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佳佳 张永梅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276827

摘要

随着新时代对教育质量与服务水平要求的提升,“托幼一体化”管理成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助力托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策略,分析新时代“托幼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查阅文献、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梳理“托幼一体化”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研究指出,实施托幼一体化管理需要强化理念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构建家园共育机制,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做到公开透明。


关键词

“托幼一体化”;管理策略;学前教育

正文


引言

0~6岁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启蒙对幼儿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从认知和情感方面做好幼儿关怀,在良好的环境下运用科学的方式达成教育目标。依托新时代对于幼儿教育的指引,通过“托幼一体化”的模式构建更为完善充实的婴幼儿发展框架,从生活技能、思想情感及行为规范等多个方面做好引导,克服以往婴幼儿教育中存在的片面性和刻板性问题,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积极创新,为婴幼儿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善的教育条件与机会。

1新时代“托幼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积极解决我国低生育率与老龄化的问题需要做好更加完善的生育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学前及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也关系着未来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目前托育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做好普惠性的“托幼一体化”模式,能帮助许多家庭减轻幼儿的培养成本,特别是为年轻夫妇提供更多帮助与支持,从而减轻生活压力。同时,“托幼一体化”管理的推行,适应了低生育率背景下的幼儿园“关停潮”,能够通过婴幼儿教育设备设置、人力资源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创造出更大的教育合力,给婴幼儿的发展与成长创造出连续性和延展性条件,使婴幼儿的教育管理更加衔接协调,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帮助其更加科学地认识事物并增长生活经验。

2新时代“托幼一体化”发展下幼儿园现状

2.1教育目标与幼儿最近发展区不够贴合

幼儿园教育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应该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契合幼儿的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探索幼儿最近发展区。但目前存在部分幼儿园忽视教学目标的制定,使得教学过程比较随意,特别是民办幼儿园该现状比较突出,将目标放在了看护好孩子上面,在教学活动和目标制定方面不够具体细致,特别是忽视了幼小衔接与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有不少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培养教育的要求比较模糊,缺乏对于保教功能目标实现的探索意识。

2.2课程设置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教学模式,倡导快乐教学,培养幼儿在做中学,在学中乐的良好情绪与思想品质。部分园所存在课程单一化问题,只注重某一方面的技能或知识,导致幼儿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幼儿园其管理活动和课程安排中对于幼儿体验和参与度的保障不足,导致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多样性欠缺,幼儿在诸多活动中的参与性较低,难以养成幼儿学习主动性和探究兴趣。此外,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进行调整,限制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2.3教学评价中忽视幼儿社会性发展

婴幼儿的教育管理要结合评价环节来保证完整性和流畅性,通过评价保证完整的教学评价和幼儿教育培养的社会性发展,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幼儿的评价管理往往不够科学,如忽视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别是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关注幼儿的语言和能力的提升,对于幼儿在社会素养以及情感态度、关系处理和兴趣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均有所欠缺。

3新时代“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策略

3.1重视托幼整体性,保证培养目标科学性

新时代“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首先,幼儿园要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将游戏作为0~6岁婴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将教育目标放在幼儿认知、情感和综合素养等方面的综合培育上,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意识、家国情怀和文化修养;同时,要帮助幼儿家长确立良好的幼儿理念,便于家园配合做好幼儿的合作教育。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来组织多元化的教育活动,结合家长会、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做好幼儿为本理念的传承;此外,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培训和研讨结合的模式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职前选择具有专业背景的高校学生,考验岗位教师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在“托幼一体化”过程中,做好幼儿园与托育机构的良性合作,构建一体化办托办园体制,整合资源。

3.2 构建完善的“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

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课程设置应当多元化、灵活性高,注重游戏和探索,结合理论与实践,关注情感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层次化课程,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且多角度多元化的思维来推进课程建,并确保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首先,明确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确保这些目标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幼儿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整合课程内容,将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递进性,课程内容涵盖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和社会情感学习等多个领域。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游戏和探索,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培养幼儿思想情感过程中,基于幼儿的成长,对幼儿做好感恩服务教育,逐渐过渡到爱国情怀方面,从细微处和宏观视野方面做好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

3.3做好全过程的评价和管理

“托幼一体化”全过程的评价和管理是确保教育质量和服务效率的关键。首先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建立一套全面的评价标准体系,包括幼儿发展指标、课程实施质量、教师专业表现、家园合作效果等多个方面,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其次,在教育过程中结合使用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方法实施持续性的评价,包括日常观察、记录、反思和调整,以及定期的正式评价,以确保教育活动的连续性和适应性。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收集家长的反馈和建议,作为评价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并用于改进教学实践和管理措施。

3.4做好政策的宣传推广,提高信息透明度

家长对“托幼一体化”机构的建设存在不了解、不明白的问题,可能存在着担忧或保持观望态度,不利于“托幼一体化”的建设。因此,要做好持续性的宣传与推广,进入社区与家庭中,面向有需求的人群进行答疑解惑。相关部门单位配合起来,协调工会等部门做好宣传视频的拍摄和投放,围绕家长关注重点问题做出答疑指南,可以安排专门的托幼一体化讲座活动,组织现场交流,请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和疑惑,将幼儿教育问题落到实处。

 

结束语

新时代“托幼一体化”管理发展要密切结合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将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整合为一体,做好全过程和全方面的实施保障,重视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的整体与一致性,保证培养目标的科学性,构建完善的“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做好全过程的评价和管理,同时加强政策宣传与推广,提高信息透明度,为“托幼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田凤娟.“托幼一体化”背景下托育服务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4,(10):152-154.

[2]骆璇,曾国贤.托幼一体化背景下学前教育师资培育的探索与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2):34-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