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的影响评价
摘要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全科医学;综合防治
正文
中图分类号:R473
0 引言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因为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调整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它的主要表现是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不仅无法治愈,还会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纪斌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疾病。在得了原发性高血压后,如果不加以防治,将血压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各种并发症,非常容易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日常医疗护理干预非常重要,社区作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有责任和有义务通过宣教和综合防治的方式,引导患者有效控制自身血压水平,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发展全科医学的过程中,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采取综合防治干预手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本文为探明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的应用效果,做出了以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年3月~2023年6月,研究由衙前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研究人员为全科医生,将7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先对36例患者实施常规防治干预,后对36例患者实施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设置了对照组,对观察组的36名患者采用常规的防治手段;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设置了观察组,对观察组所有患者实施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纳入标准:年龄<80岁;本社区居民;临床确诊原发性高血压;依从性良好;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精神和语言功能障碍;非自愿参与研究;病程<1年;药物过敏史。
1.2 方法
对照组:全科医生常规指导患者服用降压药,并结合患者的血压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用药行为指导。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引导患者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进行自我管理。
观察组:①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所有患者的健康档案均为独立设置,档案上要严格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详细记录患者的疾病史、诊断信息、药物禁忌、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全科医生对患者提供更好地干预服务,科学选择药物实施干预治疗[1]。全科医生每月要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每半年评估一次患者的身体情况。全科医生综合防治期间,医生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慢病管理,全方位呵护患者健康。
②全科医生要指导患者对日常生活展开规划,从低脂、低糖、低胆固醇、低盐的饮食方案上着手,规范患者的日常饮食,从饮食健康上规避危险因素;全科医生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定期指导患者进行保健训练、有氧运动,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③全科医生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辅导等优质服务,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患者抵触治疗。全科医师要多渠道与患者建立沟通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全科医生可以定期组织患者进行集中讲解,邀请血压控制情况良好的患者向其他患者传授经验,或者在微信群里分享慢病管理经验,在病友的相互鼓励下,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④全科医生在对患者实施随访的过程中,要通过检查、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全科医生要为每一名患者提供专业化的保健工作,详细为患者介绍疾病的形成和治疗机制,切实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保证慢病治理的效果。
⑤全科医生督促和指导患者做好血压的自我监测,对特殊患者要适当增加随访频率,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⑥全科医生要做好用药指导工作,在面对每一名患者时,都要耐心地为患者介绍每种药物的药理、用法等,帮助患者了解各类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在面对用药的问题时,对各类药物形成清楚的认识,避免不良反应诱发各类不良心理[2];全科医生要严格督促患者按时用药,指导家属监督患者用药,不能私自停用或者更改药物剂量。
⑦全科医生要借助随访的机会,了解患者的病情,对存在并发症或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结合血压、心率等检查结果,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在无法查明原因,或者患者症状加重的情况下,要及时将患者转移到医院。
⑧全科医生要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关系,与患者家属一起,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①调查两组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熟悉程度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②在干预期间,持续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记录。
③采用SF-36评价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涵盖生理健康、心理状况、独立能力、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和精神信仰六大指标,评价量表的指标的分值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④统计和计算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了解全科护理模式是否会对患者的并发症控制产生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20.0软件,计数与计量指标分别用%和(`x±s)表示,分别用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知识熟悉程度和用药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的对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的知识熟悉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知识熟悉程度和用药依从性[n(%)]
组别 | 例数 | 知识熟悉程度 | 用药依从性 |
对照组 | 36 | 28(77.78) | 30(83.33) |
观察组 | 36 | 32(88.89) | 35(97.22) |
x | 6.786 | 2.986 | |
P | 0 | 0 |
2.2 血压情况
