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体质特征的临床研究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朱春红 伍德军通讯作者 吴晓莹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 广西 537000

摘要

目的:通过收集病例,找到肿瘤病人的中医体质特征,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收集2022年-2024年至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的已确诊肿瘤患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相关信息,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所有的统计的假设检验水准为α=0.05,P<0.05 则所做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或者 Fisher的精确检验。结果:纳入合格病例300例。其中平和质为29例,占比9.7%;气虚质为64例,占比21.3%;阳虚质为98例,占比32.7%;阴虚质为15例,占比5%;痰湿质为36例,占比12%;湿热质为17例,占比5.7%;血瘀质为12例,占比4%;气郁质为20例,占比6.7%;特禀质为9例,占比3%。由此可看出,阳虚体质的病人占的比例最多。不同的体质病人中,饮用凉茶的数量、运动的多少、睡眠的质量、情绪的好坏与体质存在关联关系。关于凉茶的饮用,其中以阳虚体质的凉茶饮用多与少的占比差异最大,其次是气虚质。关于运动,以阳虚体质的运动量多与少的占比差异最大,其次是气虚质。关于睡眠质量,以气郁质的睡眠质量好与坏的占比差异最大,其次是阳虚质。关于心态,以气郁质的心态好与差的占比差异最大,其次是阳虚质。结论:此次收集的本地300例肿瘤病人中,以阳虚质体质为主,提示可能阳虚体质的人群有肿瘤易感性,应注意加强调理及作息,而对肿瘤的治疗上应重视患者的阳虚体质,做到体质、病、证相结合,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恶性肿瘤、中医体质、阳虚

正文


恶性肿瘤目前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复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全球2020年癌症病例数据,约1929万例的新增癌症病例, 996万例的新增癌症死亡患者[1],如何更好地为癌症患者提供治疗十分紧迫。

目前国际上针对肿瘤的治疗有外科手术、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这些治疗手段对恶性肿瘤都有一定疗效,有的也能治愈一些病人,但是大多副作用明显,对于部分肿瘤也无明显效果。我国在肿瘤的治疗上还多了一项选择——中医治疗。中医在治疗肿瘤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如恢复病人体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2]、减轻放化疗对身体的毒副反应[3]、控制肿瘤生长、肿瘤晚期维持治疗[4]等。

本研究选取300例在我院我科就诊的肿瘤病患,拟从中医体质角度对已确诊的肿瘤病人进行研究,了解肿瘤病人的常见体质,以期对肿瘤的治疗、预防等方面提供思路。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024年至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的已确诊肿瘤患者300例,年龄、男女不限。本项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纳入标准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5]里罗列的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有影像学支持;患者意识清醒、愿意配合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的。

  1.3排除标准

    危急重症患者;不愿意配合或者难以配合完成问卷调查的患者;需要对患者病情保密者。

2. 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方法

    问卷采用纸质版,由受过统一培训的课题组成员使用统一术语按照《肿瘤病人中医体质特征的临床研究病人调查表》对患者逐一询问,一一记录患者舌脉象及症状,配合表中的罗列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6]的项目进行判断。判断结果将由另一课题组成员根据患者调查表进行复核,尽量避免判断误差。

  2.2数据录入方法

    收集完成的纸质问卷将由专人保管及将数据录入电脑,由另一课题组成员对录入电脑的数据与纸质版问卷内容进行核对,避免录入差错导致最后结果误差。

  2.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将使用SPSS 24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所有的统计的假设检验水准为α=0.05,P<0.05 则所做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或者 Fisher的精确检验。

3. 研究结果

  3.1主要中医体质分布

300例肿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别分布如下(表1):其中平和质为29例,占比9.7%;气虚质为64例,占比21.3%;阳虚质为98例,占比32.7%;阴虚质为15例,占比5%;痰湿质为36例,占比12%;湿热质为17例,占比5.7%;血瘀质为12例,占比4%;气郁质为20例,占比6.7%;特禀质为9例,占比3%。由此可看出,阳虚体质的病人占的比例最多,这也对我们的治疗很有指导意义。

