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高春玲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 吉林 通化 134001

摘要

目的:探讨在控制医院感染时应用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是出现传染病的患者,并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接受实验,对照着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为感染管理+护理管理,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医院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传染病患者就诊期间,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联合实施使得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提升医院的传染病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感染管理;护理管理;医院感染

正文


传染病是一种比较容易传播的疾病,它的传播方式也是非常广泛的,通过人际传播可以引起严重的疾病,甚至会危及人体的健康。一旦大规模的疫情在社会上蔓延开来,将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必须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疫情的发展,减少对医院的感染风险,同时也保证了人民的健康[1]。对于医院感染来说,其对整个医疗安全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是患者疾病进展和治疗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病情会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恶化,这给患者增加了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给患者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同时,在医院感染现象的影响下,还会对医院的信誉和信誉产生影响,当前,由于公众的权益意识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因此,需要采取具体的护理管理措施,才能使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和预防。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我院接受治疗,属于传染病患者,共计100将患者分为两组,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下表1,以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实施实验。

1患者一般资料统计表

组别

例数

男女比例

年龄范围(岁)

平均年龄(岁)

平均体质量指数(kg/m2))

研究组

50

23:27

19-42

30.08±1.47

23.15±1.18

对照组

50

25:25

20-40

29.12±1.41

22.86±1.04

t/χ2

-

0.526

0.945

0.945

0.564

p

-

0.05

0.05

0.05

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在患者就诊的过程中,要检查患者的症状,加大消毒力度,随时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控制患者的用药和饮食。

1.2.2研究组联合实施感染管理+护理管理

1.2.2.1建立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小组,制定并实施护理管理规范,每个科室都要有一名感控监督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将各科室污染区、无菌区划分清楚,定期做好消毒工作,使病房整洁、干净。病区的病区负责人每日进行病区监测,并报告病区的管理成效。病房主管每天对病房进行督导,并汇报病房管理效果。建立一名感染科管理人员和一名感控医生的管理团队,并建立以主任为首的感染管理团队,各部门负责人分别负责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并在临床工作中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管理。

1.2.2.2制定感染管理体系。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和完善三层监控网络,加强感染管理科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使各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参与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另外,医院还需要联合各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将重点科室和一般病房区分开来,并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医务人员的反馈,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的管理体系,使医院的管理更加规范,降低院内感染率[2]

1.2.2.3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入职培训,制订和健全了院内感染相关的教育和评估规范,并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如医院感染知识和操作规程等。通过对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重点是针对目前发生的新型细菌感染问题,增强医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3]。管理者要在知识考核、实践操作测评中,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同时还能得到及时地反馈,激励医疗工作者继续学习、总结,以此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并在病房显著位置醒目地标志。在进入无菌区前,要穿上防护衣,注意手部的清洁,严格执行“七步洗手”的无菌措施[4]。每天早晨由医务人员组成小组讨论会,集中探讨如何提高院内感染管理水平,增强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意识。医务人员每天在各病房中随机抽取医务人员,对医务人员进行评分。

1.2.2.4加强对病房的管理,做好病房的卫生,抽样检测病房的空气和物品,督促各个部门及时改正,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5]。一旦出现医院感染,要立即做好相应的工作,将情况报告给上级领导,分析、解决问题。所以,做好病房内部的卫生工作,实施湿式清洁,拖地,保持病房内50%-60%的相对湿度,每天通风,并保持房间内的空气消毒。

1.2.2.5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运作,医务人员在使用器械前,要对器械的密封性、洁净度等进行检验。加强术前、术后消毒,及时更换器械,预防院内感染。要在医嘱下正确应用抗菌药物,如果患者有感染症状要及时采样进行检查。患者和患者要尽可能地隔离,避免相互感染[6]

1.2.2.6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医务人员应了解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基础知识,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观察其疗效。用药前还要做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以指导临床用药,保证用药合理性。

1.2.2.7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清理房间内的垃圾,饭前便后要洗手。要重视患者的个人防护,防止病原菌产生,减少患者的感染率。此外,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提醒其戴好口罩,并告知其预防感染的方法,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做好护理过程中的手部卫生工作。

