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管理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目视管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效果
正文
静脉给药为临床治疗当前中药手段,因此类治疗形式在人体血液循环中直接参与,所以,在安全性上要求更高[1]。PIVAS为配置静脉给药专门的科室,工作中任一环节均会对治疗有效性、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强化管理PIVAS十分必要。目视管理可保证流程、严谨展开整个工作流程[2]。为了解其具体价值,本文取我院PIVAS36名工作人员展开探究,分析目视管理的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3年4月~ 2024年4月,取我院PIVAS 24名工作人员,随机分组,对照组12名,男:女=10:2,年龄平均(31.10±4.18)岁,观察组11名,男:女=10:2,年龄平均(29.10±4.18)岁,组间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 PIVAS常规工作模式。
观察组-目视管理:(1)创建目视管理小组:组内成员含PIVAS药学部护理组组长、药学部管理者、所有医务人员,护理组组长、药学部管理者为组长,负责组内所有工作的指挥、协调、组织,定期考核小组工作,将考核结构挂钩绩效工作。(2)管理内容:转化限定流程、工作要素、信息成为可视化信息,便于工作期间,工作人员清晰找到相关要素、信息,充分借助文字、图像,工作人员开始自我完善排序、设置,使PIVAS管理质量最大限度提升。(3)运用在医嘱审核中:自主审核为我院PIVAS审核医嘱形式,分类保存新旧医嘱,每日审核时仅需对当日新医嘱实施审核。审核通过新医嘱后,背景颜色无变化。而打包医嘱更换为黄色背景,不合理医嘱颜色为紫色,并将不合格原因显示出来。背景颜色不同,容易获得审方药师注意医嘱,大幅提高处理医嘱的效率。决策批次时,以背景颜色对医嘱新旧做出区分,以浅蓝色表示旧医嘱,深蓝色表示新医嘱,审方药师策侧重批次划分新医嘱,大量时间节省,审方质量、速度提高。(4)分类摆药区标识:A分类摆药架的标识:以药物用途、性质为依据划分摆药架为多个区域,划分区域时编号。货位责任人标注在编号旁,管理该药架内全部药品效期。每月责任人检查一次,挑出效期3个月药品,药品近效期登记本登记,保证管理PIVAS药品效期的质量。B分类药品周转盒:以贮存药品为依据确定药品周转盒颜色,分为深蓝色带盖遮光盒、蓝色普通药品盒。药师应自我提示贮藏、运输药品的条件,注意遮光盒盖好,最大限度保证药品稳定性。C特殊药品标识:将特殊药品划分,对应标识标出,含贵重药品、冷藏药、精神药品、细胞毒药品、避光药品、高危药品等,例如:细胞毒性药物在药品名称前将危险药品标识标出,(5)成品筐、输液标签、摆药筐、摆药单特殊标识:A摆药单分类:摆药单期间,需将特殊符号标记在特殊药品名称前,用作提醒,将冰箱药名称前加“ ”。PIVAS摆药实行批次,汇总摆药单中,以不同批次划分药品。存放不同的摆药单,以时间、类别为依据,分类置入对应收集箱内,方便重新核对查找,不必要时间浪费减少。B摆药筐分类:为对应不同批次医嘱,分别以不同颜色划分摆药筐批次,如白色、绿色、红色、蓝色、黄色。以摆药汇总单具体批次为依据一一对应划分摆药筐、结束摆药后,统一将各颜色药品置入玫红色箱内。C输液标签特殊标识、批次分类:以患者用药时间、医嘱合理性为依据,划分输液标签成为16各批次。医嘱中提及剂量非整只的药品应在输液标签上给予不同提示,特殊药品也需不同提示。输液标签内应包含药品有无特殊要求,如需特殊滴速、避光输注、是否皮试等。D成品筐分类:为对应不同批次的医嘱,分别以不同大小、颜色划分成品筐,如黄色、红色、蓝色等,配置人员向对应颜色筐内放入同一批次成品液。以免混淆各批次液体。已贴完标签的成品筐和液体筐、摆药筐、摆药单一一对应批次,以颜色为依据,舱内人员可迅速配置对应批次药品,提示配置药品顺序,以免集中配置药品量较大出现混淆问题,舱内配置药品错误几率降低。(6)配置舱内管理:A划分配置舱:以配置条件、药物性质为依据设置配置舱三个,于舱门上方醒目处张贴醒目的白色标识。物流通道醒目标注入口、出口标志,提醒物流走向,以免级别不同洁净环境产生交叉污染。B区分工作人员的着装:因洁净区不同对于洁净度要求存在差异,工作不同区域工作人员着装应不同。在配置舱内,工作人员一律灰色拖鞋,蓝色无菌连体衣。