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
正文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以高血糖为典型特征,若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对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造成慢性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3]。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可分为甲、乙、丙、丁、戊5个分型,患者肝细胞发生病变,将可能引起糖代谢障碍,进而合并糖尿病的发生,加剧患者病情发展,增大临床治疗难度的同时为护理带来更大挑战[4-6]。相关研究表明,在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获得较常规护理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肝功能,辅助促进患者病情康复[7]。基于此,本研究将以我院2021年5月~2023年8月期间就诊8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例,通过分组对比分析优质护理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自2021年5月~2023年8月,共计8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依据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40例)、乙组(40例)。其中甲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0岁,平均(55.89±4.57)岁;其中I型糖尿病9例(22.50%),Ⅱ型糖尿病19例(47.50%),其他类型糖尿病12例(30.00%)。乙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为35岁,最大为69岁,平均(54.59±4.15)岁;其中I型糖尿病7例(17.50%),Ⅱ型糖尿病20例(50.00%),其他类型糖尿病13例(32.50%)。患者及家属在对研究知情基础上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审批,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甲组施以常规护理,依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监测患者血糖值变化,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若有心慌、乏力、头晕等不适症状,适量补充糖分,为患者科普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叮嘱患者戒烟忌酒,保持皮肤清洁,定期修剪指甲,不要用指甲去抓挠皮肤,注意患者病房清洁消毒,保持每日通风透气,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其开展有氧运动。
乙组应用优质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健康宣教:基于患者认知能力出发为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宣教,对于认知理解能力较好的患者,可进行口头健康宣教,以简单易懂的话语为患者解释医学术语,让患者了解病毒性肝炎、糖尿病的病因、危害性、自我护理方法等,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可围绕着五驾马车来讲解,分别为血糖监测、规律饮食、体育运动、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糖尿病无法治愈,若出现并发症将无法逆转,以此来引起患者对疾病重视,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患者不懂的问题做出耐心解答;对于认知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可在口头宣教的基础上应用多媒体设备在病房内每日播放宣教视频,借助生动直观的图片来促进患者的对宣教知识的理解,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
(2)心理关怀:受病情因素、终身服药等影响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若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解,将影响患者的身体状态,为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关怀,对于自身病情存在怀疑、拒绝或者不在乎等态度的糖尿病患者,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对患者病情进行深入分析,既不能轻描淡写,也不能夸大其词,使之能够认清现实,建立正确信念,让患者知道糖尿病为可控性疾病,以有效缓解心理应激反应,护理人员应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其感受,引导患者更多发掘自身兴趣爱好,转移对疾病本身关注度,以获取快乐和幸福感;对于因担心糖尿病并发症而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分享成功治愈案例,激励患者配合治疗,坚定患者康复信心,帮助患者从负面状态中摆脱出来;部分患者对血糖检测、胰岛素注射存在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在开展上述工作时应尽量动作轻柔,可通过安抚性动作来稳定患者状态,减轻患者不适感。
(3)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含量不足,对于营养物质吸收效果较差,将加剧对肝脏功能损伤,为此应依据患者的血糖值、运动量、身高、体重、营养状态、饮食偏好等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饮食指导,严格控制每日患者摄入总热量,以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饮食为最佳,推荐食物有芹菜、南瓜、荞麦、燕麦等,每餐定时定量,保持清淡,禁食过硬、刺激性食物,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对于重症肝炎病人伴有肝性脑病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来补充身体所需热量;对于胰岛素降糖患者可在每日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加餐,来避免低血糖现象的发生。
(4)用药监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联合用药,相应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性相应增加,为此护理人员在患者用药前应对患者进行用法用量指导,分析药物作用机制、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现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对不良反应的警惕性,用药期间严格监测患者血糖、肝功能指标变化,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主治医师,以针对性的调节患者药物治疗方案,尽量降低药物对肝脏的损伤。
(5)生活指导: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机体免疫力下降,将容易诱发感染,为此应让患者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勤加更换贴身衣物和床上用品,指导患者用温水泡脚,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对于卧床患者应定时协助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来预防压疮发生;病房运用紫外线定期消毒,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流通;在开展穿刺操作时,应严格遵照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
1.3观察指标
(1)分别于护理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在50分之下为情绪稳定,超出50分则评分升高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可用于评价患者抑郁状态,评分在53分之下为不抑郁,超出53分则评分越高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3)引导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共计100分,低于60分代表不满意,60分至80分之间为基本满意。大于80分为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方差进行检验,(%)表示,计量资料应该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血糖水平
护理前,甲、乙组血糖水平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临床护理干预,两组血糖值均有下降,相较于甲组,乙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低(P<0.05),如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护理前后对比(±s)
