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挑战、分析与对策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薛海平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云兴教育实验幼儿园,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幼儿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理念和技能,对幼儿综合发展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劳动教学手段来逐步激发孩子们的主观积极性,以达到促进其身体与精神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同时也要对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教育教育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劳动教育的现实挑战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对策,旨在落实具体的教学活动,带领幼儿在实践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关键词

劳动教育;挑战;对策

正文


引言

幼儿阶段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起点,也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劳动教育不仅是提供技能和知识的途径,还是培养品德、社交技能和自尊心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要积极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创造丰富多彩的劳动教学体验,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劳动活动中来,透过劳动,带领幼儿亲身感受和领悟劳动的辛劳和不易。进而在体验中感悟到劳动的重要性,潜意识塑造高尚的劳动精神,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1]

一、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挑战分析

首先是幼儿园教师的劳动观念落后,专业素养不高,对幼儿的劳动感染力不强。基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缺乏幼儿之间的互动,无法让幼儿体会劳动过程中的趣味性,导致幼儿在劳动过程中逐渐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幼儿阶段,幼儿的劳动能力参差不齐,幼儿教师并没有根据幼儿的实际特点开展个性化劳动教育,未能深入探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缺乏独立性的校本课程,缺乏相关特色劳动教育导致无法达到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

其次是幼儿缺乏关于劳动实践的技能和能力不足,导致劳动教育部分时候无法有效开展。而从实践的教学来看,幼儿教师的设计的劳动教育活动并未很好的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导致幼儿与劳动教育始始终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和陌生感,这也使得幼儿无法很好的参与到日常的劳动教育中去[2]

二、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

首先是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成长,幼儿在参与劳动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够很好的锻炼身体的协调性,锻炼其手脚协调能力,提高操作水平。具体通过物体搬运、种植花草、手工制作等活动,使他们的上肢力量有所增强,腿部肌肉得到有效锻炼,腰腹力量增强,以及其他肢体动作都能保持良好状态。在以上肢体动作训练过程中,儿童能够潜意识发现自身能力的变化,不断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充分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愉悦性和无限快乐,形成终身锻炼习惯,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思想品质。在幼儿期,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幼儿在参与劳动教育中可以培养幼儿的团体观念和集体协作能力,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尊重、合作、分享,培养了包容性和合作性的品质。动教育对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他们的品德养成和心灵世界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情感和态度上,劳动教育也对于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有着积极的意义,让他们从小树立追求进步、勇于挑战的信念。在综合影响下,劳动教育将在幼儿的成长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塑造他们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三、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探究

1、提高幼儿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作为活动开展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始终应以幼儿为中心培养其劳动意识以及劳动习惯。在以幼儿为中心的主题下,强调幼儿主动参与并非被动接受劳动教育,强调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劳动乐趣,在体验中学习,而不是机械地完成劳动任务,强调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简单地从事劳动。为了促使幼儿得到切身的体验,广大幼儿园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开启一些有意义,能丰富幼儿的视角的实践活动,推动幼儿在切实的体验中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与不易,学习所参与其中的人物身上的劳动精神。还可以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发展。提升幼儿对于劳动的认知,有利于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能够开展《串珠子、摘豆子和剥豆子》的劳动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专注力和手指的灵活性,还可以提升幼儿的视力;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能够开展《叠毯子、叠被子》的劳动活动,可以让幼儿产生保持整洁美观的意识,虽然叠毯子和叠被子都很简单,但是,做好简单的事情就不简单,做好平凡的事情就不平凡;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能够开展《整理书包、整理玩具》的劳动活动,可以让幼儿养成统筹归纳的好习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做得比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幼儿的竞争欲望,提高幼儿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可以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在活动中学会劳动,从而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和热爱劳动的意识。

2、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幼儿教师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劳动教育活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教育知识和劳动教育技能的丰富性,幼儿教师应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教育,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幼儿园可以积极开展教师劳动教育理论培训和劳动教育专家聘请工作,让教师在学习中获得先进的劳动教育观念,掌握良好的劳动教育指导和评价方式。在开展劳动教育专项培训时,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注重劳动教育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师劳动教育实践水平的提升。积极开展教师学习各类劳动技能的培训和比赛,如锄草、种树等。同时,可以组织园所与园所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展研讨,分享优秀的幼儿劳动教育案例,同时也可研发与幼儿年龄阶段符合的园本课程。通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促进其重视幼儿的发展规律性,能够积极导幼儿从体验中获得实践的乐趣。要尊重幼儿的个性,认可幼儿的劳动成果,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际的劳动活动来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让幼儿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劳动热情以及劳动精神,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3、引入家园合作的教学模式,促进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日常教学中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在劳动教育中亦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幼儿劳动教育不仅是幼儿园和教师的职责,也需要家庭的参与,以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习劳动技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幼儿园,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幼儿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有着直接影响。家长应该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劳动状态和成果,以便配合幼儿园帮助幼儿在家中保持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制定适合他们的家庭劳动任务清单。这些任务清单可以包括简单的家务活动,如整理玩具、摆放书籍,以及适应年龄的自助餐准备、衣物整理等。通过将任务细化并量化,教师们可以向家长们提供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家务劳动。此外,教师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经验分享的方式,了解家长们在家庭劳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指导。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教师们可以保证实施家庭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并促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自理能力。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家中创设一些小劳动的机会,让孩子在生活中也能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幼儿园也应该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通过举办家长会、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等形式,增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支持对幼儿园劳动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3]

4、积极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的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和教育质量,幼儿教师应重视劳动教育评价,积极建立相关评价体系,对幼儿劳动教育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价,包括幼儿的态度、行为和表现,以及劳动成果,并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客观记录和呈现。幼儿园在评价幼儿劳动教育时,应采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评价,建立幼儿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幼儿劳动能力发展。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自评、他评、综合评价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对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行为和表现进行定性描述,也可以进行定量描述。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幼儿劳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把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情况纳入教师个人考核范围,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幼儿劳动教育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幼儿园劳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不断提高幼儿园劳动教育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挑战和对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不仅发现劳动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还能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幼儿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心语,王国超.困境与纾解:数字时代幼儿园劳动教育[J].教育进展, 2024, 14(3):5.DOI:10.12677/ae.2024.143461.

[2]伍春虹,吴夙.幼儿园"以劳育德"实施现状及建议——基于一项调研报告的分析[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2024(1):7-9.

[3]姚建旺,么丹彦,闫金萍.幼儿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唐山市幼儿园"立体阅读"课程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2):57-5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