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刘婷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33400

摘要

随着我国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化,卫生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医疗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档案对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卫生档案管理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意识薄弱、信息化建设落后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新医改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卫生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研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是当前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研究中也将围绕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且结合新医改的发展需求,提出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以创新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人才队伍、信息建设等,更好地提升卫生档案管理质量,推动医疗卫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医改;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正文


一、引言

2009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明确强调了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性,其中卫生档案作为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信息保障,也引起了高度重视[1]。卫生档案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信息资源,采用文字、图表、视频、影音多种形式记录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涵盖了医疗、生物、卫生行政等多个方面,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卫生档案是记录个人健康信息、疾病诊疗过程和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为医务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卫生档案中包含了大量的医疗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发现疾病规律趋势,推动医疗技术创新[2]。通过对卫生档案的综合分析利用,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医学科研的发展,全面落实公共卫生管理,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的现代化改革。因此,在新医改的背景下,需要全面落实卫生档案管理创新工作,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向前发展,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二、新医改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对卫生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高、认识上存在偏颇,主要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对卫生档案管理价值认识不足,很多医疗机构认为档案知识对医疗信息的整合,并没有认识到其在新医改中的重要地位,使得档案的价值也难以得到发挥,进而在管理中也会忽视卫生档案的内容,不积极落实档案管理建设投资,限制了卫生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由于管理意识的薄弱,也会导致卫生档案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忽视了卫生档案的规范填写,造成信息缺失,没有及时更新卫生档案,导致信息滞后,缺乏安全性意识不足,造成信息泄露,严重影响到卫生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是确保档案管理规范性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在卫生档案的发展中,还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并且各项制度的执行力情况也不理想。首先,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制度内容的建设与档案管理实际情况不符合,各项规定的系统性不足,例如缺乏档案管理责任制度、档案保存制度、档案录入制度等,无法确保卫生档案管理按照标准化、统一化要求执行。其次,现有管理制度的执行也存在不足,虽然已有部分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卫生档案管理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档案归档管理工作,导致档案管理问题频繁产生,影响到卫生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3]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

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卫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从实际的档案管理情况来看,目前部分医疗机构在卫生档案管理中缺乏对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保障不充足,也难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只能采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很多卫生档案还是传统的纸质模式,容易造成档案丢失、损坏,严重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系统的功能建设不完善,软硬件设施也不健全,无法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也没有科学的落实安全保密机制,部分档案还会存在丢失风险[4]。其次,对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不充足,也无法充分挖掘卫生档案的价值,难以实现卫生档案资源的共享,无法为医疗改革决策带来支持。

(四)档案管理专业化人才缺失

在新医改要求下,对于卫生档案管理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很多机构缺乏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实践技能等,进而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档案管理人才缺乏专业知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对于档案管理理论认知较为欠缺,也无法保障卫生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其次,缺乏职业素养,对于卫生档案管理岗位的职责认知不清晰,缺乏保密意识,也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在实际操作中,无法熟练运用信息化工具,进而造成了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五)卫生档案开发利用不当

卫生档案信息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内容,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然而目前很多卫生档案的开发利用无法得到保障,档案的利用率不高,也难以为新医改的落实带来指导。从卫生档案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由于部分卫生档案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完整性,在实际的利用中会存在数据差错,影响到医疗卫生决策,也就限制了卫生档案数据的利用。同时目前很多卫生档案中的信息重要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是由于缺乏对档案数据的挖掘,也无法有效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新医改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

(一)树立卫生档案管理意识

为了更好地促进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新医改的要求,进一步树立卫生档案管理意识,促进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在卫生档案管理中,以新医改为指导,树立创新思想,确保卫生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改革的背景下,卫生档案管理也要重视高标准发展,全面加强关于卫生档案管理的教育培训,重点加强领导干部教育,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卫生档案管理带来保障。首先,增强卫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知,医疗机构应当充分认识到卫生档案管理对于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到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增强卫生档案服务意识,更好地确保档案的规范性。其次,加大对卫生档案管理的支持与投入,为卫生档案管理的落实带来保障,建立卫生档案管理专项资金,引入卫生档案管理设备、技术,全面创新卫生档案管理模式[5]。除此之外,建立激励机制,采取奖励制度、考核评价等,进一步鼓励医务人员主动参与并投入到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中,更好地确保卫生档案管理的科学性。

