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蔡秀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514000

摘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本医院进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比两组的术后康复时间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检测结果的前后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下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自主咳嗽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干预前,肺功能指标、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检测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检测结果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的检查结果均发生变化,其中研究组的去甲肾上腺素等生理应激反应指标相对更低,肺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相对更高,P<0.05。结论: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生理应激反应、肺功能均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整体护理;保温护理;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影响

正文


肺楔形切除术常被用于切除肺边缘孤立性病灶,或用于开胸肺活检术,临床常根据病灶的大小、累及范围切除部分肺,由于形状呈楔形,故称之为肺楔形切除术[1]。早期肺癌常采取该术法进行治疗,由于该术法可以更多地保留肺功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因此受到广大医患的青睐[2]。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肺楔形切除术具有微创优势,但仍会给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引发生理应激反应,影响肺功能,因此临床需要积极护理[3]。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给患者带来的影响较为有限;而整体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而保温护理能够针对始终能够低体温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相应的护理,以降低患者发生应激反应的风险,使患者肺功能在术后得到更好的改善[4]。本文选择20211月到202312月期间在本医院进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100例患者,试探讨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211月到202312月期间在本医院进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对照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37~71岁,均值为(54.51±7.79)岁。研究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均值为(54.42±7.88)岁。比较以上数据,P均>0.05,可进行两组间的对比。

纳入标准:(1与《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5]中原发性肺癌的判定标准相符,且通过手术病理结果得到证实;(2)满足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治疗指征,无手术禁忌证;(3)身体状况可耐受手术;(4)病历资料完整;(5)研究内容已告知患者;(6)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的申请。

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肺部病变;(2)内分泌功能异常者;(3)罹患其他恶性肿瘤;(4)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5)精神疾病患者;(6)缺乏良好依从性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术前通过各项检查评估患者生理状况,以确保患者达到手术要求;在访视中进行健康宣教与负性情绪疏导,提醒患者做好禁食禁饮等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做好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医护默契配合,快速且谨慎地进行相关手术操作;术后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营造整洁舒适环境,提供饮食,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研究组采取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①术前:结合患者对病情和楔形切除术的了解程度进行图文或视频或口头讲解式的多元化健康宣教,并结合其性格特点采取个性化心理疏导,以对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进行有效改善。提前设置好手术室温度(26~30℃)和湿度(50%~60%),加热手术床,铺设保温毯,提前加热冲洗液、药液到37℃左右并使用恒温箱保温。②为存在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控制好原发病,确保其生理和心理状态都满足手术要求后将其转运至手术室,建立血管通路,连接监护设备,医护默契配合进行手术。术中为预防低体温,应避免暴露非术区域皮肤,并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观察术中患者体温变化,必要时使用加温毯来维持体温。③术后为患者做好保暖和隐私保护,选择温度适宜的通道将患者转运回病房。使用便携温度计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并以保温毯维持为患者体温(不低于36℃)。与病房护士联系,在患者回到病房前提前调节温度到28~30℃左右,以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状态,预防体温下降。此外,为患者提供富含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刺激性食物需禁食,以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患者免疫力,预防感染发生。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以改善其肺功能。

1.3评估指标

1术后康复时间指标:统计下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自主咳嗽时间、住院时间。

2肺功能指标:使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并计算二者的比值。

3生理应激反应指标:为患者采集3ml外周静脉血,予以高速离心处理(转速为3500/分钟,时间为5分钟),使用放射免疫分析仪对分离出来的血清进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的检测[6]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9.0,计量数据分布状态正常,描述以x(_)±s”的形式,检验t值,差异若需存在统计学意义,则应P0.05

2结果

2.1术后康复时间指标

见表1研究组的下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自主咳嗽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

1:术后康复时间指标的对比c-±s

分组

下床时间(小时)

引流管留置时间(日)

自主咳嗽时间(小时)

住院时间(日)

研究组(n=50

14.13±2.51

3.13±0.27

9.09±2.12

9.34±1.53

对照组(n=50

21.16±5.93

5.19±0.68

15.83±3.79

12.65±3.51

t

7.720

19.909

10.975

6.113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肺功能指标的前后变化

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见表2:两组干预前的检测结果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的检测结果均发生变化,其中研究组相对更高,P0.05

肺功能指标前后变化的对比c-±s

分组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L

用力肺活量(L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n=50

1.34±0.23

2.77±0.49*

2.13±0.27

3.21±0.69*

69.41±2.37

86.51±6.93*

对照组(n=50

1.37±0.22

2.12±0.38*

2.16±0.28

2.63±0.41*

69.78±2.42

78.31±4.11*

t

0.667

7.412

0.545

5.110

0.772

7.196

P

0.507

0.000

0.587

0.000

0.442

0.000

注:对比干预前,均为*P0.05

2.3生理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的前后变化

生理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变化见表3:两组干预前的检测结果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的检测结果均发生变化,其中研究组相对更低,P0.05

3生理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前后变化的对比c-±s

分组

去甲肾上腺素(ng/L

肾上腺素(ng/L

皮质醇(μg/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n=50

222.77±12.03

281.23±22.43*

111.31±12.09

164.44±23.31*

189.57±10.21

251.25±15.36*

对照组(n=50

222.68±12.06

372.48±32.63*

111.23±12.21

208.64±34.46*

189.62±10.42

306.74±20.81*

t

0.037

16.296

0.033

7.512

0.024

15.170

P

0.970

0.000

0.974

0.000

0.981

0.000

注:对比干预前,均为*P0.05

3讨论

肺楔形切除术是一种比传统肺叶切除术创伤性更小的术法,其可以楔形切除部分组织而不伤及周围组织,给患者肺功能带来程度尽可能小的损伤。但是,患者术后依然可能因为手术创伤、对手术结果担忧而产生的负性情绪而影响到康复效果[7]。因此,临床需要在围手术期做好护理干预。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措施不全面、不连续,且态度不够主动,在围手术期潜藏着许多风险性因素,患者的术后康复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8]。研究组的整体护理可以在围手术期针对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通过全面的检查、主动的保护、对原发病的积极控制来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同时在围手术期采取的加热药液、使用保温毯、减少非手术区域暴露等措施则能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减轻机体受到的刺激,预防生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9]。见结果,研究组的下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自主咳嗽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干预前,肺功能指标、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检测结果:干预后的去甲肾上腺素等生理应激反应指标相对更低,肺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相对更高(P0.05),可见对比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给患者带来的积极影响。吴玮 报告中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的肺功能指标和生理应激指标、更短的术后康复时间P0.05),与本文相关指标的对比结果趋势一致。

综上,临床应为肺楔形切除术患者积极开展整体护理与保温护理,以改善其肺功能,减轻其生理应激反应,加快其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刘雯,吴蓓.围手术期精准护理对行肺结节楔形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08):115-117.

[2]郑木苹,王国娜,陈丽琴,.加速康复外科多环节管理体系应用于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34):163-166.

[3]王丽丽,陈丽丽,龙飞,.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7):3798-3801.

[4]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27):2037-2074.

[5]伍惠仪,孔艳秀,林秀娟.细节护理在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4):5-8.

[6]江超,陈维维.呼吸康复专项护理在肺癌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全程干预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2):1844-1846.

[7]罗强,黄斯阳,张晓安,.加速康复外科多环节管理体系在胸腔镜肺切除术病人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23,31(02):168-171.

[8]丁小荣,陈微微.基于循证的预警性护理对胸腔镜肺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12):54-57.

[9]房雅君,姚艳玲.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09):1137-1140.

[10]吴玮,陈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用于老年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呼吸功能、应激指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04):34-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