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循证护理;健康教育;遵医行为;生活质量
正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多发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疾病,其症状以恶心、上腹胀痛等表现为主,病程时间较久,治愈难度较大,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1-2]。临床治疗此疾病主要采取药物方式,可明显减轻患者不适症状;但长时间用药会导致身体产生耐药反应,不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引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降低其用药依从性与配合度[3-4]。对此需联合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提高药物疗效、加强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干预模式,通过将循证依据为基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措施的系统化、规范化[5]。联合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度与认知度,使其深刻认识到遵医嘱用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其依从性[6]。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健康教育联合干预,研究分析联合干预方案对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借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治疗的CAG患者(n=10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CAG临床诊疗要求;②年龄≥18岁;③无认知/精神/视听等功能异常;④依从性或配合度良好;⑤知情研究内容,自愿参与并签订协议书。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②凝血功能异常;③靶器官病变严重;④血液或免疫等系统疾病;⑤中途退出研究或转院、失联、断联。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CAG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观察,两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基本资料
组别 | 例数 | 性别[n,(%)] | 年龄( | 病程时间( | 体质量指数( | |
男性 | 女性 | |||||
对照组 | 50 | 27(54.00) | 23(46.00) | 56.36±6.68 | 4.56±1.32 | 23.18±0.42 |
观察组 | 50 | 29(58.00) | 21(42.00) | 56.59±6.53 | 4.36±1.43 | 23.14±0.53 |
t/χ2 | - | 0.162 | 0.174 | 0.727 | 0.418 | |
P | - | 0.687 | 0.862 | 0.469 | 0.677 |
1.2方法
两组干预随访时间均为30d。对照组单纯实施常规护理,即告知患者药物用量、用法,叮嘱其不宜食用刺激、生冷等食物,保持饮食口味的清淡少油。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循证护理
(1)寻找循证依据:回顾分析以往收治患者的诊疗资料,明确造成CAG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原因,通过万方、知网、维普等渠道收集资料,采取头脑风暴法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诊疗情况筛选对应的优质资料,为干预方案制定提供循证参考依据。
(2)护理措施:①认真倾听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并对其保持尊重与鼓励,告知其心态调整方式,增强自护能力,利用循证护理措施抑制疾病进展,消除其对干预服务的抵抗性、排除性。②护理人员需立足于患者角度进行思考,采取多元化方法对其讲解CAG发病机制等健康知识,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知识的掌握度与了解度。③评定其疾病进展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告知其适当增加每日饮水量,尽量增加每日新鲜蔬果的摄入量,根据身体耐受度开展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改善个人体质,增加身体免疫力与抵抗力。
1.2.2健康教育
(1)设定健康教育个性化方案:入院后全方面、多角度了解与掌握患者基线资料,其中涉及其成长环境、学历、理解能力、家庭状况等内容,和其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密切掌握其在治疗环节中的生理、心理、思想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2)教育方法: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多元方式对其宣传教育CAG发病机制、发病原因等健康知识,其中主要涉及面对面讲解、健康宣传册发放、专家讲座、视频播放等方式。
(3)教育内容:①疾病知识:详细告知其CAG病因、典型症状、治疗方式、预后效果等内容,辅助其深刻认知自身疾病。②心理教育: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综合性掌握与了解其心理状况变化趋势、主观诉求,并根据其性格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其负性情绪对疾病的消极影响,引导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③饮食教育:结合其饮食喜好、生活习惯,为其制定差异化的饮食方案。重点强调饮食卫生对疾病的影响,尽量摄入容易消化、热量低、高蛋白等食物,不宜食用油腻、辛辣等食物。④用药教育:告知其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并告知其用药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情况及防范措施,持续提升其依从性。
1.3评判标准
(1)干预后遵医行为干预情况评估:干预后运用自制量表问卷调查两组合理饮食、规范性用药、定期来院检查、戒烟戒酒、情绪管控等干预情况,五个维度评分范围均为0~20分,总分100分。分数与遵医行为关系为正相关。
(2)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变化情况评估:干预前后分别运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7](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分析两组社会、环境、心理、生理领域四个方面的改善情况,评分范围为0~25分,总分为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为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7.0对数据进行处理,遵医行为评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组内比较t计算。P<0.05表示组间/组内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后遵医行为干预情况评估