 

1   300例肿瘤病人的中医体质分布

中医体质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血瘀质

气郁质

特禀质

总数

例数

29

64

98

15

36

17

12

20

9

300

百分比

9.7%

21.3%

32.7%

5%

12%

5.7%

4%

6.7%

3%

100%

 

 

  3.2生活方式(凉茶、运动、睡眠、情绪)

不同的体质病人中,饮用凉茶的数量、运动的多少、睡眠的质量、情绪的好坏与体质存在关联关系(P﹤0.05),见表2、表3、表4、表5。关于凉茶的饮用,其中以阳虚体质的凉茶饮用多与少的占比差异最大,其次是气虚质(表2)。关于运动,以阳虚体质的运动量多与少的占比差异最大,其次是气虚质(表3)。关于睡眠质量,以气郁质的睡眠质量好与坏的占比差异最大,其次是阳虚质(表4)。关于心态,以气郁质的心态好与差的占比差异最大,其次是阳虚质(表5)。

 

2


中医体质

χ²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血瘀质

气郁质

特禀质

P值

少或

不饮

凉茶

例数

19

24

22

10

14

12

5

9

6

 

 

.000

 

占体质

比例

 

 

65.5%

 

37.5%

 

22.4%

 

66.7%

 

38.9%

 

70.6%

 

41.7%

 

45.0%

 

66.7%

喜饮

凉茶

例数

10

40

76

5

22

5

7

11

3

占体质

比例

 

 

34.5%

 

62.5%

 

77.6%

 

33.3%

 

61.1%

 

29.4%

 

58.3%

 

55.0%

 

33.3%

总计

例数

29

64

98

15

36

17

12

20

9

占体质

比例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3


中医体质

χ²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血瘀质

气郁质

特禀质

P值

适量

运动

例数

15

21

14

5

12

9

4

6

4

 

 

.003

 

占体质

比例

 

 

51.7%

 

32.9%

 

14.3%

 

33.3%

 

33.3%

 

52.9%

 

33.3%

 

30.0%

 

44.4%

极少

运动

例数

14

43

84

10

24

8

8

14

5

占体质

比例

 

 

48.3%

 

67.2%

 

85.7%

 

66.7%

 

66.7%

 

47.1%

 

66.7%

 

70.0%

 

56.6%

总计

例数

29

64

98

15

36

17

12

20

9

占体质

比例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4


中医体质

χ²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血瘀质

气郁质

特禀质

P值

睡眠

正常

例数

19

44

44

7

31

8

6

8

5

 

 

.001

占体质

比例

 

 

62.5%

 

68.8%

 

44.9%

 

46.7%

 

86.1%

 

47.1%

 

50.0%

 

40.0%

 

55.6%

熬夜

失眠

例数

10

20

54

8

5

9

6

12

4

占体质

比例

 

 

34.5%

 

31.3%

 

 

55.1%

 

53.3%

 

 

13.9%

 

52.9%

 

50.0%

 

60.0%

 

44.4%

总计

例数

29

64

98

15

36

17

12

20

9

占体质

比例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5


中医体质

χ²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血瘀质

气郁质

特禀质

P值

 

心态

良好

一般

例数

18

52

49

9

24

13

7

5

5

 

 

.000

占体质

比例

 

 

62.1%

 

81.3%

 

50.0%

 

60.0%

 

66.7%

 

76.5%

 

 

58.3%

 

25.0%

 

56.6%

心态

较差

例数

11

12

49

6

12

4

5

15

4

占体质

比例

 

 

37.9%

 

18.8%

 

50.0%

 

40.0%

 

33.3%

 

 

23.5%

 

41.7%

 

 

75.0%

 

