、-jcif;、-rI构成名词是常见的名化方式,而名词附加-rI构成名词,通常这类名词为国家名字或地名附加后缀后的词义为某国或某地的风俗文化。
6. 后缀叠加附加法
后缀-csnf、-vdkuf附加意义相反的词素
oGm; | 走、去 | 动词 | vm | 来 | 动词 | oGm;csnfvmcsnf | 来来往往 | 副词 |
idk | 哭 | 动词 | &,f | 笑 | 动词 | idkvdkuf&,fvdkuf | 时哭时笑 | 副词 |
从上述表中可以得出后缀附加动词或形容词可构成副词,原词与新词间有必要联系,新词通常都有不确定,时刻在发生变化之意。
三、 缅甸语词缀附加构词法与词汇的科学记忆
掌握缅甸语词缀附加构词法的构词规律,有益于缅甸语词汇的科学记忆。本文最后一章结合缅甸语词缀附加构词法的规律,列举了科学记忆缅甸语词汇的方法,并借鉴其他语种基于词缀构词法设计的记忆方法,旨在帮助缅甸语初学者扩大词汇量。
(一)前、中、后缀法
缅甸语中的前缀、中缀和后缀可以根据其构成的词性和词义进行分类。下面我们进行详细的说明:
1. 前、中缀法
前缀t-可以与动词构成名词,这类搭配是缅甸语中名化动词的常用方式。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动词都可与前缀t-进行搭配来构成名词,通常添加前缀t-后构成的名词被抽象化,所包含的范围更广,并且原动词还可以与构成的名词再搭配使用。但缅甸语中还有词根中本身包含前缀t-的情况。具体如下:u(动词,跳)与前缀t-构成tu(名词,舞蹈),u再与tu搭配使用,即tuuonf(跳舞)。ajymqdk(动词,说)与前缀t-构成tajymtqdk(名词,谈吐),着眼于“说”与“谈吐”的意思,可以看出“说”的含义被抽象为某人的谈吐,层次是有所上升的。缅甸中词根本身就包含前缀t-的情况主要有一些方位词(tnm),一些颜色词(teDa&mif),一些感官动词(toH),少数动词(tpm;xdk;)。
前缀t-可以与动词构成副词,这类动词常为单音节动词,构成的副词词义与动词词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联系,且构成的词也可作名词。
前缀t-也可以与形容词构成副词,这类形容词常为单音节形容词,构成的副词词义与词根的词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联系, 且构成的词也可作名词。
前缀与中缀搭配可以与动词、形容词构成副词,这类前缀与中缀主要有:r-w-、t-w-。其中r-w-与单音节动词、形容词构成的副词语义较为含糊。例如单音节动词zGifh(开)与r-w-构成副词rzGifhwzGifh(半开不开地),半开是描述花朵绽放的状态,指的是花还未完全开放但已经开始绽放,这种状态无法准确描述花朵的开放程度。这里可以总结出当我们不能对某事物状态进行准确描述时我们可是使用r-w-与动词或形容词构成的副词。t-w-则是与双音节动词、形容词构成副词,例如形容词vG,ful(容易)与t-w-构成副词tvG,fwul(容易地)。
2. 后缀法
可以与动词、形容词构成副词的有-pGm,其构成的副词多用于笔语体。在缅甸语中-pGm是构成副词最常用的后缀,但在口语中我们就不使用附加-pGm构成的副词来进行修饰,而是通过重叠动词、形容词来构成副词。形容词cifrif(亲近)与-pGm构成副词cifrifpGm(亲密地)多用于笔语体或正式场合官用话语中,而cifrif重叠后构成副词cifcifriffrif(亲密无间)多用于口语体。
可以与动词构成名词的后缀有-rI,这个词缀使用频率很高,起到了名化动词的作用。下述具体说明:
后缀-rI可以与动词、形容词或动词短语构成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通常与-rI构成的词一般表事物的局部性。
一些动词、形容词只能与上述三个词缀中的一个或两个进行搭配使用,一些动词、形容词可以同时与上述三个词缀搭配使用下面我们选取具代表性的动词、形容词来分析与上述三个词缀的搭配情况:
动词 | -rI | -a&; | -csuf |
vkyf | vkyfa&; | vkyfcsuf | |
qufqH | qufqHrI | qufqHa&; | |
vkyfMuH | vkyfMuHrI | ||
形容词 | -rI | -a&; | -csuf |
vGwfvyf | vGwfvyfrI | vGwfvyfa&; | |
