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患者植骨后的观察与护理干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骨不连;植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正文
断骨未按预期时间恢复,临床医学称之为骨不连,此情形意味着伤骨长时间未得到修复,且超越了一般愈合所需的时间[1]。如果这类症状不断加剧,患者可能会承受肢体功能障碍损伤以及骨完整性丧失的危险。因而,在遇到骨不连情况时,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康复进程,并施予恰当的护理干预。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骨不连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这批患者平均划归为两个小组,每组容纳30名病人:对照组施行标准的护理程序,而观察组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男性19位,女性11位,年龄范围介于24至7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2.54岁,年龄标准偏差为7.33岁。骨不连情况中,肱骨患者13人,肱骨非愈合7人,胫骨非愈合10人。观察组参与者包括13名女士与17名先生,其年龄跨度为22岁至74岁,平均年龄计算为53.42岁(涨落幅度在5.74岁以内)。该组患者骨不连位置以11名股骨、8名肱骨和11名胫骨患者为主。所有参与本项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已充分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签署了明确的知情同意书。对两组参与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分析可知,其结果在统计学上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植骨的流程为:处理骨折端 - 处理髂骨 - 安置外固定支架 - 植骨。
对照组:常规护理流程包括观察和监测患者体质状况、生理指数,叮嘱患者形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同时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根据患者感疼痛程度,给予适宜的镇痛药。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1)心理护理:进行植骨手术的患者往往担心术后会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产生焦虑感。为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根据患者情况用正确、适宜的方式进行沟通,理解患者感受,由此拉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还应向其展示那些治愈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此外,还应引导其形成良好日常习惯,并叮嘱患者注意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事项,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治疗的重要性,以提升其对医嘱的依从性及家属的配合度。(2)植骨护理:需将患者受损肢体抬升至三十度高度,并运用托具等固定工具固定受伤位置,以免造成伤情加重。同时,应对伤者实施康复锻炼,协助其伤患部位进行渐进式活动,此外,该恢复训练还应纳入深度吸气和扩胸练习。(3)并发症预防:根据诊断结果来评估患者身体健康,并辅导患者病进行床下活动。注意保护易受伤的肢体不过分受重,尽可能减少植骨区域的应力集中量,以防止螺栓松动。与此同时,需叮嘱患者按照医生指示服用抗排斥药物,还需定期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状况,一旦发现红肿或出血等异常应即刻告知医生予以处理。(4)疼痛护理:通过引导患者转移关注点来缓解其痛感强度,并在需要时结合阵痛药物以舒缓不适。(5)饮食护理:需叮嘱患者在平时进食时重视营养摄入比例,勿偏食或挑食,确保饮食合理,效摄取营养成分。此外,注意选择易于消化的食材,并减少摄入高油及刺激性辛辣食品,以禽鱼类为饮食主体,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1.3 判定标准
通过对照分析,以评估两组患者在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分发调查问卷给患者及家属,收集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随访六个月,定期对患者进行观察回访,检查其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用百分比来表示恢复程度,分数越高,代表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软件的22.0版本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指标以(`x±s)形式展现;对两组数值进行对照时运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指标表示为%,并采用卡方检验(χ²)进行各组间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比例高达96.67%,相较之下,对照组患者满意比率只有75.8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表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 n | 十分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 30 | 21 | 8 | 1 | 29(96.67) |
对照组 | 30 | 10 | 12 | 8 | 22(75.86) |
χ² | 6.405 | ||||
P | <0.05 |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评分
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见下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评分(`x±s)
组别 | n | 关节功能恢复评分 |
观察组 | 30 | 88.93±2.12 |
对照组 | 30 | 65.33±5.29 |
t | 22.682 | |
P | <0.05 |
3 讨 论
临床医学中,骨折不愈合称为骨不连。在大多数情形下,骨骼具备强大的自愈能力,在接受恰当的治疗后,绝大部分的骨折都能得到恢复。但仍有部分骨折难以通过身体自我愈合,这类状况被称作骨不连[2]。据相关研究统计,在所有骨折案例中,约有5%的患者无法完全恢复健康。持续性活动时骨折处的普遍临床表现为活动时有明显疼痛感。优质护理指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疼痛、饮食以及植骨护理等多个层面出发,实施干预护理模式,并以护理过程为中心,不断提升各个护理程序的标准化和环节的紧凑度,通过各部分的无缝配合,力图大幅度提高护理服务的品质和水平[3-4]。在本次研究中,实施的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饮食建议等多方面内容。这一系列措施牢固确立了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度,并基于此,进一步强化了日常基础护理的服务品质。另外,借助心理学理念,帮助患者确立克服疾病的信念。关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疼痛护理展示了其直接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的优势。也向患者传授了多种非药物疗法的知识,以按摩、深呼吸以及聆听音乐为核心方式,实际应用表明这些方法可极有效的助力患者舒缓疼痛[5]。鼓励患者亲属在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医嘱执行的依从度,增强治愈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采取优质护理程序来干预患者骨不连情况,可提高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植,徐芳露,陈兵乾.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兔桡骨骨不连实验研究[J].交通医学,2024,38(01):6-10.
[2]陈王,范超领,陈俊杰,余添赐,李铭雄.自体骨移植内固定结合正骨丸治疗胫骨无菌性骨不连[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35(12):2395-2400.
[3]叶剑,廖明新,林伟明,吴冯春.两种植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不连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3,31(12):1063-1068.
[4]李倩.骨不连患者植骨后的观察与护理干预研究[J].人人健康,2020,(03):190.
[5]王丹.骨不连患者植骨后的观察与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238-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