其他区域白色统一工作服,蓝色或红色拖鞋。C划分配置舱内的物品:划分不同的PDA扫描器显示,我院当前PIVAS执行舱内扫描配置,挑拣退药时间节约,减少了发生误配、退药等情况。以不同声音、色彩文字区分退药医嘱、需配置医嘱。划分配置台类别:将绿色标识牌放置在舱内放置台的上方,以药品不同压力作用选择不同操作台,工作人员行为更具规范性,以免发生串台加药情况,配置错误率降低。编码标识注射器筐:各配置台均配备对应注射器筐,贴有绿色分类编号,注射箱内物品应标识,含瓶套、签字笔、治疗碗等,配置前准备的时间减少。舱内钟表配置提示:为使工作人员紧张度适当增强,各配置舱均配备钟表,可随时查看工作时间、半点报时,提示时间便于均匀化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人员在舱内不慌不忙,有条不紊顺利的展开工作,确保配置任务按点、按时完成。垃圾分类:分类严格管理配置舱内垃圾,严谨混放生活与医疗垃圾。以黄色利器盒盛装损伤性利器,将封口盖好。利器盒、盛细胞素药物垃圾袋均外贴黄色表示,醒目标注化疗药物,提醒处理人员处理时分类,完善防护工作。(7)划分成品包装:A分类下送筐:下送筐颜色不同,运送药品批次不同。长期医嘱下送时选择蓝色筐,以粉色、深绿色下送筐运送临时医嘱。筐内详细标注对应科室等内容,便于核对人员准确及时分配,掌握好下送药品前最后的一关,差错率降低,保证输注药液及时性,临床满意度提高。B划分包装袋颜色:药品类型不同打包时选择颜色不同的包装袋,便于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核对药品,提醒职业防护细胞毒药物。(8)工作流程图、制度:各通道均粘贴不同班次应急电话、操作流程图等,将对应标识贴在消防工具上。(9)其他:A七步洗手法:保证操作无菌的前提是手卫生。PIVAS各洗手池旁均张贴七步洗手法图片,提示工作人员洗手正确的方法,避免扩散污染。B应急处理包:将针刺伤处理盒收纳盒放在配置舱内,内涵应急处理医用的辅料,如纱布、消毒棉签、创可贴等。将“细胞毒药物溢出包”放置在化疗药物放置、配置、下送区域,避免发生溢出化疗药物等情况,完善职业防护,避免细胞毒物质伤害配置人员。(10)管理调配岗:设定调配期间对应串口,且结合不同种类药物,开启单项窗口,双向窗口严禁开区,出药期间以相关规定为依据严格遵循科室顺序,核对各科室所需药品、药物报告时间,于科室相关事件结合,发药时应时间顺序为依据,源头上杜绝药品与科室间有发药混淆情况发生,PIVAS工作效,率显著提升。调配期间工作应保证秩序,禁止、杜绝发生摆放随意等情况[3]。
1.3观察指标
(1)管理效果:显效(PIVAS护理人员执行操作期间以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研究期间未见差错事件,可正确选择适当信息)、有效(PIVAS护理人员完整工作时可遵循相关规定,出现差错,但已及时纠正,在传递药物至科室前,差错有效解决)、无效(上述标准均未达成)[4]。
(2)管理质量控制评分:邀请优秀的医生、护师,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评价PIVAS护理人员护理的质量,从五个方面展开,含相似药品调配、标签符合度、剂量符合度、病区符合度、批次符合度,各项目20分慢,100分满,质量越好,分值越高[5]。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处理,定量、定性资料进行t、χ2检验,各表示%、(`x±s),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管理效果
组间管理效果(P<0.05),见表1。
表1 管理效果(例,%)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12 | 5(41.67) | 2(16.67) | 5(41.67) | 7(58.33) |
观察组 | 12 | 8(66.67) | 3(25.00) | 1(8.33) | 11(91.67) |
X2 | 16.514 | ||||
P | <0.05 |
2.2管理质量控制评分
组间管理质量控制评分(P<0.05),见表2。
表2 管理质量控制评分(`x±s)
组别 | 例数 | 总分 | 相似药品调配 | 标签符合度 | 病区符合度 | 剂量符合度 | 批次符合度 |
对照组 | 12 | 76.27±21.71 | 14.53±4.25 | 15.24±3.59 | 14.51±4.24 | 16.75±3.44 | 15.24±2.54 |
