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学习古筝兴趣的培养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古筝;培养兴趣;教学情境
正文
引言:古筝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乐器中的一种,被称为“东方古钢琴”。在演奏时时而能够展现柔美细腻的一面,时而能够体现气势磅礴宏伟的一面。而且,随着时代在不断进步,出现了很多现代创作的古筝作品突破了传统的局面,拓宽了古筝的音乐展现形式。现在,大多数家长希望在幼儿时期培养和发掘孩子更多的艺术潜能。其实,古筝这件乐器入门学习还是比较简单易学,因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任何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力都不能持久的坚持,所以想要把古筝学习成功变得比较困难。那么学习古筝一直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长期兴趣导致的,那么在学习前就需要老师着手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以行为为出发点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诱发幼儿学习古筝兴趣
1.1教师扮演,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一个最好的老师,只有拥有了兴趣才能够为学习古筝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那么幼儿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古筝,让其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应该怎样激发幼儿学习古筝的兴趣呢?教师可以向幼儿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些简单的古筝发展史,通过有趣味性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为幼儿演奏古筝曲目,向幼儿展示古筝动听的音弦,可以主要先展示一些幼儿会唱的儿童歌曲,让他们觉得原来学习古筝并没有那么难。然后再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筝经典曲目如《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那曼妙的音色、高超的表演技巧、多样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演奏一一展现出来,能够直观的更为深层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此外,合理的设计教学化难为简,语言通俗易懂贴切幼儿年龄,对于初学幼儿,老师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量一定要适度,只要姿势和手法正确即可,音色、力度的练习可以慢慢强化。千万不能扼杀他们的兴趣。外国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能够使得幼儿和学生对学习产生动力的主要因素就是兴趣,教师运用演奏能够刺激幼儿的感官,在根本上帮助幼儿对古筝产生一定兴趣,为幼儿学习古筝提供有利条件。
1.2快速入门,引发兴趣
有效的演奏技巧规范的演奏形式是表演古筝的主要条件,在学习古筝初期阶段,知识讲解和演奏讲解会降低学习兴趣,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一直学习产生持久性性质。现在很多古筝的课本内容都是高校编制的,涉及的古筝教学形式和指法和幼儿的发展不相符,对幼趣爱好的养且有一定度,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古筝课本内容中都是以勾、托、抹等技巧练习开始,教学方法浪费时间,幼儿无法掌握准确的演奏手法,会对古筝学习丧失兴趣。那么在新时期下怎样让幼儿能够对古筝快速入门,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防止教学中出现乏味现象,使得幼儿对古筝学习产生一定兴趣是需要及时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于幼儿初期的教学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循序渐进的教学,比如开始的勾、托、抹基本技法,教师设计时可以先带着幼儿做简单有趣的手指操,不要一下子就让他们直接弹,一定要先让他们觉得原来弹古筝既有趣又简单,然后再慢慢的分解教学基本技法。还有就是要建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如在“小撮”基础上进行古筝训练时,因为其方法接近幼儿的发展规律,对幼儿的手法需求不是很多,幼儿容易掌握的较好,教师要适时的进行鼓励和表扬,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小撮”掌握的非常好之后再了来学习“大撮”这个技法。在实际古筝教学过程中,还要防止教学枯燥现象,上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半个小时为宜。教师要根据幼儿需求和兴趣,弹奏一些幼儿熟悉的歌曲如《小星星》、《娃哈哈》、《小宝宝要睡觉》、《上学歌》、《蜗牛与黄鹂鸟》等进行古筝练习,方便幼儿能够根据喜欢的歌曲快速入门"。幼儿对这些简单的歌曲弹奏取得成功,便会体会到演奏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的演奏自信心,教师再进行一些基础的古筝演奏技巧的训练和教学,加上一些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歌曲,提升幼儿的古筝表演能力。
2、不断激发幼儿兴趣
