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摘要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正文
引言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下,高中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得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还得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意识便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即便提出问题,往往也是立即给出答案,没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分析时间,阻碍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进步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需要教师积极做出改变,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培养与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与提升。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应该加强重视,采用合适的手段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具体可以借助生动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事迹等来实现,这样可以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合理设置疑问,以便引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从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当学生对历史问题产生疑问时,他们便会主动查阅资料,并且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以便找寻答案。这一过程能够很好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有效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1】。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又或者是组织历史讨论活动等,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时,他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新的观点,甚至新的理论,这些都是创新的表现。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挑战传统的观念,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2】。同时,针对历史事件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解释,以便助力学生思维的多元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措施
问题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到教学成效。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历史知识。不过要想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得教师引入合适的培养措施。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合理落实这一方法,能够很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产生疑问和思考【3】。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知识,感受历史的魅力。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让他们亲手触摸到历史文物,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又或者是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剧的排练与演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历史人物与事件,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从而有效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促进教学目标更加高效的达成。
(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问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教师应该认清这一点,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为了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就得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鼓励,从而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勇气。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这种态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每一个问题都被认真对待,每一个思考都得到了尊重【4】。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时常会遇见学生提出一些简单或者是幼稚的问题,针对此,教师应该始终保持耐心和宽容,不应该嘲笑或忽视。因为这样的问题往往正是学生思考的开始,是他们试图理解新知识的信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观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研究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主角,让他们在探索和解决问题中获得成长。
(三)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其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比如查阅资料、进行访问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落实探究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世界史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相关的资料,之后让学生围绕此进行交流讨论,研究不同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还能促使学生掌握历史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更进一步,对其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四)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新课改倡导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而教师则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即可。为此,高中历史教师也得认清这一点,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中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首先,教师需要进行精心组织学生针对某一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提问和回答的过程,而是要求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形成对问题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认知【5】。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还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挖掘问题的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观点的比较,分析不同观点的优缺点。这种比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在学生课堂讨论的时候,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放的心态,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质量。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加强重视这一点,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便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教学目标更加高效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薛园梅.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1):82-83.
[2]王平平.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浅论[J].新课程,2021,(49):209.
[3]石琳.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智慧,2021,(02):119-120.
[4]周正杰.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5):180-182.
[5]刘松磊.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 2022(14).
...