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基础法语听力》教学设计研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林贝玲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愈加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使得课程思政逐渐成为各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需要融合的思想理念,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基础法语听力》课程在学生法语学习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听力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其中,完成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本文将从课程思政理念概述、《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基础法语听力》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课程思政理念;基础法语;听力教学

正文


引言:《基础法语听力》课程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出发,获取语言知识,强化语言技能。听力教学作为法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解法语知识、吸收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学生运用法语进行交流的关键措施。经相关研究显示,“听”通常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占据约45%,且“听”的能力影响着“说”的能力,使得《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更加关键。而为了加快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在《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设计中应当融入思政元素,将语言知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合为一体,让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法语语言知识,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课程思政理念概述

课程思政是指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从多方面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课程思政并不是单独开设一门思想政治课程,而是在高校现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中寻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的部分,提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实现知识教学和价值引导的结合。课程思政理念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其主要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课程,使课程教学中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专业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政治意识等产生影响。

所以,课程思政不单单是蕴含新课程观念的理念,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点就是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社会责任、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提取出来,并实现相关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见,课程思政理念是一种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理念,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课程思政理念,能够更高质量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和目标。

二、《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高校教学的全过程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除了开设思想政治课程之外,还需要在其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位。《基础法语听力》课程作为高校法语专业必修课程,在《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是该课程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基础法语听力》课程在高校学生法语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学生法语知识产生基础了解,实现中法文化思想交流与碰撞的主要课程,对于学生构建法语知识结构、塑造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在传授法语知识、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使学生坚定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使《基础法语听力》课程对学生起到价值观引领的作用。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使用的《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材都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材当中对真实语料进行了大量的使用,学生在对该教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语言知识和技能上的锻炼,还可以强化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度。但是,其中大多都是以法国思想文化为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不多,使得学生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等进行介绍的时候,难以准确地使用法语介绍。所以,教师在《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中,应当对教材中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提取和延伸,将法语这门语言作为工具,引导并鼓励学生使用法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介绍,讲好中国故事,使《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思政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思政的主要意义在于教师可以将听力课程作为载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够在接触到法国文化的同时,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先进之处和特殊之处,使学生产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进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对法语进行合理的利用。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完成《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内容、形式上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安排,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播,借助互动式教学方法、网络化教学方法等开展《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使学生在法语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独立思考,从认知、情感等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语作为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思辨性的学科,该专业教学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中,工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法语语言自身具有交流的作用,是实现中法交流的工具;人文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一门语言,是法国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也是法国文化的重要产物;思辨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学中会涉及到中法文化相关内容,对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具有一定作用。正是因为《基础法语听力》课程具有这三点特征,使得课程思政理念得以充分融合,可以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表达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以及文化自信,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坚持和传承。

四、程思政理念下的《基础法语听力》教学设计

(一)挖掘并融入思政元素

在高校法语专业中,《基础法语听力》课程使用的教材多不相同,在听力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对学生进行法语听力上的训练,并结合法语听力技能的难度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不单单需要在某一听力素材中挖掘并融入思政元素,而是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整节课堂当中,通过持续性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思政思维,进而使其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真正地实现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统一[1]

首先,教师应当对法语听力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范式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将其转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此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听力素材的时候,在听到法国人过圣诞节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中国人过春节的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性,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团结、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等思想和精神,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跨文化交流;在听力素材中听到法国TGV的时候,也可以在教学中融合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的事件,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国家建设也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增强;在听力素材中听到与体育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引出我国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的高光时刻以及其为国争光的精神,强化民族自信。在法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借助听力素材中的内容,恰当的引出我国相关事件,并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中法文化的差异,并使学生在学习与分析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法语学习以及用法语讲好中国故事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教师在《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之余,还可以为学生分享大量的听力资料,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主动锻炼听力能力。在听力资料的选择上,教师需要确保中西方资料在数量和内容上保持一定的平衡性。比如,教师在选择介绍法国内容资料的时候,可以在TV-5、每日法语听力等渠道收集听力资料,可以在新华网法语版、CGTV法语版等网络上搜集与中国新闻、文化等内容相关的法语听力资料。教师通过搜集、整合听力资源的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获取到丰富的法语听力资源,锻炼学生的法语听力能力,促进学生的法语学习,还能够让学生在听力中了解到中法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法语表达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得到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2]

(二)提高教师的思政水平

在高校《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中,总书记还提到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任务,即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作为教师课程教学的重点,也就是向学生传递价值和思想,如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以及中国文化的精髓。所以,教师若想做好这项工作,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这样才能够在《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思政教学中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而在《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其中的关键内容就是教师的政治文化素养。教师作为开展教学活动、传授法语知识的主要实施者,如果教师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就难以将其合理的融入到听力课程教学当中。所以,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思政觉悟,这样才能够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知识与思想,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3]。此外,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正确的融合到《基础法语听力》课程当中,也是高校教师需要思考和学习的内容。

所以,高校应当重视对法语专业教师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首先,开展思想教育培训。高校可以聘请专家对国家最新的政策和文件进行解读,将其中的重要思想以及政治知识传递给教师,使其获取相关知识并实现内化,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素养。经常采用的教育培训活动形式为政治学习活动、专题讲座活动、课程思政专题教学活动、党员教师学习活动等,这些教育培训活动都可以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提高;其次,开展教研活动。高校还需要定期组织《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分享自己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听力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方法,并使教师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彼此的课程思政方法进行学习和借鉴,并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应用到《基础法语听力》课程实际教学当中,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进而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4]

(三)加强学生的思辨训练

在高校《基础法语听力》课程学习中,学生难免会接触到法国的文化和思想,如果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发育成熟,极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观念,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错误的认知,忽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为了避免法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帮助学生构建两种相对的文化视角,第一种就是站在中国文化的角度对西方文化进行审视,另一种就是站在西方文化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思考[5]。第一种文化视角主要就是让学生可以更加客观、理性的看待西方文化,并确保学生不会在希望文化中迷失自我,而第二种文化视角就是让学生对中国文化进行学习和传承,并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更加自信地将中国文化传递给世界。所以,教师在《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中,可以借助听力资料对学生进行思辨训练,对这两种视角进行合理的应用,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法语听力》课程作为高校法语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向学生传授法语知识和法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在开展《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并在教学设计中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传递知识与文化,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内容,通过对比中法思想与文化的方式,实现思政元素的渗透和融合,并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思政素养进行培育,积极推动《基础法语听力》课程思政改革,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为社会培育出具备高质量复合型语言人才,积极推进中法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薛巧钰.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基础法语》教学设计探究[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11).广西财经学院商务外国语学院法语系;,2022:4.

[2] 黄永丽.后疫情时代下混合式教学在法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23.

[3] 王梅.篇章结构图式分析法对法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90-93.

[4] 杨莉.学习策略在法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9,(22):157-158.

[5] 张丽群.互联网视域下法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6):5-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