usef;rm | usef;rm | ||
jidrf;csrf; | jidrf;csrf; |
(二)分类归纳法
分类词典用于归纳和分类词汇,而归纳记忆法是根据分类词典将具有相同词缀和不同词根的词汇归类,以便更好地进行记忆。下述进行部分列举:
1. 名词与-&nf 构成名词,构成的名词属液体类:[if;&nf(菜汤)yJEdkY&nf (豆浆)
2. 集体名词与-om; 构成名词,构成的名词表集体、团体的成员:ausmif;om;(学生)vlom;(人类)
(三)释义记忆法
释义记忆法则把词缀本身的意义融入词汇中,得出其新的意义。缅甸语词汇中的某个词或词根附加有些词缀构成的新词意义比较明确,如:前缀“cyf-”有“稍微……”之义,“0胖胖的”,“cyf00”就意为“稍胖”。而也有附加部分前缀后所得新词的意义却不是非常明显,要通过加注来帮助理解记忆。例如:“atmif ”可意为“成功、考试及格”,后缀“csuf”有名化的作用,表达概率的多少,通过释义可以得出“atmifcsuf”的准确含义为“成功率”。
(四)间接释义记忆法
间接释义法是一种记忆方法,通过从词中找出熟悉的部分来联想词汇的意义,尤其适用于那些带有词缀但意义不明显的词汇。如:“tarSmiform;”先找出前缀“t-”,然后找出已知熟悉的词汇 “黑暗”,最后找出后缀“-orm;”,释义为:常常在暗处交易的人,即走私者。
结语
本文详细列举了缅甸语词缀构词法,并总结了适用于科学记忆缅甸语词汇的方法,包括前缀、中缀、后缀法;列举法;特殊记忆法;释义记忆法;间接释义记忆法。这些方法可为学习缅甸语的人提供启示,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记忆方式。
参考文献
[1] 钟智翔, 尹湘玲. 基础缅甸语. 1[M].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2012.
[2] 汪大年. 缅甸语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 许清章. 缅甸语语法[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缅甸语教研究. 缅汉词典(精)[M]. 商务印书馆, 2009.
[5] 王子崇. 汉缅大词典.第2版[M].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8.
[6] 叶蜚声, 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
[7] 钟智翔. 缅甸语言文化论[M]. 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2.
[8] 曲永恩. 实用缅甸语语法[M].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0.
[9] 钟智翔, 尹湘玲. 基础缅甸语.3[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广东有限公司, 2013.
[10]钟智翔 尹湘玲. 基础缅甸语(2)(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系列教材)[M]. 广东世图出社, 2013.
[11]钟智翔 尹湘玲. 基础缅甸语[M]. 广东世图出版社, 2014.
[12]汪大年. 缅甸语与汉藏语系比较研究[M]. 昆仑出版社, 2008.
[13]曲永恩. 谈谈缅语的形态变化和类型分类[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2(03):30-36.
[14]赵艳平. 现代汉语词缀研究[D]. 河北大学.
[15]冯建奎. 现代汉语词缀研究[D].
[16]范德中. 英语词缀构词法与英语词汇记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000(018):175,299.
[17]方玉琼, 何庆玲. 缅甸语前缀a的用法探析[J]. 学园, 2015(22期):44-45.
[18]张丽红. 缅甸学生对汉语前缀和后缀的理解与使用情况研究[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