组别 | 例数(n) | 空腹血糖(mmol/L) | 餐后2h血糖(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甲组 | 40 | 8.65±1.18 | 5.71±1.08 | 11.14±2.25 | 8.97±1.15 | 8.82±1.26 | 7.58±1.02 |
乙组 | 40 | 8.74±1.29 | 4.98±1.01 | 11.23±2.17 | 7.28±1.26 | 8.64±1.33 | 6.29±1.14 |
t | - | 0.326 | 3.122 | 0.182 | 6.266 | 0.621 | 5.333 |
P | - | 0.746 | 0.003 | 0.856 | <0.001 | 0.536 | <0.001 |
2.2 心理状态
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相近(P>0.05);经过临床护理干预,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所减轻,相较于甲组,乙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如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前后对比(±s,分)
组别 | 例数(n)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甲组 | 40 | 57.29±3.16 | 47.42±3.28 | 58.14±3.03 | 48.74±3.52 |
乙组 | 40 | 56.91±3.35 | 43.28±3.11 | 57.79±3.29 | 43.69±3.37 |
t | - | 0.522 | 5.793 | 0.495 | 6.554 |
P | - | 0.603 | <0.001 | 0.622 | <0.001 |
2.3护理满意度
相较于甲组(80.00%),乙组护理满意度(95.00%)更高(P<0.05),如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 例数/n | 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护理满意度 |
甲组 | 40 | 18(45.00) | 14(35.00) | 8(20.00) | 80.00(32/40) |
乙组 | 40 | 25(62.50) | 13(32.50) | 2(5.00) | 95.00(38/40) |
X2 | - | - | - | - | 4.114 |
P | - | - | - | - | 0.043 |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等改变,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具有传染性强、病情严重等特点,会让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陷入一种紧张、焦虑等状态中,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应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8-10]。
3.1优质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本研究显示经过临床护理干预,两组血糖值均有下降,相较于甲组,乙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低(P<0.05),其同杨欣学者[11]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在该学者研究中以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干预,经过调查发现在干预3个月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空腹血糖(4.67±0.89)mmol/L、餐后2 h血糖(7.62±2.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4±1.56)%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证实了优质护理在血糖控制方面的积极作用。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病情特点、护理需求出发,制定科学干预计划,通过积极健康宣教让患者意识到临床治疗的重要性,进而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护理工作中,并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以从药物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入手调节患者血糖水平,降低过高血糖对患者的机体损伤[11-13]。
3.2优质护理可以调节患者心理状态
调查显示经过临床护理干预,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所减轻,相较于甲组,乙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相较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可以更为有效的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究其原因主要为优质护理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关怀,依据患者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让患者可以正确看待疾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能够及时将负面情绪排解出去,进而保持心情愉悦[14-16]。
3.3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较于甲组(80.00%),乙组护理满意度(95.00%)更高(P<0.05),优质护理更易为患者所接受认可,究其原因主要为优质护理可以更为有效的稳定患者血糖水平,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鼓励,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不同方面的需求,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17-18]。
综上所述,在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吕志新.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2):120-123+156.
[2]陈香花,黄燕白.全面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07):144-147.
[3]彭喜春,孙艳.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状态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J].广州医药,2022,53(02):7-11.
[4]刘娟,卢衬,聂莲莲.个性化饮食指导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上海医药,2022,43(02):52-54.
[5]王黎明,王莹.全科医生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校医,2021,35(10):747-749.
[6]刘小英,刘云,方向明,等.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横断面调查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9,34(03):292-293.
[7]李晓红.优质护理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05):8-10.
[8]栾晓春.优质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1):250-251.
[9]黄燕娇,刘雅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2):135-136.
[10]窦钰静,张洁.优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7):2201-2203.
[11]杨欣.优质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08):156-158+169.
[12]于琼,许莲花.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1,26(06):675-677.
[13]黄瑜,刘键明.探究糖尿病护理中的优质护理[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2):167-168.
[14]董婷,莫玉芝,钟汝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5):135+137.
[15]回雪妍.个性化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价值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6):100-101.
[16]刘丽,曾明梅,马丹丹.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06):1005-1006.
[17]李文娟.优质护理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0):118-121+129.
[18]于梅.全面护理干预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5):125-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