44.4%

总计

例数

29

64

98

15

36

17

12

20

9

占体质

比例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4. 讨论

根据结果显示,肿瘤患者中以“阳虚质”体质多见,提示可能阳虚质的人群有肿瘤易感性;并且这个结果既符合中医对肿瘤的病理认知,对中医对肿瘤的治疗方法也有启示和印证。如徐博文[7]等认为,大部分患者是因为素体阳气受损,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黄帝内经》中亦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虛”,故而古今认知相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阳化气,阴成形。”这是说阴阳变化是万物变化的规律,阳代表积极、活动、温煦等,阴代表消极、静态、寒凝等,两者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人体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正常生理状态则能体健,反之则病。肿瘤患者素体阳虚,阳气不足则失温煦推动,进而导致气机失调,阴寒凝滞,血液、津液输布不利,日久则形成癥瘕积聚。现代许多医家亦在此理论下对肿瘤治疗,取得不错的效果,如赵静[8]等根据此理论运用温通法治疗恶性淋巴瘤;王栋[9]等通过此理论运用抚阳法治疗恶性肿瘤。故而在肿瘤病人的治疗方案上,应重视肿瘤病人阳虚质多见的情况,结合患者的体质、病、证,更严谨地遣方用药,以期提高疗效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肿瘤患者中以“阳虚质”体质多见,根据问卷中患者的生活作息习性得以窥见一二。①受两广地区独特的“凉茶文化”的影响,老百姓日常习惯饮用凉茶,凉茶中多含清热利湿的药物,但是老百姓饮用很少辩证,若辩证不对而饮用,寒凉药性侵袭人体,阴胜则阳病,日久损及阳气,逐渐引起阳虚体质。②运动对于人体的影响也很重要。动为阳、静为阴。现代许多人都不爱运动,偏爱坐着、躺着,日久亦会阴长阳消导致阳虚体质;况且“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不运动对健康的损害十分明显。华佗《五禽戏》曾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练习功法的人进行检测,发现长期锻炼八段锦能提高人体脏腑温度[10],这也证明了锻炼能增强人阳气。③熬夜、睡眠不足是现在的常态,但并不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黄帝内经》中提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中起居有常就是提醒我们应该按时作息。中医认为子时是阴消阳长的关键时候,如果此时顺应人体阴阳变化入睡,则阳气正常得生,反之则会影响阳气的生发。故长期睡眠不足或失眠,阳气渐耗,日久形成阳虚体质。④《灵枢·百病始生》提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由此可见不良情绪对人体损害很大。不良情绪多见消极的,属阴,阴盛则阳病;包祖晓[11]等通过对235份治疗抑郁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发现抑郁情绪经过辩证多属虚寒性疾病,阳气亏虚、升发无力是主要病机,益气温阳法是抑郁情绪治疗的重要基础,这也侧面说明不良情绪,特别是抑郁对阳气有所损耗,日久形成阳虚体质。

本研究亦有不足之处,如有地域性的局限,本地属于我国以南靠近赤道的区域,天气炎热、夏日偏长,故对体质亦有一定影响;样本量较少,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略有偏差,待后续研究继续进行以期进一步增大样本量,修正偏差。但仍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启示,也能为本地的肿瘤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1]SUNG H,FERLAY J,SIEGEL R L,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 Cancer J Clin,2021,71(3):209-249.

[2]蒋子威, 刘胜. 乳移平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影响及机制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 53(01): 91-95.

[3]陈明明, 郭旭, 熊乙霓, 等. 培元固本法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 2022, 43(8): 1049–1051.

[4]陈信义,董青,田劭丹,等. 恶性肿瘤中医药维持治疗临床价值与述评 [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4(9):777-78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

[6]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7]许博文,李杰,高瑞珂,等.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肿瘤的中医辨治[J]. 中医杂志,2020,61(4):315-318.

[8]赵静,夏小军,郭炳涛,等. 从“阳化气,阴成形”探讨温通法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的运用[J]. 湖北中医杂志, 2024, 46(1): 46-49.

[9]王 栋,张 艳,李清波,等. 从“阳化气,阴成形”探讨扶阳法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J]. 山东中医杂志, 2024, 43(1): 24-28.

[10]田思玮,宋军,闪增郁,等.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究八段锦对平人脏腑功能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40(9): 2160-2167.

[11]包祖晓,田青,高新彦,等.235首抑郁情绪治疗方剂的用药组方规律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4(5): 763-7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