1.2.2.8加强对院内感染的统计和监测。通过对各个科室患者的动态监测,结合以往病例资料,探讨导致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和相应的护理问题。通过对致病菌的分析,掌握其在该地区的分布状况,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防治对策[7]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满意度,通过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评分在95分及以上表示十分满意,评分在80-95分、60-80分范围内分别表示满意和一般满意,评分在60分及以下表示不满意。

比较管理质量评分,共对比四项,每项总分25分,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就是χ2:检验计数资料,就是[n(%)]。P<0.05代表本研究相关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满意度统计表[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50

27(54.00)

8(16.00)

5(10.00)

10(20.00)

40(80.00)

研究组

50

33(66.00)

13(26.00)

3(6.00)

1(2.00)

49(98.00)

χ2






6.529

P






0.05

对医院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传染病的管理质量评分统计表±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技能

健康宣教

病区管理

护理态度

对照组

50

25.37±3.20

28.41±1.18

24.72±0.22

26.98±0.13

研究组

50

18.76±3.86

21.83±0.77

18.68±0.31

19.39±0.29

t

-

8.625

8.421

7.808

8.914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临床上的传染病具有很高的传染性,这是由于传染病中的病原体具有广泛的传播途径,而且可以在人与人接触后很快就被感染,所以在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传染病进一步扩散,同时对已患病的人群也要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对患者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并可以有效地控制院内的大面积感染[8]。在传统的医院护理管理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对传染病的控制能力较差,而且管理体系也不够健全。它的目标医务人员也相对较少,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对细菌的控制没有足够的意识,从而加大了医院的感染风险。在医院里,对其病情的防治管理是很重要的,当患者被诊断出有传染性疾病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和检查,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同时也要做好疾病的控制[9]。所以,必须对护理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地加以优化,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将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应用在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剖析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做好调查,明确造成感染的原因和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情况。其次,对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在护理管理工作执行的时候,增强医务人员的观念,加强各项管理工作,确保无菌状态,这样才能将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10]。建立体系制度,有效地提升管理质量。同时,根据医院的具体条件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管理计划,实施应急管理,更好地提升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效果。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操作也是十分关键的,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学会自我约束,改进传染病防护的行为和操作,保证无菌操作,增强疾病防治意识,减少感染的途径和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11-12]。在实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填写和记录患者的传染病情况,以便能更好地预测他们的感染风险,对他们的感染病例要及时报告,同时要做好隔离和预防工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可以看出,在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疏导,让患者主动地配合工作,让患者对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更高的满意度,同时,通过加深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可以更好地做好各种防治工作,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研究组对我院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更高,可知医务人员在实施传染病防治工作时,都会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会得到提升,护理管理技术也会随之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护理工作质量,降低医院的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本课题前期研究发现,样本数量小,结论尚不充分,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前瞻性研究。但本研究资料初步证明,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实施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在组织传染病的传播方面效果显著,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医务人员的护理水平,保证护理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于埼,宋艳,张可寅.隔离病区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5):2248-2253.

[2]宋悦.浅谈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4):1+3.

[3]陈燕如,李惠萍,周凯,等.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控制呼吸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6):133-135.

[4]周寒锋.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胸部内科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7):60-62.

[5]于埼,宋艳,刘思聪,等.非感染科支援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的调查分析[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22,7(1):60-65.

[6]蒋瑾,王丹,曹长东.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应用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2):8-9.

[7]尉建珍.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与意义分析 [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 (22): 196+198.

[8]李香玉. 优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 38 (08): 107-109.

[9]马秀梅.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J]. 中国农村卫生, 2021, 13 (16): 65+67.

[10]赵夏,罗爱华,林芳露. 优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J]. 基层医学论坛, 2021, 25 (15): 2079-2080.

[11]黄瑜梅,龚美红.优质护理在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和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4):46-47.

[12]冯阳.优质护理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和质量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1):0022-002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