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护理干预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作用
摘要
关键词
一体化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Braden
正文
老年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四肢活动受到限制,极容易在受压处发生损伤,形成压力性损伤[1]。加上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血管功能减退,末梢循环较差,皮肤组织承受机械压力能力较低,局部长时间受压更容易发生缺血、缺氧,引起压力性损伤发生[2]。压力性损伤会给老年患者机体,心理,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直接阻碍病情恢复[3]。所以对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需要阴引起高度重视。常规护理针对性不强,难以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一体化护理干预为创新护理方法,具有完整性和规范化,适合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能够提高预后效果。本文则分析一体化护理干预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作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接收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结局。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范围62岁-78岁,平均年龄70.02±2.11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范围61岁-79岁,平均年龄70.03±2.14岁。两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均知情同意。②均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年龄在60周岁以上。排除标准:①已经存在压力性损伤。②凝血功能问题。③精神异常,沟通困难,认知障碍。④配合度较低。⑤中途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一体化护理干预。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进行饮食协助、日常生活协助、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基础性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一体化护理干预:①建立一体化护理干预小组,组长为护士长,副组长为管床医生,成员为所在病区的护理人员。采取头脑风暴方式,整理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情况,结合各大网站优秀文献,设计护理方法,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化培训。②健康教育,利用宣传讲座、健康手册、小视频等,让老年患者,家属充分了解自身疾病,压疮形成和预防,应对措施等有关知识,促使老年患者,家属能够掌握,积极配合护理工作。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和老年患者沟通,交流,掌握老年患者心理状况。告知老年患者良好心理状况对病区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引导学会自主调节不良情绪。焦虑、烦躁时,利用深呼吸放松法,采取音乐疗法。担心压力性损伤发生时,护理人员给予安慰,告知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做好老年患者心理准备。④风险评估,利用Braden量表对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评分≤9分老年患者,放置气垫床,在病床上铺一层垫被,避免气垫床被磨破。气垫床充气到适当压力后,将透气性较佳的棉垫铺在上面,将老年患者放置在气垫床上。根据老年患者体重调整气垫床压力。定期对床垫、棉毯等进行清洗、更换,叮嘱家属每日检查气垫床是否正常,压力不足时及时补充。对老年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指导老年患者仰卧于病床,帮助老年患者采取头低高位,缓慢抬高病床背板15°-20°,降低腿板15°-20°,颈部垫软垫,避免悬空,保证老年患者头部和颈椎处于同一轴线,角度调节适当时询问老年患者感受,根据感受适当调节,促使尽量和床面密切结合,保证受压皮肤压力值最低。每4小时帮助老年患者从曲线型仰卧更换为直线型仰卧。每日评估1次。评分10分-12分老年患者,在以上基础上,每隔2日评估1次。评分13分-14分老年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及时更换衣物,对受压部位加强观察,并且每周评估2次。评分15分-18分老年患者,定期更换体位,及时更换衣物,做好受压部位观察,每周评估1次。⑤功能训练,根据老年患者机体情况,指导进行床上运动,主要为翻身、坐起运动,每日3-5次,每次10分钟-15分钟。⑥营养护理,根据老年患者机体状况,饮食喜好,制定饮食护理计划,指导老年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
1.3 观察指标
① 根据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Braden)评分分析两组发生风险程度。主要包括:摩擦力、剪切力、营养摄取能力、移动能力、活动能力、感知能力等6个方面。总分24分,分数越低代表越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
②根据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分析两组生活自理能力。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③分析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发生例数/总例数。
④根据生活质量表(SF-36)评分两组生活水平。主要包括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方面进行分析。每方面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情况越好。
⑤根据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析两组护理满意情况。采取百分制,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到9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护理前,后Braden评分
得出结果,观察组实施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Braden)评分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护理前,后Braden评分 (,分)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 | 护理后 |
观察组 | 40 | 12.35±1.23 | 19.11±1.37 |
