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技术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策略摭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吴清晓

山东省兰陵县第五小学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电化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使用。电化教育技术能够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明显的促进和提升作用,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本文介绍了电化教育技术、分析了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意义、探讨了电化教育技术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和提升。


关键词

电化教育技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再知识单纯的知识传授,还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各个方面的素养。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起到辅助和促进的作用。本文围绕电化教育技术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和提升这一论题展开了探讨。

一、电化教育技术

    电化教育这一词的在我国教育界的出现开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电化教育技术最开始也称之为视听技术,在视听技术时期,使用的一些硬件设备主要是幻灯投影机、录像机、录音机等,与此相配套使用的是幻灯影片、录像带以及录音带等,这些电化教育技术的使用为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但是也存在许多缺点,比如电化教育技术为专门的电化教育人员所掌握,普通的教师使用的门槛比较高,与之相配套的资料与课程教学所需也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开发和进步,进入了信息时代,电化教育也就进入了数字化发展的时代。PPT课件、falsh等软件的使用,极大地便利了课堂的而教学,教师通过应用电化教育技术,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直观形象。

     二、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化教育技术极大地便利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要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技术、互联网平台等对教学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让各类教学资源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共同发挥作用,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养的目的。与此同时,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传统的小学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沉闷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而电化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将与教学相关的各类有趣的图片、生动的视频等教学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有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电化教育技术也有助于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教师可以借助于电化教育技术十分清晰地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吸收。

      三、电化教育技术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和提升

(一)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兴趣一旦产生,就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做到全身心投入,而且能够主动地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电化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各种视频、音乐、图片等配合教学,创设一个适宜的教学和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情境当中,在求知欲望的引导下获得好的学习体验,收获优异的学习成果。比如在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难以理解的心理健康教育可时,教师可以灵活利用电化教育设备让学生感受山川河流水流之急,庐山山顶上紫烟缭绕的情境,进入到诗人的意境当中,去理解和感受诗人笔下的心理健康瀑布壮丽的景色,通过直观、真切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中体会到祖国山川的美好开阔心胸,感受学习生活愉快心境

  (二)丰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囊括内容十分庞大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然而,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来进行教学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电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丰富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前对教学的内容和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挑选其中适宜与学生发展的、有助于教学推进的内容,补充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来,帮助学生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例如,单纯书本上知识的讲解不能够让学生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理互动

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营造一个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发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由此搭建了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问、学生的思考来逐步推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比如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章节时,教师要在合适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感受“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童真、有趣的情感。

(四)充分利用电教技术,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充分利用电教技术,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教师心理问题从外部方面出发解决。全社会要尊重教师这一职业,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提升教师的威望,使其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校园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学校领导要建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得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加强尊师爱生教育。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发展更加健康;学生热爱教师,则会对教师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利用幻灯、投影器、电影、无线电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程序学习机和电子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及相应的教材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首先,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其次,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

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的死板、沉闷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让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变得更加容易,同时可以拓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语文的教学内容,为师生营造了一个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建凤,汤怀国.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21-22.

[2]王艳荣.如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电化教育技术[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185.

[3]王金龙.浅谈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31-32.

[4]刘金明 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0

[5]赵红霞 长春市初中数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