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德育;小学班主任;策略
正文
德育是立德的第一要务。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对小学班主任进行道德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班主任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观念,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在德育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充分地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并积极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在高效高质量的家校合作中拓宽德育渠道,使学生的德育学习更加有趣,更加有意义,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1强化思想认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成为了焦点。作为德育工作的先行者,小学班主任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具备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着德育的效果。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革新思想观念,深研相关的方针政策,利用多种手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德育能力,以德塑身,以德育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创新德育的教学形式,彰显德育的独有价值,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粉笔传递真理,德育彰显关怀。为了回应如今教育变革的新形势,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初心,秉持终身学习的奋进姿态,仔细研读新德育大纲、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及书籍,借助互联网搜集整理有关德育的前沿案例,依托生活积累多样的德育素材,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做好德育工作沉淀自我、夯实基础。面对学校组织的德育专项培训、进修、教科研等活动,踊跃参与其中,汲取先进的德育资讯以及德育经验,并积极内化吸收,有效地融入自己的德育工作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德育。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依据小学生的向师性、爱模仿等个性特征,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教育教学以及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应注重以身作则、以行导行、以德育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在尊重和鼓励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爱和温暖,在赏识和激励中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搭桥。
2推进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环境育人,润物无声。寓思想及教育于环境,这是教育的智慧。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聚焦环境建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德育内容,不断提升环境品质,积极营造多元、底蕴深厚的德育文化环境,以境化人,以德育人,让学生能够在温馨、愉悦的德育环境中成长成才。
在班级德育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生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引导班内学生踊跃加入到班级德育环境的建设中,凝聚众人智慧,共同商讨制定相关内容。例如我校对班级内文化墙、宣传挂画、文化角进行了建设和布置,班上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制定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德育内容,营造了优质、文明的育人环境。针对班级的各项规则制定,师生一起集思广益,从整体的框架到细节的探究,进行了数次的讨论和决议,最终制定了更为合适的细则条款,引导每一位学生自觉地遵守。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每一位学生都逐渐地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同时,依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以及实际需要,教师利用班会的时间开设了德育相关主题的教育课程,举办了德育活动周、主题演讲等,并组织了系列的德育明星评选、德育你我他、爱国主义电影展播、感恩有你、文明小标兵、安全教育等活动,营造了一个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育人环境,有力传递了丰富的德育知识,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意识,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构建了优良的班风、校风,促进了学生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
3丰富德育形式,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摆脱以往单一书面化的说教式教学,将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引入德育中,利用图文、音视频等元素来丰富教育内容,抓取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德育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全身心快乐地沉浸在德育中,拓宽学生德育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大力提升德育的质量。
立人之本,塑德于学。在对班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针对实际的学情、生情,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整理相关的爱国素材,融入爱国人物故事、红旗、爱国视频等元素,制成了爱国主义教育PPT。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五星红旗为引,借助多媒体向学生生动讲述了五星红旗的含义。在播放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请全体学生起立、敬礼、唱国歌。在观看《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电影片段时,笔者带着学生一起走进了那段革命岁月,在小英雄的故事里去体悟爱国主义精神。伴随着或轻柔、或激昂的音乐,学生进行了男女分组的诗歌朗诵。在富含感情的诗句中,学生领悟着诗句中蕴含的爱国力量;在慷慨激昂的朗读中,学生表现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祖国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答中,学生借一个个趣味小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竞争和比拼,在一问一答中不断升华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一问一答中让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在自己的心中。在课余时间,笔者请班级学生以“我的爱国梦”为题,通过视频、文字或绘画等形式来诉说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及美好祝愿。这样多彩而灵活的趣味教学形式,让小学生在接受德育时如沐春风,增强了小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有效引导小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4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德育实效
德育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实践性等特点。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还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切入点,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活动中,并展开深入的探究、思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效达成“教学做合一”的目的,增强德育实效。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组织班级“感恩教育”时,笔者一方面在主题班会上以讲演、视频、小组讨论、个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举止。另一方面,积极指引班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多样的活动来推进感恩教育。笔者开展了“感恩父母”的亲子活动,让班级学生在家帮父母做一次家务、为父母端一杯水、捶捶背,或者为父母做一次饭,在日常的点滴行动中表达感恩。班级学生用自己的画笔、文字、视频记录了这次活动。在温情的笔触中,在生动的绘画中,在感人的画面中,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交流更加顺畅,搭建了积极而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开展“尊老爱老敬老”的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敬老院当一名小志愿者,拿起扫帚打扫卫生、和爷爷奶奶聊天、站在广场上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在欢声笑语中,班级学生的尊老敬老意识得到了升华,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进行环保教育中,笔者组织学生走进校园、走入社区,开展了道路清扫、环保宣传等活动,带领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深刻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德育的效率和质量。
5实施家校协作,构建德育合力
家庭教育历来是学校顺利、高效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力量。在开展班级德育的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和协作。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班主任要正视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与家长建立紧密的交流渠道,让家长能够充分认识到德育对学生的重大意义,以自身的教育优势助力家长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使教师与家长之间保持同向同行、合作共育,为学生的德育营造科学性、系统性、持续性的教育环境,助推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在和谐、温馨的教育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我校教师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宣扬德育的重要性及相关举措,让家长从思想及行动上予以重视和配合,逐步形成家校合力,共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教师利用如今便捷的信息技术积极构建与学生家长的稳定沟通渠道,一方面,将学校、班级有关德育的信息、活动以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及心理状况等内容发送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进而更好地调整家庭教育内容,增进教育合力,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借助微信、QQ等工具向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情况,从而在班级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教育。同时,教师立足学生及教学的实际需要,组织了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诸如“感恩父母”主题亲子活动、“阳光教育、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日、“掌控自我情绪,快乐成就孩子”主题讲座、“有效的亲子沟通”名师讲座等等,推动了家长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增进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形成了德育和家庭教育的优质共育,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结语
新形势下,德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育人工程。小学班主任要时刻保持耐心、细心、责任心,用先进的德育理念、专业的德育素养以及创新的教育方式精准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在家庭与学校的协作中,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全面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毛晓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J].教育观察,2020,9(47):94-96.DOI:10.16070/j.
[2]王婧薇.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