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正文
1 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
1.1 影响因素众多
在工程建设中,会存在诸如人为、机械材料、施工技术等不确定因素。而市政工程由于涉及面广,更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不仅给施工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也对工程进度及质量控制造成影响。其中,人为因素包括领导层、技术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旦人员责任心缺失或专业技术水平差,就会导致施工管理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机械材料因素是指应用于施工的材料与机械,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机械老旧、性能不佳,都会给施工管理造成阻碍,进一步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施工技术因素包括在施工期间对各项规范及标准的执行情况,技术标准不达标也会导致工程质量不佳。
1.2 受拆迁及政治因素影响大
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会涉及拆迁,不可避免地会给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而且在拆迁过程中,部分居民出于个人情感或者不满意补偿方案等原因而不愿拆迁,甚至会阻挠工程建设。这些问题都会给市政工程的施工带来影响。另外,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市政工程通常带有政治性质,代表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其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1.3 涉及部门众多
市政工程多由政府投资,加之市政工程建设的内容烦琐,涉及诸多机构、部门,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及纠纷,一定程度上会给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带来影响。
2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质量问题
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存在着以下几点质量问题:一是施工企业的质量意识相对薄弱,他们过于强调经济利益,并不能从本质上真正关心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屡见不鲜,施工企业以此换取高额利润的情况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二是一些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他们的一线施工人员大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不能及时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甚至一部分工作人员并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导致施工过程中质量漏洞频出。例如,如果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摆放原材料会导致原材料损坏,或者在施工过程中盲目追赶施工进度而忽略了施工图纸,这都会影响市政工程的整体可靠性;三是施工材料不合格,原材料是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市政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多数是由原材料不过关造成的。例如混凝土是市政工程的主要施工材料,水泥、骨料、砂、水是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如果任一成分出现质量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最终使用质量。比如骨料多少、砂粒大小、水分多少等都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如果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被规范处理,将会引起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2.2 环境污染问题
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染、粉尘污染、水污染等。固体废弃物污染不难理解,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留下的大量废弃固体物,例如拆除旧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等,如果这些固体垃圾不能及时处理,不仅会侵占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也会对土壤和水质带来影响。水泥和石灰是市政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挥发出大量粉尘,不仅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一些悬浮性质的粉尘也会对施工设备造成影响,加大设备的故障概率;噪声污染和水污染也是市政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的污染问题,特别是雨污混流问题,会造成河道污染,影响公共安全,同时废水若不经过有效处理,甚至会影响城市的整体水文环境,必须引起施工及管理单位的高度重视。
2.3工程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现如今我国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意识大多相对薄弱,这也是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重点问题。我国绝大多数的市政工程在选择施工单位时,都是以招标的方式进行,需要在招标环节严格审查各个施工单位的资质和实力,同时明确规定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但是对于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却很少制定详细的条款来进行约束,这也导致部分施工单位并未引起对施工过程管理的足够重视,最终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工程质量管理意识的薄弱,也直接影响了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盲目缩减成本开支,会私自节省很多施工流程,或者采用劣质的原材料进行替代,也没有投入时间和精力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以及在施工现场布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这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因为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相对复杂,一些一线施工人员又大多由农民工组成,他们都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行为,如果缺乏必要监管,将会严重影响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3 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完善策略
3.1 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质量管理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市政工程在投入使用阶段能否充分发挥出服务职能,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之间产生密切的关联。因此,在构建市政工程管理体系阶段需要着重强化对于质量这一项指标的控制与管理,以此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为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重视质量指标,加大力度构建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安排足够数量的质量检验人员,在完成施工任务后由检验人员对质量进行检查,同时每完成一道施工工序都要安排施工质量抽检,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制定有效的补救措施。在市政工程建设质量控制阶段,需要融入全过程质量控制意识,从工程设计规划、施工建设、施工技术选择以及质量验收等方面展开质量管控。通过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保障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要求,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质量瑕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补足与完善,使其竣工质量能够符合要求。
3.2 强化工程成本控制管理
成本控制同样也是市政工程建设阶段最关键的指标,其涉及市政工程中所投入的资金以及各项资源情况,因而保障成本控制质量能够促进市政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市政工程从招投标、工程设计规划、工程施工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原材料采购以及竣工验收等方面构建企业全过程成本控制体系,最大限度降低市政工程中投入的经济成本,同时需要保障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这样才能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促进整体市政工程建设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为逐步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做出良好贡献。
3.3 完善工程进度控制管理
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着力保障市政工程进度控制能够确保整体工程按照合同标准要求完工,有效避免无法如期交工的问题,而一旦出现该项问题就有可能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投入,同时也会由于延期交付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实际过程中,需要针对工程的进度控制进行科学且规范的设计,针对每一道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规划设计,考虑到其中有可能产生的意外因素,制定科学且合理的施工建设规划,保障整体工程能够按照方案的要求顺利进行,促使整体工程能够如期完工,保障市政工程质量的同时强化进度控制。
3.4严格控制工程关键环节
为了促进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展开,且保障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需要建立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有效完善市政工程的各个环节,从而为整体工程的高质量竣工奠定基础。在实际施工环节中,需要注重对于工程关键环节的把控,严格遵循标准规范展开操作。例如,在施工期间需要充分明确施工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权限,保障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系统性展开。
4结语
市政工程是涉及民生的重点项目,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是确保市政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本条件。要想保证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及市政工程质量,需要以优质高效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作为支撑,因此相关人员应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晓斌.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2):38-39.
[2]梅建令.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科技风,2020(32):108-109.
[3]刘文海.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及健全管理体系的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8):178-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