观察组干预后合理饮食、规范性用药、定期来院检查、戒烟戒酒、情绪管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后遵医行为干预情况评估()
组别 | 例数 | 合理饮食(分) | 规范性用药(分) | 定期来院检查(分) | 戒烟戒酒(分) | 情绪管控(分) |
对照组 | 50 | 14.37±1.56 | 15.32±1.65 | 14.29±2.13 | 10.36±1.48 | 11.65±1.48 |
观察组 | 50 | 18.31±0.32 | 19.43±0.51 | 18.19±0.67 | 15.58±1.35 | 17.49±1.62 |
t | - | 17.495 | 16.828 | 12.350 | 18.426 | 18.820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变化情况评估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社会领域[(19.33±3.22Vs16.52±3.18)分]、环境领域[(18.36±2.82Vs15.72±2.93)分]、心理领域[(17.09±2.51Vs14.09±3.14)分]、生理领域[(19.15±4.67Vs15.44±4.24)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变化情况评估()
组别 | 时间 | 社会领域(分) | 环境领域(分) | 心理领域(分) | 生理领域(分) |
对照组(n=50) | 干预前 | 11.06±2.89 | 11.81±2.75 | 11.88±2.34 | 9.83±3.12 |
干预后 | 16.52±3.18 | 15.72±2.93 | 14.09±3.14 | 15.44±4.24 | |
观察组(n=50) | 干预前 | 11.89±1.69 | 12.33±1.46 | 11.13±1.34 | 9.36±1.76 |
干预后 | 19.33±3.22 | 18.36±2.82 | 17.09±2.51 | 19.15±4.67 | |
t/P对照组(干预前后) | 8.985/0.000 | 6.880/0.000 | 3.991/0.000 | 7.536/0.000 | |
t/P观察组(干预前后) | 14.467/0.000 | 13.427/0.000 | 14.812/0.000 | 13.871/0.000 | |
t/P组间值(干预前) | 1.753/0.083 | 1.181/0.241 | 1.967/0.052 | 0.928/0.356 | |
t/P组间值(干预后) | 4.391/0.000 | 4.591/0.000 | 5.277/0.000 | 4.159/0.000 |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大众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也随之变化,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病例数逐年增加,且该疾病与患者吸烟/饮酒、细菌感染、精神压力等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8]。CAG典型特征主要表现在疾病发病原发展、治愈难度较大、复发性较高等方面,同时大多数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度较低,自护能力、自控能力薄弱,加之疾病反复发作,进而降低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其用药规律性,难以帮助其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所以需配合实施科学有效的干预服务来增强患者遵医行为,调整其行为习惯,进一步巩固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干预方法,始终将循证医学视为根本,全面结合患者具体状况,选择满足个体差异性的干预措施[9-10]。护理人员通过在干预活动计划环节中明确科研成果、护理经验、患者具体状况、个人意愿等内容,取得循证依据,对护理决策制定提供合理有效的参考依据,可视为循证医学的关键构成内容,也是传统护理的科学延伸、广泛拓展,应用效果显著。本研究: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循证护理+健康教育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健康教育采取多元方式对患者详细讲解CAG健康知识,使其全面了解自身疾病发病机制、原因等内容,了解遵医行为、遵医嘱用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持续提升其依从性;联合循证护理能对其给予针对性、高效化干预服务,及时纠正其错误理念,消除其负面情绪,使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参与治疗,持续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有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CAG患者临床治疗环节中实施循证护理+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方案,可持续加强其遵医行为,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郝冰.延伸护理服务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12):215-217.
[2]李盼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06):1396-1398.
[3]李祯.Orem自理护理联合路径化宣教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3,31(11):159-161.
[4]温揽月,王亚楠,董丽丽.目标导向式健康威胁行为扭转延续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33(05):670-673.
[5]刘思阳.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2):159-160.
[6]朱荷仙.健康教育联合针对性饮食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遵医行为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24):2996-2998+3002.
[7]黄金霞,梁晓凤,黄展丽,等.循证型叙事护理对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11):1601-1602.
[8]赵曲川,池添雨.互联网+医疗平台对门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病案,2022,23(09):48-51+83.
[9]魏娟,乔纳.循证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9):1319-1320.
[10]郑连冬.循证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4):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