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临床观察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高琼琼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314000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023年接收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压贴三棱镜治疗,观察组接受广泛治疗,改善视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视力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后续视力恢复有积极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综合疗法;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临床观察

正文


  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主要影响斜视角度小于5°的斜视疾病,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与患者先天发育不足和对眼球运动中心控制不足有关,大多数患者伴有弱视和脑室旁视力等疾病。然而,由于患者斜视角度小,缺乏外界能见度,很难通过常规检查发现,很容易被受影响患者的父母忽视。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影响患者的阅读能力,导致视力受损,最终发展为严重的弱视。该研究表明,复杂的医疗干预不仅需要戴眼镜进行矫正,还需要使用不透明和光学抑制的方法进行治疗[1]。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和研究临床综合疗法治疗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有效性。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1-2023年接收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诊断标准,均为单眼发病者;②患者中无行过眼部手术者,无眼部其他疾病者,无治疗一般换为其他治疗方法者;③所有患者都是自愿接受治疗的,患者家庭的所有成员都知道这一点,并与我院签署了同意书;④所有患者均无精神障碍,听力良好,逻辑思维正常,无家族遗传;⑤患者记录完整。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随机数对照组。,平均(3.16±0.34)岁,身高60~85cm,平均(75.10±3.14)cm,其中中心注视弱视患儿13例,旁中心注视弱视患儿12例,轻度弱视9例 ,中度弱视10例,重度弱视6例;对照组25例,男孩16例,女孩9例,年龄在1~6岁,平均(3.25±1.21)岁,身高62~87cm,平均(77.30±2.16)cm,其中中心注视弱视患儿14例,旁中心注视弱视患儿11例,轻度弱视8例 ,中度弱视12例,重度弱视5例,(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压贴三棱镜治疗,佩戴压贴三棱镜矫正。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①遮盖法,对患者进行眼球运动、眼位和屈光间质等眼部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弱视情况配置弱视眼睛,患者在带上弱视眼镜后,用黑布将镜片遮挡住,每天定时佩戴眼睛,佩戴时间不能低于6小时,后续可根据患者具体治疗效果调整佩戴时间。②远距离光学压抑疗法,主要为给患者使用压抑膜,使患者眼睛的健康视力比弱视低2-3行。③红色闪烁治疗,引导患者用弱视眼聚焦在晶状体斑点中心的黑色斑点上,然后在晶状体斑点区域释放一个闪烁的红色斑点。控制斑点闪烁次数,每分钟最多80次,治疗时间为10分钟。家庭作业眼科治疗,包括健康的眼睛,引导患者进行温和的锻炼,如绘画和家庭作业。使用联合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确定治疗持续时间。

1.3观察指标

①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②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不良反应包括:流泪、疼痛、干痒等症状,计算总发生率;③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治疗效果等级可参照小儿弱视疗判标准分为显效:患者矫正视力在0.9以上;有效:患者的视力矫正改善了两排或两排以上;没关系:患者的视力没有显著变化,甚至没有下降趋势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处理和分析统计研究数据。定量数据应显示为平均值±标准差(±s),使用t检验,计算数据为χ2要用检测来表达。在P<0.05的情况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状况对比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状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初诊视力

矫正后视力

视力提高行数

球镜度数

观察组

25

0.47±0.23

1.21±0.16

2.65±0.12

+5.62±1.92

对照组

25

0.42±0.16

0.83±0.18

1.43±0.13

+3.74±1.41

X2

--

0.8923

7.8893

34.4792

3.9461

P

--

00.3767

0.0001

0.0001

0.0003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流泪

疼痛

干痒

总发生率

观察组

25

1

1

1

12.0

对照组

25

2

3

2

28.0

X2

--

--

--

--

8.0000

P

--

--

--

--

0.005

2.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5

9

15

1

96.0

对照组

25

3

16

6

76.0

X2

--

--

--

--

16.6113

P

--

--

--

--

0.0001

3. 讨论

视力从小逐渐发育成熟,0-3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眼睛在这个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光刺激,就会剥夺黄斑形成清晰图像的机会,导致双眼之间的视觉输入不平等,模糊与清晰图像之间的竞争,最终弱视,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微小度斜视性弱视主要症状为斜视角度<5°,并伴有弱视。患者的斜视程度相对较小,与正常眼睛相比,双筒望远镜视觉环境中的视力和周边融合程度没有显著差异。轻度斜视性弱视患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得到充分解释。一些科学家认为,斜视是导致儿童轻度斜视性弱视的主要因素,治疗儿童轻度斜视的关键是获得清晰的视网膜图像[2]。通常家长不重视斜视情况,没有引导患者接受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弱视的发生。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止病情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临床治疗应以患者的视力为基础,并应选择适当的方法。

遮盖法是常见的的传统方法,弱视患者优势眼对弱视眼有严重的抑制作用,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减少抑制,以稳定病情发展,促进弱视视力恢复。有关研究报告显示,遮盖法在小儿弱视的临场治疗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3]。有效遮盖的前提条件包括:正确的遮盖方法和有效的遮盖方法继续的,但是由于大多数患者自控能力差,很难长时间保持,虽然在父母的帮助下治疗,但也会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光学压抑疗法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与遮盖方法相比,光学压抑疗法更方便,主要规则是通过戴眼镜来抑制优势眼的视力。可以使用矫正眼镜观察斜视,以观察近端物质,而优势眼的视力被压制至接近弱视眼视力,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红色闪烁疗法包括在受影响的眼睛上佩戴红滤镜,以阻断弱视的光刺激,增加对比度,刺激弱视的视觉能力,改善视力[4]在为患者做精细作业的同时,有可能选择性地锻炼视网膜细胞的敏感性,从而对疾病产生治疗效果。选择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小程度斜视性弱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原因是复杂的治疗可以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的方法,强调改善患者的视力。任何治疗方案都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表现进行强有力的复杂改善。每种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因此,复合疗法是一种值得支持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过综合疗法后,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相比,观察组视力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疗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后续视力恢复有积极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强.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效果[J].中外医药研究,2024,3(2):57-59

[2] 黄灿,吕维娜,雷先明,等.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医生,2023,8(14):8-11.

[3] 李坤喆.系统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3):66-67.

[4] 雷秀丽.综合疗法治疗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药研究,2022,1(11):15-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