对照组 | 40 | 12.30±1.20 | 15.46±1.25 |
t | - | 1.035 | 7.143 |
P | - | 1.011 | 0.004 |
2.2 分析两组护理前,后ADL评分
得出结果,观察组实施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护理前,后ADL评分 (,分)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 | 护理后 |
观察组 | 40 | 72.12±1.11 | 88.67±2.16 |
对照组 | 40 | 71.26±1.07 | 80.04±1.68 |
t | - | 1.205 | 7.133 |
P | - | 0.143 | 0.003 |
2.3 分析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得出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分析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发生率 |
观察组 | 40 | 1(2.50) |
对照组 | 40 | 5(12.50) |
χ2 | - | 7.207 |
P | - | 0.007 |
2.4 分析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
得出结果,观察组实施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分析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分)
组别 | 例数 | 时间 | 社会领域 | 生理领域 | 心理领域 | 环境领域 |
观察组 | 40 | 护理前 护理后 | 62.40±2.24 86.32±3.12 | 66.32±2.27 82.37±3.35 | 65.85±2.29 83.29±3.37 | 68.42±2.39 82.71±3.28 |
对照组 | 40 | 护理前 护理后 | 62.38±2.20 82.38±3.34 | 66.29±2.21 84.12±3.40 | 65.87±2.23 87.42±3.29 | 68.39±2.36 85.69±3.31 |
t | - | - | 4.337 9.391 | 4.271 10.831 | 4.101 11.820 | 4.791 10.001 |
P | - | - | 1.021 0.001 | 0.781 0.001 | 1.101 0.001 | 0.951 0.001 |
2.5 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
得出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 40 | 17(42.50%) | 19(47.50%) | 4(10%) | 90%(36) |
对照组 | 40 | 15(37.50%) | 17(42.50%) | 8(20%) | 80%(32) |
χ2 | - | - | - | - | 3.922 |
P | - | - | - | - | 0.048 |
3. 讨论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身体活动受限制,长时间的压迫会直接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引起压疮发生[4]。加上老年患者疾病影响,机体免疫力降低,皮肤抵抗力降低,压力性损伤风险极高[5]。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如果未及时治疗,还会引起较多并发症,导致原始病情恶化,直接威胁生命安全,增加治疗成本。所以对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针对性不强,护理效果较弱。一体化护理干预为创新护理方法,具有整体性和规范化,应用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护理中,能够帮助老年患者针对性采取预防方法,从根本上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性,从而提高老年患者预后效果。由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肢体无法得到活动,血液无法有效流通,极容易造成皮肤损伤[6]。因此指导老年患者定时进行翻身,能够缓解背部受压,加快血液循环,降低皮肤受损度。老年患者长时间卧床还容易引起心理疾病,给予老年患者心理安慰,稳定情绪,有利于控制并发症发生[7]。气垫床是长期卧床患者较为常见的压力性损伤预防手法,优势主要有:不会引起血液不通畅,手脚麻痹等现象。气垫床主要原理是让身体局部受压面积夸大而分散压力,让血液流通顺畅,皮肤正常供氧[8]。曲线型仰卧护理能够将压力均匀分配到机体各个界面,能够有效延长组织对压力的抵抗时间,从而预防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功能训练能够促进老年患者血液循环,促进机体免疫能力。此次研究则分析一体化护理干预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观察组实施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Braden)评分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一体化护理干预在长期卧床老年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作用较明显,值得临床重视并积极采纳。
参考文献
[1]秦呈燕,于红,任艳华.Braden量表联合预见性护理在创伤骨科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06):116-119.
[2]郭华.基于循证的细节护理预防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研究[J].婚育与健康,2024,30(05):127-129.
[3]潘君玲.保护动机理论在预防全麻介入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4,21(08):93-97.
[4]姜曙娟,赵锐瑾,刘军晓,等.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急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4,32(03):136-139.
[5]刘金柱,杨越.行为改变轮指导下的干预模式对老年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患者疾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4,30(01):211-215.
[6]陈丽燕,邹鹏涛,姜莉,等.一种透气减压防压力性损伤的心电监护电极片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4,22(01):150-152.
[7]高雅菲,张江博,詹强.压疮预警干预结合凝胶体位垫预防长时间手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的效果及对体位稳定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06):156-159.
[8]李向伟.预防性护理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02):8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