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正文
1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各阶段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重视和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既能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顺利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又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实现项目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为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相关工作精准落实,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根据工程管理目标与质量控制要求,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与施工质量控制机制,并综合考虑影响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以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必要问题的发生。创新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理念、方法、工具,全力推进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新型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应用,推动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向专业化、多元化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分析
2.1 施工工艺和技术管理
施工工艺和技术管理分为施工工艺方案的编制和管理、施工设备的选用和管理。在施工工艺方案的编制和管理方面,正确的施工工艺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应根据设计方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工艺方案,并加强管理和监督。在施工设备的选用和管理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施工工程,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对施工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2 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
在安全管理方面,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该是工程管理的重点,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同时,需要培训工人的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安全。在质量控制方面,控制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应当从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施工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开展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
2.3 进度管理和监督
在进度管理方面,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表,确保施工进度的及时跟进和调整;在监督方面,管理人员应当经常检查现场施工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达到预期目标。
2.4 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现场保卫措施、建立工地管理制度和环境管理。施工现场的保卫措施非常重要,需要按照相应的规定制定现场保卫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建立科学、合理、严格的工地管理制度,建立组织架构(见图1),规范工人的行为,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建立环保方案,严格执行环保要求,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和生态环境不受影响[1]。
图1项目施工组织架构
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
3.1 基于工程管理目标,强化各环节施工管理
由于现阶段建筑工程普遍具有规模大、施工流程复杂等特点,建筑工程管理难度大,涉及内容广,需要多个专业协调配合。因此,应将全过程管理理念贯穿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施工管控,明确各环节质量控制目标与具体要求,以促进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精准落实,达到全面把控工程质量目的,并为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优化与完善现有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内容和相关管控举措,确保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相关工作在建筑工程各阶段、各环节得到有效落实,切实提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强化施工质量控制成效。
(2)现场作业管理及施工过程控制。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做好现场作业管理及施工过程管控工作,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也能为施工进度控制提供科学指导,以凸显施工质量控制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例如,在开展现场作业管理工作时,将施工工序的监督与管控作为现场作业管理重点,根据既有施工进度安排,合理规划施工各流程,满足实时监管现场施工作业的需求,并保证施工进度的科学性[2]。在强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以国家现行规定标准为依据,明确质量验收标准,同时构建完整且覆盖全面的施工现场质量监控体系,要求管理人员在各施工工序结束后,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现场施工质量验收工作,及时发现与处置潜在质量隐患。
3.2 积极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及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施工领域也涌现出了很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它们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及设备对于加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效率和精确度。比如,采用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模拟演练可以准确分析和优化施工方案,减少误差和浪费,从而提高施工质量[3]。其次,引进先进施工设备也可以提供更好的施工条件和保障。通过引进高效的施工机械设备可以提高施工的速度和质量,降低人力成本。引进先进的安全设备和监测仪器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减少施工事故和质量缺陷的发生。并且,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及设备还可以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通过学习和应用先进施工技术及设备,施工人员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3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强化过程控制
建立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业界专家组应制定更为详细严格的施工质量标准,如混凝土配制质量检测标准、钢结构焊接质量验收标准等。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重要工序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如对模板工程进行设置、安装、拆卸的全面检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钢筋工程逐根检查保证质量,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养护等。每个工序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任何不达标的部分必须及时返工整改,绝不能让质量问题积累扩大。
3.4落实质量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
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度是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不断提升的关键。企业应制定严格的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生严重质量事故,必须层层追责。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要负主要领导责任。直接责任人要接受行业约束,进行经济处罚乃至辞退。对事故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取消资质的处分。同时建立质量管理奖惩结合机制,对质量控制成效显著的项目经理进行表彰和奖励,以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只有形成失误必追责、管理到位必奖励的工作环境,才能推动全员重视质量。
3.5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原材料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严格做好钢材、混凝土配料、模板等主要原材料的入厂检测工作,确保原材料质量达到施工要求和规定标准[4]。钢材的检测指标包括成分、强度等,确保符合设计规定;混凝土配料中骨料的级配、表面质量、砂子的细度、水泥的标准强度等都需进行检测,控制好配比,使混凝土强度、塑性等指标达标;针对模板材料,要做好对密度、强度、刚度等检查,避免出现模板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充分进行原材料质量检测,可为后续施工环节的质量保障奠定基础。
3.6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首先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得到满足。其次要加强对施工方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施工方质量管理制度,要求施工方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同时要建立施工现场的工程档案和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以便日后进行追溯和评估。最后还要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监督,严格执行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合同并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3.7 建设大数据管理平台,消除施工质量隐患
建设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BIM技术,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及现场管理系统,以调配物资,消除施工质量隐患,提高施工质量的可控性。要求管理人员结合先进的技术方法,建立集成各种数据的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该平台中要整合各个子系统,如视频监控系统、现场管理系统等,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于施工过程的管理中,实现对施工现场的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展示,及时了解施工进展和质量情况。借助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和模拟分析,预测潜在的施工质量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5]。
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施工现场设置摄像头,通过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到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远程监控。随时查看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质量问题,避免延误和损失。在施工现场使用现场管理系统,实时记录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和进度,掌握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和协调资源,实现对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的管理。在大数据管理平台的运行中,加强数据分析,利用决策支持功能,对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分析物资计划,及时发现物资的缺乏或过剩问题,以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在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智能算法支持下,预测施工质量隐患,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施工质量的可控性。
3.8 加强成本节约,优化资源配置
重点做好成本节约的规划与管理,全过程落实成本控制措施。要在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在项目开始前,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明确各项费用和成本指标,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等。根据预算计划,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和资源供应,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得到有效执行。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控制各项费用,避免超出预算。对于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比价,确保以最优的价格购买到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加班和超时费用。在施工过程中,应切实避免资源浪费。对于材料的使用,要进行精确的计量和计划,并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材料和设备的安全和保护,防止损坏和丢失。定期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超支的问题,通过成本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6]。
3.9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在完成后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关键步骤。需对整体工程的结构和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通过必要的质量测试和检测,如强度测试、水密性测试等,验证建筑结构和系统的性能。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进行追溯和检查,确保符合规范和质量要求。环境保护方面也要进行评估,保证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最后,与设计图纸和合同文件进行比对,确保竣工工程符合最初的设计和约定,竣工验收阶段有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达到预期标准。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全面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管理思想和方法,还需要涉及到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安全保障等多领域的知识。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一些不足,如管理手段不够科学、管理理念滞后、技术水平不足等等。未来,建筑工程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完善制度、注重员工培养,努力实现工程管理和员工共同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与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是实现工程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范万祥.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 砖瓦, 2021, (12): 115-116.
[2]蔡静宏. 浅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房地产世界, 2021, (22): 99-101.
[3]安玉鹏.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J]. 工程技术研究, 2021, 6 (22): 66-67.
[4]赵宁. 试论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 居业, 2021, (11): 121-122.
[5]孙杜鹏.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分析[J]. 居业, 2021, (11): 148-149.
[6]尉双平.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研究[J]. 四川建材, 2021, 47 (11): 186-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