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董福芹

山东省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解北小学

摘要

目前,在中国新一轮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任务已不再局限于对小学生进行基础文化教育,而是要对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教育性知识。比如,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爱国主义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老师们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种下深厚的种子。文章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策略

正文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教师都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在各学科中采用显性或隐性的教学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将课本中所包含的人文主题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把握好有利的时机,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对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培养。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1.1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落实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以及良好的美学素养,让学生进行个人化的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让他们逐渐养成正面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教育科目,同时也影响着其他科目的学习效果。它既是一门人文科学,又是一门既含有丰富的基础文化知识与技巧,又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指导,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爱国情感的培养。

1.2强化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老师们可以对课本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使学生们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比如,我们在教授六年级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这节课时,就可以用一首抒情的诗歌来表达对那片红色的红色土地的无限崇敬,赞美延安精神的伟力。通过强化阅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在延安的伟大革命精神,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1.3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爱国主义题材的读物涉及的范围很广,题材很强,思想性很强,有着很高的文学与审美价值。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强劲势头,感受到一批为实现民族自强而努力奋斗的团体和个人,并最终走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所以,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文化修养趋向西化并有苗头的时候,语文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纠偏作用,重新认识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国家富强,着眼于人民福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文化自信与国家自豪。

2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2.1加强对教材中人文主题的挖掘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关于人文主义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材中丰富的人文主义内容,塑造学生的爱国理想信念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有预见性,充分利用好课堂资源。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做到细致入微,充分挖掘作品中的爱国主义因素。爱国教育的主题,有时候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有时候又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的字段。全文需要广大教师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究,以明晰与探究其构成要素。要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进行细致设计,变换不同的训练方式,在教学中把握好有利的机会,及时切入,让学生在咀嚼文字、思考文字的时候,能够体会到文章的写作意图,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绪,从而获得爱国主义的教育。在课前,经过周密准备,能够确保老师能够将课文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整个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要注意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和设计。这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又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学识修养和较高的人文道德素质。

2.2与实际生活相接轨,渗透爱国教育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现实生活中,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文的内容和现实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切地体会到爱国情感,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渗透。比如《詹天佑》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找一些图片,反映当时中国的铁道交通状况,并通过中国铁道交通网的飞速发展,各种公路、桥梁的修建,来表现自己国家的迅速发展与变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国家的发展,并进行爱国教育,培养爱国情怀。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一切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小学教育阶段,大部分的学校都会在星期一举办升旗典礼,老师们就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此过程中,部分同学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想,使爱国精神在同学之间的互动中得到升华。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生心中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周围的美好生活中去。

2.3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在于“爱”,它既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有着深厚的内涵。提高学生对爱国精神的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动画、录像、图片等方式,在课本上展现爱国主义的场景,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了解,并创造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气氛。学生也能切身体会到爱国主义情怀,引起情感的共鸣。比如,在“升国旗”课程中,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升旗是一种庄严的、不容忽视的仪式,认识到学习尊敬旗帜的重要意义,进而激发学生爱国之心。若老师仅以传统的升旗歌来表演,则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升旗的兴趣,增强其爱国意识。教师可以播放运动员获得胜利后高举五星红旗的画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迎风飘扬”“徐徐升起”等基本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对国旗的敬畏之情。

3结语

爱国主义的内涵与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与扩大。语文课堂要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的灵活性和广度,以教科书为基础,回到生活中,记录小事,反映成长,将爱国精神渗透到每一个细微之处,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形成健全的价值观,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天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23(15):56-57.

[2]王绍平.讲好中国故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26):79-80.

[3]佳明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38-1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