2.1讲解古筝难点,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际古筝教学中,存在一定教学难点,比如“4和7”两个音,在古筝里比较难找,它需要通过按弦才能找到这两个音,且这两个音按的深浅度有所不同,教师如果讲解不清晰幼儿基本是找不到“4和7”的音高,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程讲解时语言通俗易懂,要跟幼儿举例子,4是在3弦上按出来,他们是最亲密的好朋友紧紧靠在一起,离的很近我们按的时候用力小一点就可以,7是在6弦上按出来的,他们离的有一点远,我们按的时候要多用力。幼儿对这些难点掌握和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要对其进行深度思考,耐心的进行细化讲解,在演奏和讲解前,教师一定要具备自弹自演的示范能力,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为学生播放听音训练,训练幼儿的音准能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感受不同音节的演奏感受。有些幼儿起初可能无法掌握听音,那么在演奏时会产生一定困难,对幼儿学习和自信心具有消极作用。这时我们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具有趣味性的、简单的古筝演奏歌曲,要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比如《小苹果》等歌曲进行练习和演奏。幼儿对歌曲非常熟悉便会激发演奏欲望,进而教师在演奏中能够突出难点的练习,幼儿便能在练习过程中能够快速找准音准规律等,不断提升幼儿对不同音高的辨别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大大提升幼儿的演奏自信心,还能够激发幼儿的演奏兴趣,提升幼儿古筝学习能力。
2.2构建教学情境,不断激发演奏兴趣
教师要为幼儿建立平等的教学氛围,为幼儿构建良好、轻松的古筝学习情境,教师要运用平等的心理去衡量幼儿,对待所有幼儿一视同仁,与幼儿共同研究和分析古筝内容,从而提升幼儿的演奏兴趣。对于古等演奏来说,主要演奏技巧和技能都需要用于指在控制和完成,因此,在实际古筝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建立能够进行比赛和竞争的教学环境,幼儿和教师互相接弹古筝,教师演奏幼儿学习,幼儿之间相互比赛等,那么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掌握更多技巧和演奏技能。教师还可定期给幼儿举办小型的汇报演出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传一些漂亮的汉服古装,给孩子们颁发一些奖状来不断加以鼓励。在实际古筝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对于个别幼儿有懈怠不肯弹琴的及时加以引导,对幼儿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立刻进行鼓励,这样才能长期有效的提升幼儿学习和演奏古筝自信心,给能力薄弱的幼儿一些提示和指导,使得所有幼儿能够在公平、平等的环境中共同进步和发展,在轻松的古筝教学环境中提升幼儿的古筝教学效率,不断激发幼儿的古筝学习兴趣。
3、提升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在工作教学中要注意一直培养幼儿的兴趣,不断提升幼儿学习兴趣,通过古筝表演展示幼儿的情感,因此,在古筝学习中,教师要将音乐和古筝内容结合起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等幼儿会弹一些简单儿歌时,教师可以配上伴奏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演奏,可以有效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和提高其兴趣。现在很多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幼儿之间的差异为其设计不同的古筝内容,难易集合、因材施教。提升不同幼儿的古筝演奏能力,促进幼儿学习和进步。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幼儿设计不同的古筝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循序渐进的对古筝进行演奏,不断提升幼儿古筝演奏兴趣。
4、结束语
幼儿学习古筝能够从中感受到喜悦和乐趣,但是很多幼儿他们的兴趣只是一时的,但兴趣的培养和形成不是一时的,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才能学好古筝,因此还要有一个好的练琴环境,环境很重要。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间单独的房间,干净明亮,没有嘈杂声音的干扰。孩子的周围不要有电视,不要有人走动,容易分撒他的注意力。家长还要合理掌握好练琴时间,不要过多干涉,而要适当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有条件的话,可以偶尔和小伙伴一起练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的提高自己。轻松愉快的练筝,长久坚持,孩子才能有收获。同时还要求在实际古筝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注意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善于发现幼儿的问题。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多利用好古筝这一乐器自身的魅力激发幼儿长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幼儿对古筝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提升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学习和进步。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幼儿学习古筝兴趣的培养,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让家长更加了解学习古筝的意义和方法,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靳诗雨 浅谈少儿古筝音乐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 大众文艺,2011(14):214-214
[2]张黎华 浅析提高幼儿古筝学习兴趣之方法[J]. 好家长,2015(46)
[3]方丽平 论古筝教学中儿童兴趣培养的途径[J]. 音乐大观,2014(2)
[4]]张妍 浅谈少儿古筝启蒙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 剧作家,20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