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老师 ,请你帮帮忙吧
摘要
关键词
教育故事;幼儿;关爱
正文
在《改变我吧》一书中,记录着经常受到大人们责骂的调皮儿童们的希望和烦恼。他们渴望得到人们的爱,并非是父母或教师的责骂。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采用责骂,凭借自己的“威严”管理孩子。其实,调皮的孩子也有他本身的优点,如聪明、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等等。开学已有三个月了,通过观察,逐步了解了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祁海鹏小朋友,外地人口,由于爷爷在本地工作多年,现随爷爷常住本地的,性格比较内向,生活卫生习惯不好;不愿参与活动,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由于语言不通,不愿意和老师交流,也不和其它小朋友沟通,如与同伴偶尔有触碰,喜欢用眼泪说话,不善言语交流。不会用调羹自己吃饭,不会更不愿意自己穿脱简单的衣裤。总之,小海鹏在许多能力方面与其他孩子有明显差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再次提醒我们,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但健康并不只是身体健康,包含心理健康,健康的身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协调的动作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积极、主动地用普通话与人交流,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镜头一:进餐(第一天)
今天开学第一天,新入园的孩子一起在幼儿园吃饭,大多孩子都有两个家长陪同,午餐开始,虽然孩子在家都是家长喂饭吃,出于对幼儿园的新鲜感,在老师的引导,很多孩子都已开始尝试自己独立吃饭,半小时后,奶奶端着碗跟在祁海鹏的后面走出教室,回头时碗里还有剩饭剩菜。奶奶对我说了几句,我没听清楚,大概意思是孩子不会吃饭,让我们帮帮忙喂他吃饭。我说:来到幼儿园,就开始了集体生活,宝宝需要在不断地尝试过程中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相信宝宝的能力,一定会自己吃饭的,建议你们在家要给孩子自己锻炼的机会,不必端着碗在后面追着。
镜头二:吃水果(第五周)
大多数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家长的配合中,孩子们已经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可祁海鹏每天早上依旧是奶奶背着来到老师面前,从不和老师问早,不和小朋友交流,偶尔坐在一旁时与小朋友有一些身体上的触碰。今天的水果是香蕉,老师拿着香蕉走到祁海鹏面前:“你喜欢吃香蕉吗?”(小海鹏不言语,头扭到一边)“那老师抱抱你,你跟老师学说‘老师好’好吗?”(依旧扭着头不说话)“来,老师给你一根大香蕉!”老师看没有太大效果就轻轻地亲了一下小海鹏。依旧没有言语,将头扭了两下,眼泪都快出来了。。。。。。
镜头三:晨操(第八周)
小海鹏站在操场上,身体扭捏着,手脚没有做任何动作,老师提醒了多次没有效果,已经是第八周了,在室内有时还愿意跟着大家一起活动活动,在操场上依旧不愿意参与活动。这一天,晨操开始前,我来到小海鹏面前,蹲下身对他说:“海鹏真乖,做操可以锻炼身体,老师可喜欢你啦!一会和老师一起来做操,好不好?”依旧不言不语。晨操音乐响起,我面带微笑一直用眼睛注视着他,一分钟后,小手伸出来了,开始加入晨操健身运动行列了。回教室后,我给了小海鹏一个拥抱,并表扬了他。看到喜笑颜开的祁海鹏了。
镜头四:离园(第十周)
祁海鹏是外地人口,平时都是奶奶接送,与奶奶沟通时常常语言不通,性格的倔强与内向,祁海鹏在幼儿园极其难得说话,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努力,但收效不是那么显而易见。今天离园时依旧,突然我听到了一句:“拜拜”。这是开学以来第一次听到祁海鹏离园时的声音。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哇塞,你好棒!还会英语呀!明天一定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也替你高兴高兴。”
镜头五:喝豆浆(第十五周)
手指点画活动结束,由于画面未干,临时将豆浆杯等搁放在其他桌子上,孩子们自己去拿取。大多孩子都已经拿到了豆浆杯。祁海鹏走到我面前:“老师,我没有豆浆。”我兴奋不已,这可是除了早晨来园时的问早后的第一次主动和老师沟通,平时都是什么都不说,即使没有也只是坐在那一声不吭,很多时候都是其他孩子成了他的代言人。我立即抱了抱他,并表扬了他。同时我将这个新发现告诉其他老师,让她们一同分享这种喜悦,一同为祁海鹏的进步而高兴。
镜头六:全家福
为了配合主题教学活动,建议每个宝宝带一张全家福到幼儿园。祁海鹏的照片上多了一个十分相似的孩子,引发了诸多疑惑。老师:“祁海鹏,这个小弟弟是谁呀?”不说话,一笑了之,头往肩上左右各扭一下。“是你弟弟吗?”小海鹏点点头。“是不是你妈妈生的啊?”依旧无声。展示照片后,孩子们议论开了:有两个祁海鹏,这个是真的(左边的),这个是假的(右边的)。祁海鹏看到小朋友的疑惑依然没有沟通。后来,从他奶奶那知道是比小海鹏小一岁的亲弟弟,年后也准备上幼儿园了。
在每个班级中,都不缺乏这样的孩子,针对这些性格有些内向,不愿参与活动,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从不说普通话的小海鹏,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和他谈话,主动和他聊天,活动中经常用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提醒他,并且让小海鹏和性格外向的孩子搭配组合,为他的交往创造一个互补的环境,给他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己,并对他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对自己的交往充满自信,从而萌发表现的欲望。虽然祁海鹏的父母比较忙碌,我选择电话联系,主动和他们沟通,争取他们的积极配合。经过努力,祁海鹏开始接受我们这个集体,接受班级中的老师,接受他的同伴,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有时还会主动的与老师交流,平时也经常看到他和同伴一起玩耍,一起说笑的身影,并且在我们大家的鼓励与熏陶下,他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多了,现在的他真正的融入到了我们的集体中,成为了班级中的一员。
每个孩子所处环境不同,他的习惯也不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孩子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学会用各种应对措施去解决,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去教育,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微笑与拥抱——对于一个性格内向语言沟通有困难的孩子。他对自己的保护欲很强。没有正确的引导一直不会说话!一句“拜拜”让我知道,他是非常有希望的!我真心的希望像小海鹏一样的小朋友,有一天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会跑到老师面前说长道短!
蹲下来——便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孩子是那么喜欢上幼儿园,喜欢和同伴在一起嬉戏,有了他们的身影才有教师的一席之地,有了他们的欢声笑语才有班级的生机勃勃。
家园合作——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否则事倍功半。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建议忙碌的家长,重视和珍惜与孩子沟通、交流、分享快乐的重要性,多花些时间了解孩子、陪伴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
作为幼儿教师,我知道,其实孩子需要的很简单,只是一声关怀,一句问候,了解孩子,体贴孩子……我们可以做到很多!
参考文献:
[1]房云芳. 老师相信你会很棒的——我的教育故事[J]. 2021.
[2]李安安. 无处不在的教育"情"——读《我的教育故事》有感[J]. 人物画报:下旬刊,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