(二)健全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在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中,制度保障也需要得到落实,结合当前新医改的要求,进一步针对卫生档案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并且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卫生档案管理规范性的提升。首先,结合医疗机构的卫生档案管理需求,从档案的保存、录入、整理等方面进行制度的建设,以当前国家档案管理的法律规定为大框架,构建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标准,统一落实卫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明确档案的建立、整理、保存、传递、销毁等各环节的要求,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在制度制定中,按照《卫生档案暂行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要求,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收集、归档、立卷、目录编制、查阅与复制、销毁等工作内容进行明确,保障制度内容的可实施性[6]。例如制定卫生档案责任制度,明确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义务,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其次,在各项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的效能,实现对卫生档案的科学管理,针对卫生档案管理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将严格按照制度落实惩罚,同时在卫生档案的管理中,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落实各项流程,避免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

(三)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应用

为了更好地提升卫生档案管理的效率及科学化水平,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应当积极落实信息技术管理模式,实现卫生档案数字化管理,将传统纸质模式的档案内容转变为电子档案,避免档案数据丢失。首先,加强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结合互联网技术,建立在线卫生档案平台,让患者能够随时随地查阅管理健康档案,提高医患交流诊疗效果,在系统中集合医疗服务项目,构建档案管理录入、收集、保管等系统功能,确保信息系统符合医疗发展需求,能够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带来保障[7]。其次,引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开发智能化辅助工具,帮助医务人员更快速、准确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归档、分类档案资料,提供智能化的目录编制、检索功能等,提高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除此之外,实施数据共享与整合,实现跨机构、跨地域的医疗信息互通,避免重复录入信息,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设置防火墙、访问机制等,确保卫生档案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8]

(四)培育专业档案管理人才

为了更好地为卫生档案管理创新发展带来人才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卫生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全面落实理论知识培育,同时也要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更好地提高卫生档案管理人才的专业性。首先,积极引入专业化档案管理人才,与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和专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校园招聘、专业人才推荐等方式,吸引具备档案管理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卫生档案管理团队。其次,加大对现有卫生档案管理人才的培训,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培训体系,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包括档案管理原理、法律法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相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专业水平。除此之外,加强卫生档案管理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培养责任心、保密意识等,更好地提高卫生档案管理质量,同时要完善卫生档案管理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建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和晋升机制,制定明确的职业岗位标准,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晋升机会,采取岗位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9]

(五)合理开发利用卫生档案

为了更好地实施卫生档案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应当进一步推动档案开发与利用,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建立档案利用服务平台,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档案服务。同时,积极推进档案与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交流。首先,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对卫生档案数据信息的挖掘处理,发现卫生档案在医疗改革等方面的价值,提高利用效益,积极探索开发卫生档案的多元化应用,如医学研究、临床决策支持、健康管理等,发挥卫生档案在医疗质量评估、疾病监测和公共卫生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为医疗卫生工作提供更多价值。其次,结合卫生档案信息,科学落实医疗卫生改革,例如结合卫生档案的数据信息,对医院的绩效考核、业务运行等进行指导,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落实,同时也能够发挥卫生档案的价值,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利用医疗卫生档案中的大数据,开展医学研究工作,通过分析患者卫生档案病历,提供更科学、个性化的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卫生档案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科学研究、决策支持、健康管理、预防控制等领域提供更多支持,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医改的要求,在卫生档案管理中,以新医改的理念为指导,结合新医改的发展需求,创新医疗卫生档案管理模式,实现传统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型升级,通过树立卫生档案管理意识、健全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应用、培育专业档案管理人才、合理开发利用卫生档案等创新策略,推动卫生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发展,更好地发挥卫生档案的价值,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温爽.人工智能背景下卫生档案管理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档案,2023,(03):124-126.

[2]台建红,于成好.基层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策略研究[J].兰台内外,2023,(17):58-60.

[3]陈光杰.新形势下加强医疗卫生档案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7):88-90.

[4]吴冰.新医改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探析[J].黑龙江档案,2021,(02):186-187.

[5]吴冰.新医改背景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探析[J].黑龙江档案,2020,(05):90.

[6]尹凤伦.新医改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兰台内外,2020,(07):27-28.

[7]赵洪来.论新医改背景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J].办公室业务,2018,(09):121-122.

[8]刘晓红.新医改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17,(23):155-156.

[9]李晓燕.新医改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2):139-140.

作者简介:刘婷 1990.1.15  山西省吕梁市  本科 助理馆员 研究方向:卫生档案管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