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在标准范围内,对照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健康标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干预期间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x±s,mmHg) | |||||
小组 | 例数 | 收缩压 | 舒张压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36 | 136.72±3.51 | 131.81±0.82 | 87.60±3.61 | 81.52±1.73 |
观察组 | 36 | 137.28±3.23 | 121.61±7.50 | 88.51±5.22 | 78.69±2.02 |
t | 0.330 | 5.021 | 0.481 | 3.796 | |
P | 0.059 | 0.001 | 0.097 | 0.023 |
表3 SF-36评分(`x±s) | ||||||
小组/例数(n=36) | 对照组 | 观察组 | t | P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生活健康 | 72.12±2.37 | 82.36±1.71 | 73.29±2.68 | 90.07±1.25 | 1.379 | 0.000 |
独立能力 | 74.68±3.28 | 83.06±1.20 | 73.74±1.05 | 91.66±0.98 | 2.628 | 0.000 |
心理状况 | 73.66±1.71 | 81.69±2.37 | 71.04±2.38 | 89.14±2.87 | 1.028 | 0.000 |
生活环境 | 78.66±1.83 | 85.67±0.97 | 77.69±3.07 | 93.01±0.80 | 1.483 | 0.000 |
人际关系 | 70.66±2.48 | 83.62±0.48 | 69.77±5.34 | 91.76±0.71 | 5.628 | 0.000 |
精神信仰 | 72.65±2.16 | 84.01±0.96 | 73.15±1.23 | 90.01±1.87 | 3.776 | 0.000 |
表4 并发症发生率[n(%)] | ||||||
组别 | 例数 | 脑梗塞 | 眼底视网膜病变 | 心肌梗死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发生率 |
对照组 | 36 | 2(5.56) | 0(0.00) | 3(8.33) | 1(2.78) | 6(16.67) |
观察组 | 36 | 0(0.00) | 1(2.78) | 0(0.00) | 0(0.00) | 1(2.78) |
1.375 | 6.251 | 3.734 | 2.050 | 11.667 | ||
P | 0.028 | 0.034 | 0.029 | 0.013 | 0.010 |
2.3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评估中,两组的各项评分指标均为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指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更高P<0.05,如表3所示。
2.4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4所示。
3 讨论
全科医学与临床医学相比,在面对各类疾病的防治时,虽然专业性优势并不显著,但其有着更明显的综合性优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发展全科医学的主体,由全科医生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全科医生综合防治服务,能进一步降低患者面临的疾病风险,为患者生命与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3]。全科医学的照护与干预具有个性化和综合性的优势,能帮助患者及时发现疾病风险,并通过科学的治理指导和综合防治,以社区为场所为患者提供持续性、全面性的服务,能在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保障[4]。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在经过有效防治的情况下,患者面临的各类并发症风险将大幅提升,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虽然原发性高血压无法治愈,但经过科学有效的防治,可以将患者的血液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样就能降低疾病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全科医生综合防治中,由全科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用药、治疗等提供科学指导,能更好地控制患者个体的血压,这种“一人一方”的模式本身更能提升治疗的效果。全科综合防治的实现,依靠全科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处理办法,采取专业化的治疗和防治手段,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护理,提高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5]。全科医生可以指导患者做好慢病管理工作,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调整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规范患者的用药行为,其与常规干预手段相比,更重视疾病防治的综合性、针对性和个性化,能通过对患者提供综合防治服务,更科学地治疗患者的疾病。在本文的研究中,证明通过全科医生综合防治,能提高患者的疾病防治知识水平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说明患者在接受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后,其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会大幅提升,能认识到科学用药对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7]。
研究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在正常范围内,生活质量提升程度更加显著,并发症案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能将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在相对正常的状态,降低高血压对患者生命与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6],且全科医生综合防治还能降低患者面临的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1]白雪婷. 基于科学饮食指导的基层全科医生慢病健康管理培训的实践与探索[D]. 山西医科大学, 2023.
[2]裴莹. 基于全科医生连续性干预的农村地区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效果评价分析[D]. 中国医科大学, 2023.
[3]黄冬群. 全科医生家庭签约服务在钦州部分农村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D]. 广西医科大学, 2020.
[4]张越. 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在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名医, 2020, (04): 132+135.
[5]薛淇丹. 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 中国医科大学, 2020.
[6]李渊, 裴典春. 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在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 (08): 130+139.
[7]包晓东, 苏瑾, 陈佳杰. 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在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 3 (06): 104-105.
作者简介:倪建建(1982-),男,汉族,浙江杭州,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全科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