观察组 | 12 | 90.77±12.93 | 18.37±2.64 | 18.25±2.75 | 17.24±2.53 | 18.68±2.47 | 18.23±2.54 |
t | 4.551 | 5.007 | 4.611 | 5.911 | 6.900 | 5.915 |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PIVAS为保证住院患者静脉给药有效、安全的一个关键环节,PIVAS工作量大、种类繁多、工作人员缺少监管且素质不一。当前许多医院着重关注配置药物期间如何降低风险,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有关研究分析与PIVAS适合的循环模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但均有诸多问题存在,如欠缺监管、不够量化、细化等。
本文将目视管理给予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控制分值较对照组优,管理效果91.67%较对照组58.33%高,提示了目视管理利于控制调配药品的质量,发放药品潜在危害降低,强化控制质量,促使日常保存、放置药品更具标准化。
目视管理属管理新型手段,其理念主要为借助可视化流程图、颜色标志传递给工作人员一种信心,大大提高工作的质量、效率,经分类药品,促使药品展示更为直观、生动,可使工作流程有效缩短,工作简化。PIVAS存在较多内容,含较多药品科目,如普通用药、营养液、静脉用药等,会创建多个岗位部门,主要集中负责调配患者静脉用药等、借助目视管理便于工作人员掌控现场,安全表示可用于护理人员警示,使调配错误几率最大程度降低,差错率降低。该管理手段亦可使给药安全性显著提升,划分药物种类,主要以适应证、科室、批次等为依据,单独包装特殊药品,避免混淆药品。此外,调剂高危药品的量还需控制,拟定药品防止、保存的一个标准,便于工作中纰漏改善,工作过全面性、安全性最大程度提升。陈晓辉[6]文中分析管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95.00%高于参照组65.00%,说明目视管理能提高满意度。
综上,PIVAS实行目视管理取得了显著效用,利于管理效果提高,管理质量改善,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倢,王永,王玮,等. 基于合理用药的静脉用药医嘱闭环管理在降低P IVAS输液调配量中的成效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3,23(4):488-491,497.
[2] 司云霞,司宏,卫栋萍. 基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恶性肿瘤细胞毒药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2023,30(9):144-147.
[3] 张书岩,邹雪,徐丛丛. 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输液包装配送闭环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4,30(4):82-85.
[4] MARK MACDONELL, JITESH D. KAWEDIA, YAN PING ZHANG, et al. Chemical Degradation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Agents and Opioids by a Novel Instrument[J]. 2021,56(5):576-583.
[5] 夏宏,刘炜,吴永佩. 静配中心安全运行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系列解读(八)[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3,43(3):239-242,251.
[6] 陈晓辉. 目视管理对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5):9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